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轻点一下,他身后的背景变幻显出一座宽阔的舰桥,从控制台可以看出这是一艘战舰,四周舷窗透明,可以直接看到外面的黑暗太空,以及遥远的点点星光。
不过屏幕上最显眼的还是一颗行星,因为不知道视角距离,无从判断它的大小,看其形态跟木星相似,应该是一颗气态巨行星,表面上笼罩着厚厚的大气层,时刻不停的旋转流动,却又看不到任何卫星的存在。
这颗行星的不远处就是它的主星,辐
出黯淡的红光,仅凭
眼就能看出太阳光的强度很低,稍有天文赏识的
都能得出结论,这是一颗红矮星。
在宇宙之中,这样的场景十分常见。
银河系超过七成的恒星都是红矮星,并伴有行星,这种气态巨行星上基本不可能繁衍出生命,如果没有蕴育稀有资源,也不会是文明种族的争夺之地。
“将军,这是?”高阳朔问道。
余诲诚看了看行星,缓缓道:“我现在的位置是在昴宿星团,距离地球417光年,刚好位于我们和钢鬃帝国的边境星域。”
“四十天前,我们追踪钢鬃帝国的三艘战舰来到这个星系,在行星周围的空间发生
战,无意中发现了这颗行星的秘密。”
“你们看。”
余诲诚一边说着,一边把星图放大到两
眼前,并展示这个星系的数据。
首先是恒星,它是一颗红矮星,质量是太阳的五分之一,亮度更是低到只有太阳的三百分之一,非常黯淡。
这颗红矮星是昴宿星团的成员,昴宿星团是一个疏散星团,范围仅有十三光年,却拥有超过三千颗恒星,这颗红矮星在其中是最不起眼的一个。
如果不是昴宿星团处于联邦与钢鬃帝国的前线,根本不会有文明注意到它的存在。
红矮星只有一颗行星,它的直径是三万公里,看其形态应该是一颗类木行星,自转速度较快,十二个小时就能自转一圈。而且它距离红矮星非常近,仅有八百多万公里,所以公转速度也非常快,七天就能公转一圈。
在天文学上,这种离恒星非常近的类木行星叫作“热木星”,一般都是因为行星轨道迁移而形成的,行星表面温度极高,能够达到一千摄氏度,大气风
又热又快,犹如炼狱。
热木星的密度很小,体积却很大。
但是这颗热木星却有些反常,它的直径虽有三万公里,却远比一般的类木行星小很多。要知道,一般类木行星的直径都在十万公里以上,达到二十万甚至三十万公里都不稀,因为主要是由气体构成,所以密度很低。
然而,这颗行星的密度很高,堪比固体状的类地行星。
换言之,它的大气层也许是只是伪装,在厚厚的大气层下可能拥有一个巨大的坚固内核,并且形成了五倍于地球的引力。
辛寂和高阳朔一下就看明白了,这颗行星绝非表面上这么简单。
余诲诚给两
播放了一个视频。这是当时联邦与钢鬃帝国双方
战的
形,联邦战舰以多打少,占据着绝对优势,钢鬃帝国的一艘战舰被击穿护盾,受到重创,便想逃进热木星的大气层躲避攻击。
这在星际战争中并不罕见,气态行星的大气层也是从上至下由弱到强,最上层的密度较小,温度和危险
都不大,躲进其中可以隐藏行踪,大气风
还能
扰电磁信号。
甚至有一整支舰队躲进大气层伺机成功偷袭敌
的例子。
画面上,钢鬃帝国的战舰进
大气层后,舰体外壳立即摩擦出炽烈的火焰,方圆十几公里内的气流像是油锅一样沸腾起来,隐约可以看到上百条长达数千米的龙卷风
,从四面八方袭击战舰,侵
战舰内部。
“这……”高阳朔倒吸一
凉气。
辛寂也是面色凝重,类木行星的大气层不会这么
烈,引起这么剧烈的连锁反应,看起来像是有未知的力量在
控风
,这艘战舰遭到了异物的攻击。
战舰发出一连串
炸,很快就失去了动力,被行星的引力俘获,拖拽下去。
然而攻击远未结束,而且越来越凶猛,短短一分钟,战舰就被拆解成无数的碎片,最后核动力炉被引
,猛烈的冲击波把大气层推开形成一个直径十几公里的空
。
在这一刹那,空
下方隐约露出模糊的景象,色彩斑斓,碧水青山!
空
只持续了几秒钟就恢复,但是仅凭这一眼,即便是再迟顿的
也能猜到,在这一层恐怖的风
层之下,存在着庞大的新世界,可能已经繁衍出完整的生态圈!
辛寂和高阳朔都是大吃一惊,这也太了。
———————————
(这段剧
和设定涉及比较多,关系到全书走向,所以构思很久,不过总算都定下来了。大家有空可以到群里来讨论哈,群号:535147649,欢迎来闲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