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勒胡马 > 第三十四章、日落复升

第三十四章、日落复升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脸上将更有光彩。杨清这才知道,福祸相依,而且福无双至,既想抱大腿往上爬,又期望身处安全之地,清闲度,世间哪有这般双全美事呢?!

非止一,大军开至洛阳——途中见到了落再升,军将们自然惊骇,不必多言——尚书殷峤奉命出城相迎。甄随跟殷峤也是老相识了,乃不矫,直接问道:“我必要拜谒天子么?我是蛮子、粗,实在不懂得礼数啊。”

殷峤说不懂礼数没关系,可以学嘛……一瞧甄随满脸吃屎表,仿佛在说:老爷平生最不耐烦学这些!他想了一想,便道:“我当上奏,由将军率诸将吏于陛下拜舞,不必直面天子,也不必受天子垂询,乃可无忧。”

奏上,司马邺自无不允——想当年他在长安城内常受索綝、麴允之辈的气,如今听说这甄随比索、麴的部下更粗、更蛮,那不相见也好……

于是将大军留在城外,诸将朝陛见,果然只命在阶下跪叩,完了常侍宣旨,加授甄随为镇西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甄随原为四品武卫将军,如今升授三品镇西,更使开府,则为武官公,就理论上而言,跟裴该、祖逖、荀组、梁芬、刘琨等处于相同层级——用后世的制度比拟,也就正国、副国的区别吧——如此殊荣,为西军中第一,就连陶士行都还没这资格呢。

甄随本搞不懂那么多,只是听说给自己升官儿了,大喜过望,急忙领旨,叩谢天恩。

然而其他各将虽多给赏赐,却并无加官,众多多少少都有些不满。王堂回营之后,便叫来杨清抱怨——杨清是大都督未来的假连襟,方便通过他给大都督递话,压制甄随。而杨清本来明,自从跟猫儿定婚之后,军官学校中的课程只是敷衍罢了,把多半力都花在了研究士礼仪和朝廷制度上面——我既得此婚姻,将来肯定会高升的呀,则与高官们接,岂可不懂礼仪、制度——由此略一沉吟,便咂摸出了其中的诡谲来。

他对王堂说:“甄将军本为大司马将吏,虽受朝廷名号,其实升赏黜陟,一由行台。如今朝廷非因大都督所请,便拜甄将军为公,拉拢之意甚明。且若诸将皆受升赏,也就罢了,独升其一,恐有分化我军之意……”

他猜得一点儿也没错,这正是荀组设计要开始挖裴该的墙角,而荀崧的骤然去位,便造就了最佳契机。

不久前落复升,天象示警——当然啦,究竟示的啥警,没知道——按照汉代以来的惯例,天子要下罪己诏,三公要引咎辞职。不过这终究不是什么食、月食或者“荧惑守心”之类传统大凶之兆,历史上出现得也少,无前例可援,所以天子就不必罪己啦,三公你们瞧着办吧。

荀组唆使朝臣上奏——朝内中级官吏,多半是他的党羽——要求三公避位,矛直指梁芬。

目前朝中重臣,首推荀、梁——至于大司马裴该在关西,管不大着,骠骑大将军祖逖则用兵在外,你总不好阵前易帅吧——则若荀不避,那就得梁避了;而荀组密植党羽,抢先发难,他本想继续占据高位,而独轰梁芬下台,也是有一定可行的。

梁芬为此感惶恐,忙与荀崧商议,荀崧说那不如我避位吧,司徒还当继续留在朝中。

此前荀景猷升任尚书令之时,他就知道自己这个位子做不长,长则两年,短则半岁,估计便要遭受攻讦下台。那既然去位不可避免,不如借此天象示警的契机,还能走得相对风光一些。

于是归咎于己,说太尉、司徒,并不直接管理朝政,政府实权领袖,还得算我这个尚书令,则我理当辞职。

其实东汉之时,三公就已经靠边儿站了,位份虽尊,多不掌权,仍然每逢上天示警,还要被推出去做挡箭牌,从没听说过实权的大将军录尚书事因天象而避位的。但荀景猷既然主动表态了,众自然顺水推舟,以免造成朝局太大的波

对于荀组而言,反正荀崧也是西党魁首啊,扳不倒梁芬,扳倒他也是一样的。

荀崧去后,暂不命尚书令,则二仆、六尚书之中,西党残余的就只剩下梁允和殷峤了——左仆华恒渐有骑墙之象——荀组趁机与祖纳等合谋,给正好率兵前来陛见的甄随玩儿了这么一出……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