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北雄 > 第201章 成名(八)

第201章 成名(八)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月票月票

突厥撤兵而去的时候,是颇为严整而且井然有序的。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对于北胡而言,这非常难得,同时也显示出了突厥汗国有别于匈,柔然这样的原汗国的地方。

他们和中原帝国的往更多,所以无论文字,政治体系,军事体系等等许多方面,都要强于他们的先辈。

这也正是后来会说,戎狄之盛,古之未有的原因所在。

大业十一年九月中,突厥大军北还。

辎重先行,主力大军随后,左右皆有突厥主部骑兵卫护,四万主部骑,留在后面断后。

金狼旗在寒风中高高飘扬,十几里外,依稀可见,所以,从雁门撤军的时候,突厥大军上下,并没有一点落魄的样子,一如他们乘势而来之时,那样威风而不容轻犯。

不过等大军进马邑的时候,听闻隋援兵并未追上来,而是停驻在了雁门城,突厥大军上下,就都松懈了下来。

两军根本未曾接触,也无所谓脱离,只是相隔越来越远,都没有表露出任何战意。

突厥是一心北归,隋援军七拼八凑,战力低下,天气也越来越冷,也没有跟突厥战上一场,给皇帝讨个面子的想法。

于是,突厥这里,很多部落贵族这个时候,都觉着战争就此结束了,剩下的也就只有赶路的问题了。

马邑郡不久,突厥大军就了起来。

这个时候,即便是突厥汗账也不会再说什么了,因为突厥诸部的各部贵族,也开始往汗账靠拢。

第一个要做的,不会是别的什么,而是将自己部落的牛羊马匹,放置在自己看得见的地方,省得大军散去的时候,被别占了便宜。

所以说。突厥大军从马邑经过,向北而去的时候,已经变成了一团团的,估计等到出塞。可汗传令诸郡自去的命令的时候,这支大军瞬间也就烟消云散了。

实际上,突厥的贵族和将领们都不太满意,因为付出很大,收获却太少了。而且,回程也太漫长。

漠北的部落,估计十一月能回去就不错,近一些的也要十月了。

所以,他们大部分都会选择在定襄郡过冬,偎依着主部取取暖,而且,他们也在等待主部给予的赏赐。

当然,突厥王庭诸部才是突厥的主体,他们大部分已经随着汗账南下。占据了更加温暖一些的云中原。

这次出征,王庭各部都很卖力,他们不指望可汗能给他们加官进爵,也没指望获得太多的隶和赏赐,他们希望的是,天的儿子,他们尊贵的可汗,能够看在他们英勇作战的份儿上,划给他们一块能够休养生息的丰美场。

所以,撤军途中。汗账是最为繁忙的地方,始毕可汗在这北风呼啸的行程当中,却是心焦气燥,脑袋上冒出的火苗差不多都能点着柴禾了。

所以。谁也没在意,大军渐渐趋于杂

牛羊被分的差不多了,有的裹挟在大军当中,有的则渐渐落在了身后,跟驱赶着一路北行的隋隶混在了一起。

殿后的诸部大军收回到了汗账左右,无数的各部战士和牛羊一样。混杂在一起,东一片西一片,一边放牧着牛羊,一边驱赶着隋隶,成为了大军的尾

马邑东北,寒风肆虐,吹起漫天积雪。

隆隆如同闷雷般的马蹄声,踏了这片冰雪寒风构造出来的世界的平静,很快,天边出现了一条黑线,成群的隋军骑兵纵马而来。

八千骑兵,从云内城开拔,一直来到云内马场边缘处才慢慢止住脚步。

崭新的隋军战旗,终于高高飘在恒安镇军的顶之上,一个大大的李字,绘于战旗正中,恒安镇军各部旗帜,也都挂了出来。

驻马于一座小丘之上,面无表的遥遥望着西方。

这次,不用再取巧了,恒安镇九千余军兵,带出来了八千,所有会骑马的,甚至能骑马跑上几步不掉来的军卒都在这里了。

战马不是问题,恒安镇现在的战马,多的自己都快受不了了。

这样的一支骑军,肯定打不了什么硬仗,只要遇上数量多一些的突厥骑兵,一半的隋军骑卒就都是木,等着被砍的木

但隋军的士气却很高昂,因为他们这次踏上战场,背负的东西可就要多的多了。

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为了明年云内城中的,尤其是他们的父老妻儿不饿肚子,他们必须在这个冬天里,拿命去拼,甚至是拿命去换。

而他们和隋地那些“义军”以及官兵不同,他们这次要抢的是突厥,他们心中不会产生一丁点的愧疚之

外战和内讧的根本区别,他们还想不太清楚,但总也知道,抢了突厥,他们会得到大家的称赞和奖赏,抢了隋,那就叫贼寇了。

领兵出来的李,也渐渐感受到了压在身上的担子,正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如果他现在还是恒安镇的参军,老老实实的呆在恒安镇,他只会想着全军的粮支用问题,绝对不会带着冒死出来,尾随突厥大军,走这么一次钢丝。

但现在不一样了,他是实际上已经成为了恒安镇将主,而且,将云内城纳了恒安镇治下。

那么责任就完全不一样了,无论是不希望明年城中有饿死的事发生,还是担忧明年粮食不够,云内城生出内,还是为恒安镇军自身着想,不想让士卒离心,或者呢,是传来的消息让他感觉到有机可乘。

反正,他一咬牙,让李碧坐镇城中,自己则带着恒安镇军几乎是倾巢而出。

第一个目标很明确,云内马场啊。

这地方算是李的起家的地方,也是他的福地,不管怎么说,他算是盯上这地方了。

现在,云内马场已经成了突厥的旅站无疑,走过路过的都愿意在这里歇歇脚,暖暖身子,谁让这地方房子盖的这么多,又这么好呢。

恒安镇军的拦路打劫行动,从云内马场东北边缘处就此开始。

第一个牺牲品也产生了,他们从武方向而来,数不少,而且属于突厥王庭诸部的附属部落,差不多也就是部,他们押着武城中捕获的隶,驱赶着牛羊,走的十分缓慢。

于是,他们毫不意外的歇在了云内马场的聚居区里面。

当然,他们已经落后了很多,如果从天空望下去,他们前后脱节的很厉害,大部分已经跟随大军主力,望见了北方的长城,而尾,却还留在云内马场这里。

这里差不多有五千突厥,可见,如果他们都走在一处,会是一支多么庞大的军队了。

五千多,如果正面抗衡,士气饱满,养蓄锐的隋军,毫无疑问,一样能击溃这支急于北归,已经疲倦的士气全无的突厥骑兵。

但损失可就难说了,好在,这俨然又是一次突袭。

事实表明,突厥应对突袭的本领差的很,因为他们没有多少应对突袭的经验,在原上,所谓的突袭,就是在对方察觉之前,尽可能的靠近敌的部落,然后就一定是强攻,而且是距离很是不近的强攻。

这和隋说的突袭完全是两码事儿。

这一次,李没有率军在清晨发动攻击,他们要做的事还很多,这里只是开胃菜,不能在这里耽误太多的功夫。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