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大明铁骨 > 第238章 擎柱(求月票,求支持)

第238章 擎柱(求月票,求支持)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永历十三年,对于大明来说,可以说是悲喜参半,先是昆明的陷落,从此,西南局势一落千丈。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而后来江南的恢复,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西南的局势,甚至因为满清的刻意封锁使得江南的胜利,都没有传到西南。

而经过磨盘山一役,作为永历朝西南擎柱的李定国尽管重创了清军,作为战役的胜利者,却承受上战略上的失败,作为胜利者的他并没有品尝到胜利的果实。战役上的胜利,使其耗尽了最后的锐兵力,之后未能再对滇清军展开有效的打击。

此战之后,李定国余众不过数千,势力窘迫到了极点。直到贺九仪从广南率万来与他会合,祁三升、魏勇等先后均率部前来投归,军势才稍微有了一些恢复。随后他才将大营移孟琏,招安地方,耕种纳粮如内地一般行郡县例,以图休养生息,从而恢复实力。

而稍作安定之后,李定国便连续上疏三十余封给永历帝都石沉大海,从此与永历皇帝失去了联系。直到七月,白文选强攻缅都阿瓦失利回来,白、李才了解事实的真相,原来缅甸扣住了永历帝,二决定攻缅抢出永历帝。九月,两分别缅,试图抢回皇帝。至十一月,李定国大败缅军,提出送还永历帝,作为退兵的条件。而缅方的回答仍然顽固非常,大有一副不为所惧的模样。最终,因为水土不服,加之疾病流利,导致兵卒损失惨重,白李两只得重新撤回军队,以图来自

即便是如此,李定国仍然犹不死心,又派一支马试图偷袭阿瓦,不久就被缅军击退,朝廷仍然在其手中。此时李定国眼见朝廷陷之手,加之又不甘心在云南边境土司之地久驻,一时间徬徨苦闷,不知所从,加之每都有在满清招降下纷纷投降,愤懑忧虑,尽管他每里愁思苦想,思索摆脱困境的良策。

但是对李定国、白文选等来说,既要在穷山僻壤的边境地区继续抗击清军,又要耽心在缅甸的永历帝的安全,弄得顾此失彼,心力瘁。

若是于江南等地,此时又是一年的初春时节,如若是在四川等地,这会定是漫山遍野金黄色的迎春花。即便是云南,也会的迎春花也应该是的灿烂夺目。但是对于位于西南边境的李定国来说,因为这里一年四季如夏,所以并无四季之分,自然也就看不到了什么春光。

置身于河边,亲自擦洗着战马的李定国,偶尔会把目光投向远处,在那里,可以看到兵士们在河中洗漱,偶尔的可以听到他们的欢笑声。即便是因在这块小小的穷山僻壤之中,即便逆境如此,他们仍然为汉家的衣冠的与清虏撕杀。

想到这,他又想那些战死的将士,若是他们知道现在兵败如此,于九泉又会多么失望。想到这里,他默默的仰天祈祷着,祈祷着老天的保佑,祈祷着九泉之下的英灵保佑,保佑他能够迎回皇上。

之所以要迎回皇上,不仅仅是为了防止缅与满清勾结,进而将皇上予满清。还是因为皇上是抗清的大旗,如果这面旗倒了下去,那么大明就再也没有希望了!

尽管,他曾是反明的农民军,但是现在,他却也是大明的忠臣。甚至可以说,是大明朝最后的中流砥柱。

最后,一时动的李定国甚至含泪看着那河水,在那里默默的自言自语道。

“若是这河水能长江,一定要把微臣之心带予高皇,微臣必定誓死报效大明,恢复我汉河山,如违此誓,必定是天诛地灭。高皇在上明鉴……”

说到动之处,李定国尽是一副热泪夺眶的模样,他坐在溪旁,看那河水淙淙地把流向远方,似乎是在想着这水能不能到达长江。能不能把她的心声带给高皇帝,怔怔地不觉发呆了。他就这么看着那河水。

过了不知多少时候,忽然他听得侍卫轻声禀道:

“王爷,有三名云南士子等候在营门外求见。”

有云南士子求见?

李定国微微一愣。因为满清的封锁,云南士子很难突封锁线来到这里。

“他们有什么事吗?”

“他们说是有安邦定国的大计献与王爷。”

安邦定国的大计?

会是什么大计?心底略微一愣,李定国笑了笑,然后默不作声的点点。随后才起身回到那栋与云南土家民舍并没有多少分别的竹楼之中,见门外有三位士子皆穿着长袍马褂,而且皆都剃发,他的眉微皱,尽管知道他们剃发易服也是迫不得已。但是心底隐隐有些不快,不过他知道,这些绝不会是来游说他投降的,别说是他们三,便是他军中将领若是有敢言投降,也会被他立即下令斩首。如果说他们有所耳闻的话,自然不敢来游说他投降。

一行三,见到李定国后,便立即恭恭敬敬地向他一躬到地,然后说道:

“昆明府生员王万武、刘本邦谒见王爷。”

“长沙府生员张扬峰谒见王爷!”

长沙府生员!

在这里见到昆明的生员,倒是不怪,可是长沙距离此地又何止千里?身为陕西的李定国,南北征战几十年,自然知道从长沙往昆明,一路艰难险阻,不知历经多少风险才来到这里。

于是他便又看了这几眼,这音听起来,倒是更像云南音。这都不怪。如果说他说话不是云南音的话,恐怕连青军的封锁都突不了。

虽然心底有些好,但是李定国仍然邀他们三进门,然后请三坐下了,随后才问道:

“三位先生等下顾至此,不知有何赐教?”

其中一位银须拂胸的长者拱手说道:

“非是我等有何赐教,而是……”

之中年龄最长的刘本邦,看着李定国,有些得意,又有些激动的说道。

“而是我等给王爷报喜来的!”

听着报喜,心底微微警觉的李定国不露声色的说道:

“报喜?这又有何喜?”

在说出这句话时,他甚至已经做好了随时准备杀的念。他们难道当真不怕死?是来游说自己投降?

他甚至已经打定主意,只要他们敢开说出一个“降”字,便立即命把他们三拖出去砍了。

王万武则于一旁说道:

“长远兄,你就别卖关子了,直接将此好消息告诉王爷便是了。”

朋友的劝说让刘本邦这才打消卖关子的念,拱手,笑道:

“王爷可知,近来为何清虏因于昆明,裹足不前?”

听刘本邦这么一说,李定国这才想起,这几个月来,似乎吴三桂一改当初穷追不舍的态度,再无步步紧之势,而是与一旁观望。也正因如此,他才会与白文选商定再次缅,迫使缅归还皇上。

刚开始他以为是因为吴三桂的军队也遭受了惨重的损失。难道说还有其他的原因?

“哦,是为何故?”

在说话的时候,李定国看着故意卖着关子的两,又把目光投向那一言不发的张扬峰,见其一副镇定模样,心下暗自想到,也许,这才是三的主心骨。或者说他们三个以这个为为首?

“因为……”

看着李定国,刘本邦继续卖着关子说道。

“因为我大明非但已经重夺南都,且亦重新恢复江南半壁江山!”

什么!

李定国猛然站起身来,惊讶道。

“什么,你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