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回到明末建工业 > 第352章 各寻出路

第352章 各寻出路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灰蒙蒙的战场外,夏国兵马逐渐挺进。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闯军了关就不做停留,往宣府地界进发,再也不想跟北夏军打道。

其实,早在闯军攻打宁武关的时候,夏国军队就开始行动,不过始终没有进主战场。

宁武关的残存明军,死了命要与闯军拼杀,拦也拦不住。

大多数将领认为战死才是最好的归宿。

刘氏之死,不过是明末时期的缩影。

后边抵抗的军队少,但就地自杀殉国的忠义士不胜枚举,他们要与当前的社会体制共同灭亡。

“殿下,闯军已经离去了!”

前方的探军绕了一圈回来禀报,宁武关内再无烟,尸体倒是停留了一地。

陆舟拿起望远镜瞭望,敢肯定李自成此时的心一定极为郁闷,闯军怕是难得有一次攻下城来,数反而是减少的。

“周围的百姓可是有笼络?”

陆舟接着询问。

闯军攻打宁武关时,夏国部队在周围趁机收拢百姓。

难以想象明朝时期的数量,在灾荒了多年后,每一座村落里还能有可观的

而至于夏军为什么能够将这些百姓收拢?

那是因为豪绅们都聚集在宁武关内,跟着大明的最后忠诚的将领一起。

宣大的官绅是一体的!

哪怕是李自成开始有意向世族示好,可阶级的隔阂难以跨越。

宣大府的大族们豁出去了老底,要么举族搬迁关,要么就把所有银钱拿出来捐资。

这本来就是宁武关守军的底气。

而对于山西一带的老百姓来说,顶上的主不在了,更多的重获自由,要么是加闯军,要么就是先逃难,然后再加闯军。

夏国兵马代替了李自成的角色,在两方战中果然是没有出一兵一卒,军队全在四周收拢

李自成打了胜仗,还想就地吸纳兵源,却发现所有的村落都已经空了。

“殿下,那么接下来的况该如做办。

百姓们要原地安顿,还是重新分配田地?”

许三拖着疲惫的身体回来禀报,这收拢百姓的任务,可不比打仗轻松。

“全部迁徙,重新分配田地!”

陆舟直接吩咐道。

夏国现在又不缺土地,天气回暖了,许多荒废的土地都要恢复。

就地安顿是不可能,这样只会便宜再回来宣传造反的流寇。

“尊令!”

许三点了点,带着马往大同府地界走去。

经过流寇动,以及大明的强制征兵,山西地区显得尤为冷清。

路边尽是白骨,不知是战死的明军还是饿殍,白雪化后,许多残肢就露出来。

看来大顺国的兵马对待正经百姓,也不是想象中那么友好,有些真正想种地的还是受到了迫。

不过好在的况是,夏军在一个冬天的时间里,快速开辟出来了一片崭新的地域,只要是流散的百姓都能第一时间有去处。

先收拢,再分配天下。

陆舟制定好何时进兵太原府的计划,就回到了大同城,前方的战事自有将兵持。

而此时。

远在辽东的夏国守军也有了行动。

乌拉率领着漠南大军,已经与吴三桂对峙了大半年的时间。

在这段时期里,吴三桂与夏国方面的书信不断,尤其是在祖大寿等的联络下,山海关内的大明守军多有动摇。

这一,吴三桂出关,前往远处的驿堡,是要与夏国使者进行商判。

“吴大,京师告急,皇上召蓟辽、昌平、山东等地总兵卫京畿。

可为何不见我等行兵?”

副将跟在一旁询问。

自从两年前的松锦之战以来,吴三桂的麾下部将一直都摸不清吴总兵的套路。

要说降清吧,最初的祖大寿等在松锦皆降,唯有吴三桂拼死冲杀。

到了后边的夏国占据辽东,吴总兵依然是与夏国保持距离,多次多进京大明皇帝表示衷心。

三个月前,还收到大明皇帝御赐金腰带,尚方宝剑......

“为何要行兵?夏国的威胁同样不小,我等要时刻守卫山海关!”

吴三桂信誓旦旦说道。

“我等有愧,看来吴大是为了大明社稷,忠心不二!”

身旁的众将领感叹。

在这几年里,这样忠心的总兵已经不多了。

听闻蓟辽那边的总督王永吉就已经不听朝廷调令,有配合李闯的嫌疑......

“吴大堪为杰!我等愿为大明效死!”

有几激动。

可同样有沉思,似在思考着未来出路。

“错了!”

吴三桂将众将表一一记下,又忽然摇

再看着已经出了山海关,周围的将领也都是追随多年的心腹。

于是敞开了话语,说道:“我等守卫山海关,是为了自己!

不然诸位以为,以今形,我们还领得了饷银?”

吴三桂话音刚落,众将露出一副恍然神

明北诸地饿死的百姓不计其数,官兵吃不饱饭,唯独山海关将兵两万发的是三万军饷。

上月吴总兵进京后,又获得了朝廷追饷。

这些军资都是皇帝勒紧裤腰带节省出来的,其他总兵可没有,崇祯皇帝现在对众将领防备得紧,可唯独信任吴三桂。

“我吴三桂可不是为了大明!

你们都给我记着!

大明朝守不住了,得要为自己寻找出路。

只要山海关在就是足够大的筹码。

可以换来很多东西,换来数不清的饷银......”

吴三桂压低了声音说道。

众将听明白了意思,俨然是因为辽东官兵手里掌控着山海关,筹码足够大,所以才需要观望着“行”。

这时方才激动的又皱起眉,有的脸上露出喜悦......

“其他的总兵都不值钱,唯独我们炙手可热,当不能贱卖了。”

吴三桂提醒一句。

“所以,这次我们是来谈判归降,而不是要与夏国借兵的?”

很快有反应了过来。

“正是如此!”

吴三桂毫不犹豫的点

而再看前方,一行兵马已经走到了驿堡,山海关不仅仅只有城墙。

通常况下,在关外数里之外都有连绵的堡垒。

当敌军来了可以提前放出警报。

在没有战事的况下,这处驿堡还都是安全的,就相当于是缓冲地带。

吴三桂亲自率部将过来是为了表诚心,希望在夏国那边拿个好价钱。

“到了!”

“动手!”

吴三桂刚下了战马,又突然回过身。

边上出来一众侍卫,将方才表示愿为大明效死的将领绑了起来,拖到一旁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