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四章真正的捷径
看着兴奋的粟广笙教授,郭拙诚心里又好气又好笑,甚至感到这老
有点可怜。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不过,郭拙诚依然一副波澜不惊的样子说道:“既然沪盒已经取得了突
进展,国家完全可以利用他们的技术生产8080芯片,或者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进,生产出一款
能更好的芯片。就算只能制造8080芯片,它也是一款
能稳定的,用途广泛的芯片,我们完全可以直接用在我们的‘y—001火炮指挥辅助系统’上,没有必要另起炉灶。”.
粟广笙教授生气地说道:“我说小郭,你是一个年轻
,怎么这么没有朝气?听起来你没有一点闯劲。如果不是我了解你,你还真像一个吊儿郎当的
。难道在军营里呆了几天,你的锐气就磨掉了?你看你,没有一点集体荣誉感。
8080是沪盒有关单位仿制的,我只是其中一个参与
员,我们滇南大学能获得什么荣誉?只有我们滇南大学自己仿制出80,我们滇南大学才能获得全国
民的认同,才能为滇南大学、为全国各所大学,才能为全国
民争光。知道不?
再说,沪盒仿制成功8080后,他们生产出来的芯片有限,能满足国防领域的导弹、雷达、卫星等领域所用就不错,怎么可能分给我们用?……,对了,小郭,你是不是没有看到80芯片具有无限广阔的使用前景?除了在部队这种指挥仪上面使用外,我们还可以将它用到工业控制、医疗设备、科研单位等等,等等领域呢。
你不要小看我们仿制80芯片的意义。如果没有你,我还真下不了决心,有了你,我看到了仿制成功的消,我相信我们一定能成功。你在数字逻辑、整体方案方面比我强,我在具体的设计和工业制造方面比你强,我们只要齐心协力,一定能成功”
感受到粟广笙教授万丈雄心,郭拙诚心里只有苦笑:“我还能不比你更了解它的用途吗?”。他继续问道:“粟教授,既然沪盒集全国之力也无法生产出足够各行各业使用的芯片,我们再这样重复建设一套,又能满足多少用户?会不会对沪盒的8080生产产生不利的冲击?”
粟广笙教授立即说道:“这个不会。我是向国家要钱,又不是向沪盒要钱。他们搞他们的,我们搞我们的。如果我们抓紧时间,或许能在他们之前进行芯片试制,那我们的荣誉就更大了,呵呵。”
郭拙诚说道:“粟教授,我能不能提一个建议?”
粟广笙又笑道:“呵呵,你看你,学校已经正式批准你为副教授了,这个项目将会以你和我的名义向上面申请立项,一旦立项,你就是当然的负责
,我都是在你的手下工作,呵呵,你说你能不能提一个建议?……,学徐导说了,对于你,学校全力支持,要
给
要物给物,要实验室学校给你实验室♀些用不着你去跑,只要你写出清单,让我去跑就是,保证满足你的要求,只要你带领大家安心进行研制就行。”
出了一趟沪盒,粟广笙的心思几乎又回到了从前,郭拙诚以前暗地里做的思想工作几乎白费。
这不能不让郭拙诚感到失败和沮丧。他摇了摇
,说道:“粟教授,我的建议是我们不要追求高新尖,这些可以让国家有关部门去追求,我们把重点落在如何帮助沪盒增加芯片产能上,落在帮助沪盒提高芯片的质量上,落在芯片的应用开发上。”
粟广笙愕然地看着郭拙诚,不相信地问道:“我们全力以赴地帮助他们?你……”
郭拙诚又拿出了他老一套思想,说道:“是的。其实芯片的最大用处就在于它的应用,而不是制造它本身。当然,能制造出来固然好,主动权抓在自己手里,但在目前无法达到的
况下,我认为还是将它的应用发挥到极致才是最理想的。比如这次我们开发的‘y—001火炮指挥辅助系统’就帮了部队很大的忙,一旦将来上战场,就能挽救无数战士的生命,就能多消灭大批的敌
,难道它的意义不大吗?再说荣誉,我们能开发这种实用的产品,国家一样会给我们荣誉,军队和
民一样会欢欣鼓舞,外国佬一样会竖起大拇指称赞我们。”
粟广笙张
结舌,喃喃地说道:“可是,我总觉得没有站在世界科技的巅峰,开发这些东西总有一种小打小闹的感觉♀玩意一旦说出去,外国自己也很快就做出来,他们不一定会真心佩服……”
郭拙诚对现在的知识分子真的无语。听了粟广笙的话,郭拙诚不由想起一件轶事:
第一颗
造地球卫星发
的时候,科学家被一个难题难住了:“怎么才能使更多的
看到我们发
的卫星呢?虽然安装了大功率无线电播放设备,全球都能收听到它播放的《东方红》乐曲,但站在地球上想看到她的英姿很难啊,万一有
污蔑说中国没有发
卫星,怎么办?”
最后集中全国的专家进行技术攻关,解决让
眼看到的问题。经过大家的苦思冥想终于想到了一个办法,利用雨伞的原理,在卫星上安放一个这样的设备:在到达轨道前,这个设备不工作,等卫星运行了规定的轨道后,这个设备才开启,在太空中撑起一把巨伞♀把巨伞将太阳光反
到地球,这样的话
们夜里凭
眼就能看见我们的卫星——实际上是那把巨伞。
郭拙诚只好把调子调高,以大公无私的
气劝说粟教授要忍辱负重、要顾全大局。他说:沪盒也是全国的一部分,我们帮助沪盒提高芯片产量和质量同样是在帮助自己‖时还告诉他,在将来条件许可的
况下,滇南大学也可以成立自己的芯片研制队伍,完全可以利用这些部队大量需要“y—001火炮指挥辅助系统”的机会将生产订单抢在自己手里,从中赚得利润之后我们可以逐步引进美国的先进设备,到时候再仿制80还是研制新的芯片都水到渠成……
粟广笙教授与大多数知识分子一样,除了有点贪名倒也没有什么私心,被郭拙诚劝了好久,加上郭拙诚以前对他潜移默化的影响,他总算打消了仿制80的雄心,开始和郭拙诚一起就沪盒仿制、生产8080芯片的事的难点和重点。
实际上,他也知道仿制80芯片这个项目很难立项,因为申请类似项目的很多,就他所知的至少有十一所大学在争取,而滇南大学在其中并不占任何优势。他唯一的想法就是边争取边进行,只要能在某些方面取得突
,国家一定会批准他们的。
其中,郭拙诚就是他一个很重要的筹码。
他看到郭拙诚对80的指令集如此熟悉,对软件如此得心应手,他断定郭拙诚对80的数字逻辑电路一定不陌生,他甚至可以肯定郭拙诚对80的熟悉在国内无出其右者。有了这么一个筹码不利用,简直没有天理。
无奈,郭拙诚不配合。也就意味着他自认为的优势不复存在。
粟广笙教授很失望。
过了好久他才静下心来,认真地述说沪盒在仿制方面的困难和瓶颈:我国在硅晶圆制造、照相制版、激光刻制、掩膜封装等方面都是短板。除了激光刻制方面不是很落后,甚至还能向
本出
之外,硅晶圆、照相制版与外国落后很多。
当然,中国也有牛的方面,如高层离子注
设备,这也是制造大规模集成电路所必须的,这个技术跟美国、德国不相上下。
现在中国无法生产商用化的6寸晶圆,更别提8寸晶圆和12寸晶圆了。就是3寸晶圆的良品率也很低,综合起来的成本比在外国采购还高。要知道这还是在中国的工
成本很低的条件下。
粟广笙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