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勒胡马 > 第五十六章、破虏(中)

第五十六章、破虏(中)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裴该率兵出阵,裴熊紧随其侧,手把一张强弓,跨着高大马。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小说

裴熊名义上还是裴氏之,但裴该却给他部曲将的待遇,并拨予二十骑,出警护,以保证自己的安全。裴熊一开始对裴军中的普遍待遇不怎么习惯,还私下里奉劝裴该:“主公待下甚厚,俸粮过优,如此这般,岂能维持长久啊?”

想那石勒待其部曲,以及郁律蓄养本族勇壮,都不过这种待遇;你如今却广施雨露,哪怕军中一名普通战兵,每粮饷、战后赏赐,都可达部曲之半别家可最多五分之一啊,甚至还有不发甲仗,兵器、铠甲自筹的,除非出阵,否则不给粮的照此下去,能够招募多少兵马?维持多长时间?难道你真的这么富得流油不成么?

裴该笑着对裴熊解释:“我所为定天下,而非害天下。

“彼等唯养将校、部曲,掳民为兵,是以虚其俸养,如此杂军,十兵难当我之一卒,阵前败亡、逃散,乃更掳民,经行之处,青壮为之一空。况且供养不足,乃无以禁劫掠,所到之处,城邑为墟、村寨尽,千里沃野,唯闻犬吠……此乃害民、贼天下之寇,非护民、定天下之王师也。

“我既护民,民乃乐输供赋,子弟投军,肯为我死战。以此军临敌,何敌不?十万之众,便可横行天下,且胜敌而更强,孰虑粮秣不足?唯今初兴兵,据关中才数年而已,粮方二熟,力尚不足;比及十年,刘粲乃不敢正视我关中矣!”

裴熊根本有听没有懂,只是觉得晋地果然富庶,晋官果然有钱!可是如今石勒也已经占稳了一块晋地,听说最近又召晋为官,这个敌手,可比刘粲之流要难对付多啦。就此提醒裴该,裴该当即颔首:“汝言是也,石世龙国家之大患,我迟早与之逐鹿中原,自然不敢轻忽。”

随即又问裴熊:“就汝看来,拓跋与石氏,孰强?”

裴熊想了想,回答道:“拓跋骑,无敌于天下,石氏如何克当?然而小曾听拓跋说过,原广袤,丁却稀,石勒在河北、并州,可轻松料兵二三十万,倘若倚险为守,即便鲜卑各部并合为一,也难以摧之……

“倘非如此,当有刘司空引路,拓跋骑兵早已杀平阳了。终究鲜卑数量太少,又不惯晋地山川,是以多次南下,都不能尽全功。”

裴该趁机就问他:“郁律麾下,有多少兵马?”

裴熊答道:“拓拔内外二十四部,控弦之士不下十五六万,然而多为牧,缺乏组织,难以久战于外。主公即便说动代王全师相助,能南来的,也不过骑七八千,轻骑五六万而已。”

裴该心说你所谓的“骑”,难道就是指具装或者半具装的甲骑?七八千重甲骑兵,再加五六万轻甲骑兵,这数目字就已经很恐怖啦……

怪不得中原大,晋戎政权有若走马灯一般你方唱罢我登场,而各家鲜卑却于塞外内讧不休,即便如此,设非苻秦几乎一统北中国,近百年间,都没有谁能真正对拓跋氏造成威胁。而一旦前秦崩溃,中原二度大,拓跋恢复代国,随即正式向南方挺进,短短五十年,便即平燕、败宋、灭夏、降凉,驱逐柔然,形成了庞大的北魏帝国……

北魏,可以说是中华第二帝国(唐宋)之滥觞,虽然只得半壁,对后世的影响仍极远。

裴该不禁心说:如此强狄,只宜为友,不便为敌啊。而且他隐约觉得,恐怕自己平生最大的敌手,未必是石勒,也可能是郁律或者其继承……

拉回来说,裴该许诺,只待河西战事一毕,道路安靖,他便会派再去跟郁律联络,顺便寻找拓跋,向其说明:汝甥我留下了,可作两家之纽带。就此将裴熊带在身边,即便上阵之时,也不稍离。

此时听说甄随已胡营,当即亲领大军,打起火把,前来接应,同时命郭默率部沿着黄河西岸而南,直取渡

蒲津渡并不算大,十万胡军自不可能全都缩在渡,营垒主要建在渡西,密匝布列。就理论上来说,南、北两侧营垒拱卫渡,守备应该非常严密,但问题胡军没有水师,晋倒有船队虽然也说不上是水师不时近骚扰,胡营乃不敢距离河岸太近,多少留下了一线缝隙。裴该即命郭默挥师前往,假意要从这道缝隙里直进去,夺取渡

同时,陶侃也率舟船举火而来,迫近浮桥。

其实若想坏浮桥是很容易的,只需将船中塞满稻,引燃后顺水而下,就有很大可能烧毁河桥。固然胡兵可以用长杆撑住火船,由其在河中自行烧尽,但若在其中夹杂一两艘战船,箭齐发,你总是会难免疏漏,露出绽的吧。只需有一条火船靠近,竹索、木板的河桥,恐怕很快便会化作一片火海。

问题是,晋军兵力终究略少于胡军,此番筹划良久,因应天时、地利、和而将敌寇至渡,却也没有足够大的胃一餐吞下。先不说胡兵生路断绝,必做困兽之斗,倘若断其退路,得急了,说不定临死反噬,晋军难免承受重大伤亡;即便顺利攻克胡垒,将胡卒尽数俘虏,小十万你又要怎么处理才好啊?

想当年白起在长平,项羽在新安,坑杀降卒,遂留千古骂名,这种事,他裴文约是绝不肯做的别说胡也是胡,即便是禽兽,不为饱福而屠杀禽畜,也非正君子所为。但是裴该也能够理解白起和项羽的难处,好几十万降兵真的难以安置啊,若不尽杀,必留隐患。

裴该倘若俘虏数万胡卒,其中能够吸收进自家军队的,撑死不过数千而已真若是裴军中晋戎比例倒置,那就彻底难以管理啦剩下的又该怎么办呢?散之境内,必生祸患,聚而为……那危险就更大啦。

故此在裴该想来,白起当必然懊恼杀了赵括,使得赵卒一时俱降。否则的话,赵军已被围困,无路可走,只须徐徐侵削,一批批地杀尽,虽然耗时稍长,耗力稍大,却不至于必罹杀降的恶名了……

故而陶侃建议,不毁河桥,给胡军留下一线生的希望,裴该对此表赞同。问题是生路在后,既可能避免胡军困兽犹斗,死中求活,也可能使他们产生不了足够的危机感,从而坚守不退。所以必须给对方造成一个错误印象,即晋随时可能,并且也正在设谋努力,要夺占渡或者毁掉河桥,断其退路。

果然,郭默与陶侃的先后进,给胡军造成了强大的心理压力。守渡、守桥之卒都是锐,尚未动摇,但很多被晋和大火从营帐中驱赶出来的氐、羌杂胡可实在受不了了,纷纷冲击守卫,要求让开一线,允其过河。

守将高呼道:“皇太子殿下有令,无命而过桥者,一律斩首不殆!”

但他的声音很快就被一高过一的哀求声给压过了。杂胡们哀告不得,最后也不知是谁先叫唤了起来:“殿下已先逃归河东去了,却留我等在此,当晋之锋锐……彼以我等为随时可弃的禽兽乎?若故皇太弟殿下在,必不如此!”

刘因为血缘关系,在杂胡中的威望是很高的,刘粲既杀刘,杂胡多数感不满,都已经跑了一半儿去投石虎了,剩下这些,也并非心无怨怼,只是不敢造反而已。然而当此生死关,晋已经杀营中,四处纵火,唯各将部曲才能稍稍遏阻其势,可是眼瞧着后面还有大晋军即将杀到,甚至于其中一路就直奔渡而来,河上还有船只,欲焚河桥……河桥若毁,渡船只不过十数,怎么可能挤得上去啊?咱们不是要尽为晋所俘么?

关键我等家眷都在平阳,既为晋所俘,不降必死,若降,以皇太子的脾气,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