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冥主 > 第112章 以一尺之道,压服一丈之魔

第112章 以一尺之道,压服一丈之魔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季寥问道:“天劫的内容是什么?”

“天劫的内容向来是因而异,如果是你的话,我猜应该和欲有关。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天书道。

季寥道:“欲?”

天书道:“我知道你向来是不热衷断绝欲的修行之道,不过存在便有道理,这种修行方式的盛行,实是跟欲对修行的危害有关。至于有什么危害,我想你很清楚。”

季寥点,说道:“但我一直以来,都能克服那些弊端。”

天书道:“我起初确实认为你能够克服欲带给你的弊端,但现在对此,我有不同的看法,季寥,你没有动过真。”

季寥道:“你错了,我有。”

他想起顾葳蕤和季笙,季寥自认为,他对于两都付出了真实的感。

天书道:“我虽然没有感,但真会使舍生忘死,抛开一切,不问其余,你自问,你真能做到这一些。”

季寥不由沉吟,终归叹息道:“不能。”

天书道:“天劫针对的便是修道者自身的弱点,你自问有,却没有至真之,若要无,却也非你所愿,所以你只能徘徊在两者间,既不能进,又不能退,过不了这关,你就会一直困在这里面。”

季寥道:“难道我凭力量,不能碎虚空,回到你所在的地方?”

天书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你总该听过吧,天劫便是如此。除非你真正开悟,能以一尺之道,压服一丈之魔,否则你总不能用自己的力量开这个世界。”

季寥道:“我大致明白了,不过你怎么这么了解天劫?”

天书道:“因为天劫是以前的‘我’创造出的。”

季寥忍不住想骂,但还是忍住了,他继续问道:“你既然创造了天劫,难道没留下什么后门?”

老实说他是没多少闲心来度过什么天劫的,而且天书也说过,天劫也不是都要经历的。

“我对于天劫的记忆缺失了一些,所以不清楚有没有,因此你还是直接自己想办法度过天劫比较好。”天书道。

“那你还有什么用?”听到天书的回答,季寥直接没好气道。

天书道:“有,我可以记录你渡劫的经历,说不定能总结出一点有用的东西。”

季寥道:“你还是别记录了。”

“嗯,你不想我偷窥你,那样也好,我在这里养伤,等你回来。”天书道。

季寥道:“对了,你怎么受的伤?”

天书道:“因为黄泉宗主,他已经越来越危险了,还好你正经历天劫,出去后应该能和他抗衡,否则咱们可能会受到极大的威胁。而且还有一个不好的消息告诉你,咱们回去山海界时空的道路被截断了。”

“什么?”季寥不由惊讶道。

天书道:“有截断万古,咱们并不是想回去就能回去了,所以咱们没了退路。”

季寥道:“难怪你说我们可能受到极大的威胁,这件事倒也不急,反正我还在渡天劫。”

天书又道:“你想要联系我时,在心中默念我便成,我能感应到。”

它说完之后,季寥立时能察觉天书和自己切断了联系。

知道天书没事,季寥还是挺高兴的,不过想起现在自己渡这个莫名其妙的天劫,罪魁祸首就是天书,又不怎么高兴了。

但事已至此,季寥懒得多加抱怨。

他开始细细思索,这天劫的事。

天书说他的劫,跟欲有关,又提出“真”的事,绝非无的放矢,只是其中究竟,怕要等到时才见得分晓。

不一会,外面传来敲门声。

“开门。”

随即进来两个小沙弥。

原来明季寥得下山说法,因此两个沙弥问需要准备什么。

说是准备,其实是带些米面粮下山,救济穷苦百姓。

季寥没有多吩咐什么,直接让他们依循前例。

一辆马车缓缓行驶在官道上,季寥平静坐在里面。马车的车厢很大很舒适,这是南唐都城的某位王公特意请高明的匠打造的,十分舒适。

无论是原先的了悸,还是现在的季寥,都不是那种喜欢吃苦的,所以接受了好意。

而且了悸身为天音寺主持,要弘扬佛法,若是行寒碜,不免遭质疑,他总不能每到一个地方,都显示佛法,让拜服。何况世愚昧,见到华贵奢遮之物,才容易心生敬畏,所以佛门修浮屠,建宝刹,弘扬佛法,多是抓住了世的这种心理。

很快靠近了城池,外面的嚎啕声,传季寥耳朵。

驾着马车的沙弥,探进车帘,禀报道:“住持,城外有许多难民聚集着,咱们要不要下去看看况。”

季寥点了点道:“下去吧。”

他心想,既然他的劫跟欲有关,自然得多接触才是。

不过后来,他才知道自己判断错了,他劫难的关键并非是

这座城池叫江城,乃是南唐抗击北晋的前线。

前不久一场大战下来,弄得不少百姓流离失所,晋军虽然退去,但留下的难民却成了地方官府疼的问题。

难民聚集,死、瘟疫以及饥饿都是常见的问题,由于缺粮,丑陋的一面,也会在此时展现出来。

为了一个窝或者一碗看不到几粒米的粥水,都会引起几个的争抢,大打出手,甚至血流。

这种事显然两个沙弥都司空见惯了。

他们熟练的从储物法器里取出凉棚,然后堆起装满馒和米面的袋子。

得到季寥允许后,便开始发放馒和米面,救济难民。

每一个难民来接馒时,沙弥都会不厌其烦的问一句,“知道馒和米面是谁发的么?”

如果难民不知道,沙弥便道:“这是飞来峰天音寺的住持了悸禅师发放的。”

这是天音寺不成文的规矩,一开始有僧问过,为何寺里行善,还要加上这么一条,实在显得功利。

当时寺内的高僧回道:“世逐利,若行善没有回报,愿意行善的便少了。此所以为世之向导,非为一家。”

这个故事也在世间流传开来,因此若有讥讽天音寺行善邀名,便有拿这个故事去怼他。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