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勒胡马 > 第十二章、装傻

第十二章、装傻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甄随多敏的哪,一听吕老儿这话,就知道他是什么意思了,也恰好跟自己的来意相合,当即笑道:“如老先生之言,若使吕氏族为吏,监督供粮事,自然再无舞弊,物资可以源源不断供输军中了么?”

吕鹄摆摆手:“不敢说源源不断,但我吕氏必勤劳王事,竭尽所能罢了。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甄随点点:“老先生既有所请,老爷……我又岂能拒于千里之外?但不知贵家中,都有些什么才俊之士,可以助我统筹民事,调度粮秣物资啊?”

宴会这才终于进正题,吕鹄便命自己预先挑选出来的子弟,络绎过来——有些本在堂下落座——向甄随敬酒,并且逐一加以介绍。当然啦,老儿气血不足,说不了太长时间的话,大多数都是由其嫡子解说的,不过这位乃是吕鹄钦定的继承,暂时还没有出仕的意愿。

终究是未来的吕氏大家长,起家怎么也得七品往上,岂可为一县小吏啊?说出去还不笑掉别的大牙么?

在吕家的嘴里,这十多名子弟全都通经熟史,文采风流,下笔顷刻千言,文字花团锦簇,其中某几还懂得算账,某几谙熟山川地理,简直了,你不给他们个刺史、郡守做,自己都会感觉燥得慌,恐惹不能礼贤下士之讥。

只可惜这一套对甄随基本无效,他平生最讨厌的就是这路乡下文——尤其在被裴该着识字以后——也就那几个自称会算账、懂地理的,还勉强能让他多瞧上几眼。

基本上来说,吕氏推荐出来的这些子弟,才能如何,目前全靠嘴说,但容仪还是基本上不错的,年岁都在二十往上、四十往下,衣衫或新或旧,却都很整洁,发、胡须,梳理得纤毫不……不过要命的是其中数分明在脸上敷了,让甄随瞧着有点儿反胃。

他一边听介绍,一边两眼左右转,打量那些落选之,偶然间就被他瞥见一位——唉,这有趣啊。

坐在堂上,身份不低,根据开席前的介绍,应该是吕氏旁支子弟,因曾做过一任县令,故此才能得踞堂上。但这一直垂着,小吃菜,从未开言,更没有凑趣来向甄随敬过酒。

倘若仅仅如此,甄随也不会在意,但他此际偶尔一瞥,却见此佝偻着身子,好象要缩到食案底下去似的。甄随忍不住就一抻脖子,瞧瞧这究竟在啥咧?这才看明白,原来那缩身案后,右手还在案上捏着筷子,左手却垂在膝边,偷偷捧着一卷竹简在读……

甄随伸手一指:“这位是……”

吕鹄眼一瞥,当即呵斥道:“好之,宴席之上,何不放开汝那些书卷!”

这才知道说的是自己,不禁略一哆嗦,赶紧把那卷竹简藏去了身后。

吕鹄就向甄随介绍道:“此乃舍侄吕静,曾为安复令……”

全天下好几百个县,有一多半儿甄随连听都没有听说过,但偏偏这个安复县,他却如雷贯耳。此县在安成郡内,本属荆州,后分为江州,跟甄随老家距离并不太远,想当年家族作的时候,就曾有几蛮部从安复过来相合过。

由此不禁兴趣更盛,便一拱手:“原来是吕令。”

吕静赶紧起身作揖:“不敢,民弃职已久了……”

“因何而去职啊?”

吕静苦着脸道:“县内山夷造,被迫辞去……”

吕鹄直给吕静打眼色——所谓山夷,就是蛮部啊,如今这位甄将军不就是南蛮子出身么?你说“山夷造”,那不是当着秃子骂和尚?可惜吕静天迟钝,压根儿就没注意到。

甄随笑问道:“未知是哪一年去职的?”

“永兴二年。”

永兴二年正好是十三年前,当时刘渊才于左国城僭号称王,尚未能攻取河东,估计正是因为如此,吕静才会弃职而来蒲坂,依附本家,倘若再晚一两年,他就不敢再往河东跑了。甄随暗中一算,那会儿我已然家亡,流四方,并在两年后“五马渡江”,我投到了王导家中……所以把吕静赶走的“山夷”,跟我还真没啥关系。

于是笑笑:“吕先生实在好学,即在宴间,也读书啊。”

吕静尚未作答,旁边儿有开言,帮忙他解围:“好之先兄曾著《字林》六卷,附托许慎《说文》,因形编排,搜觅文字之雅味。好之旨趣,亦与乃兄相近,然欲因声韵编目,别著一书,乃夕手不释卷,甚至于宴上偷读,若有冒犯将军处,还请勿罪……”

甄随瞪了这一眼,心说:混蛋,你在对谁说话?我吗?你说的这些,我怎么可能听得懂啊!

经过反复解释,这才大致明白其意。原来这吕静本家任城,上面还有个哥哥名叫吕忱,曾经做过义阳王司马威的典祠令,此醉心于研究文字,就模仿许慎《说文》的体例,编了一本叫做《字林》的辞书,得士林间好评。吕忱早死,据说《字林》最后定稿,就是其弟吕静所为,但是吕静觉得乃兄这部书尚嫌不足,他本对于偏旁部首来说,对字音字韵更感兴趣,就打算更改体例,用声韵来归目、检索,新做一部书出来——这种体裁,后世名为“韵书”。

吕静为了这个生理想,连官儿也不做了,跑到蒲坂本家来,到处搜集资料,潜心研究,一连十多年手不释卷。本来这次宴请甄随,他是不打算露面的——太费时间啦——还是吕鹄看他曾有官身,执意要求列席,他这才只好揣着书,到宴会上来找机会私自偷读。

别说讲究礼仪、规矩森严的晋代了,即便后世,当相请贵客,甚至于有关家族前途的重要宴会上,突然被客瞧见某偷偷玩儿手机,那他心里能高兴吗?这家伙若是不打算敷衍我,你叫他来陪席做啥?是特意给我脸色瞧么?!

故此吕氏族纷纷帮吕静向甄随解释,吕静也连连作揖致歉。甄随倒貌似并不以为忤,反倒问:“吕先生既曾为官,难道没有复起的意愿么?”

吕静摇道:“余无安民之才,既经试验,岂敢再白食朝廷俸禄啊?唯欲穷此生而成此书,名之《韵集》,若能与先兄的《字林》并美,此生不虚度矣。”

甄随笑问道:“吕先生说哪里话来?当今为官做宰的,有几个真有安民之才啊?吕先生不肯白食朝廷俸禄,也须得白食族内供奉,难道就能安心么?既有志做书,何不谋一闲职,常稍稍处理政务,回家后尽可做书,岂不两全?今我欲聘先生为宾,未知先生肯答应么?”

吕静婉拒道:“静实无才,唯愿做书,而做书之事,又与将军之事毫无关系。岂敢虚应,以敷衍将军呢?”

甄随闻言,不禁把嘴一撇,就此不再搭理吕静,却转过去对吕鹄说:“贵家确实有些俊才,但我用不了那许多……”伸手指指那几个自称会算账、懂地理的——“即此数,可以助我暂掌民事,以待郡守到任。不过么……”他顿了一顿,不怀好意地笑笑:“我还欲得吕静,若无吕静,这几个也都不必去了!”

——————————

吕家几乎是把吕静捆起来送到的县中——谁让那家伙一心写书,坚决不肯应征啊——在吕鹄想来,大概是甄随担心自己推荐的那些族都没经验,难当重任,所以才想多要一个曾经做过官的吕静吧,也在理之中。

吕静到了县中,苦苦哀求甄随放,反复说明,自己实在是除了研究文字、音韵外,啥都不会啊。甄随不但不允,反而任命吕静为参军,给以厚俸,还送他一座大宅子。他安慰吕静道:“先生但安居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