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北雄 > 第420章 大军

第420章 大军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三月间,春风送暖,晋阳大军各部已是整装待发。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这一次,并非是并代两州各部军旅倾巢而出,却也毫无疑问是李领兵征战以来军势最盛的一次。

三万余骑军,近六万步军,组成了整个南下大军。

骑军构成不用多说,自去岁北上原归来,骑军又进行了一次扩充,越来越多的突厥降了骑兵军中。

突厥在李麾下骑军中占有的比例也越来越大,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北方胡是天生的骑兵,在边地潜力渐尽,也是大减的今,突厥降已经成为了代州三郡骑兵最主要的来源。

这些突厥降在经过一些练之后,能够很快的适应军旅生活,只是对森严的军纪还有着各种本能的反抗。

此次扩充之后的骑兵军旅,战力到底如何,还要经过战争的检验才成。

只就兵力而言,当率军北上云中的时候,几乎将并代两州所有骑兵所部抽调一空,才组成了三万多的骑兵大军。

而今三万余骑军共聚晋阳,却还给各处守军留有余地,可见大业十四年后半段晋北骑军扩军之迅猛了。

相对于骑兵而言,步军的膨胀则更为厉害。

步军大军的组成差不多分为几部分。

大军是以恒安镇军的老底子扩充起来的步军军旅以及幽州步卒为核心建立起来的,其中又有唐军降卒以及并代两州府兵为辅。

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李麾下的步军已经翻了翻。

战力如何,李心里没底,可他手下的步军将领们却都信心满满,不为别的,只因出去唐军降卒之外,其余各部军卒,大多都经过辽东之战的洗礼。

这也许就是隋帝杨广三征高句丽给中原帝国留下的最为珍贵,也是唯一的一件礼物了。

当然,这个礼物上面同样散发着浓浓的血腥味儿,若非有这些从辽东归来的大隋将士,天下可能也不会像现在这么吧?

他们给各处反王带去的是隋军远征的经验,帮助他们训练出更为悍的士卒,于是,义军开始纷纷击败官兵,看到了争雄天下的曙光。

作为诸侯之一,其实也不例外。

他起家时的恒安镇军步军,就是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开始帮助他打下根基的那些,都是从辽东风雪中跟着一路返回云内的山东和河北

后来又进到河北在杨义臣麾下平叛,等到尉迟兄弟投效,恒安镇军的步军基本成型。

那个时候,马邑无疑是骑兵的天下,步军也只处于萌芽阶段。

到了李率军击败罗艺,迁幽州之民代州三郡的时候,步军终于迎来的膨胀的契机。

雁门楼烦守军陆续加了进来不说,幽州降才是扩军的主要来源。

幽州步卒之彪悍,本就名扬天下,而幽州也正是征伐辽东的起点,无数的幽州将士血染辽东城下,可也有很多幽州军卒回到了故土。

步军第一次扩充,其实就是招纳幽州降卒以及府兵。

第二次扩充则是唐军降

这种招降纳叛的事其实不用多言,时值世,真正宁死不屈的差不多都要掉下脑袋,剩下的大部分都是墙

别看李一直在谈忠诚,可他心里也明白,忠诚这东西一直都是强大的附属品,背叛好像才是类的天

唐军降卒用着确实不太稳当,临战之时,逃兵有可能出现,可要说成规模的叛,那就是没影的事了。

唐军军卒被俘之时,他也做了很多,撤换唐军将领,将不愿继续从军的也挑出来,补民籍。

至于各种安抚军心的手段,那就更不用说了。

大部分都是并州的唐军士卒也没多少选择,而忠诚这东西对于普通士卒而言,无疑是个奢侈品,没有带兴风作的,之前也没有多少令缅怀的东西,只要能让自己吃饱饭,又能给家带回去一些,对于他们来说,也就没有背叛一说。

其实也正在大业十四年一战,以及之后唐军降卒的反应,让李产生了唐军不过如此的印象。

凝聚力不成,更不用谈什么军中魂魄了,李唐兴起时对门阀世族的吸引力,明显不能从这些普通军卒身上得到体现。

唐军之所以能摧枯拉朽般的攻下长安,不是唐军有多强大,而是敌出了问题。

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占据了更多的资源,又能进行很好的利用的话,李唐和其他诸侯的差距必将渐渐拉开。

可现在,他们也不过是刚冲出起跑线不远而已。

招各部将领到并州总管府议事,这样的站前军事会议,说重要吧,肯定是重要的,谁是前锋,谁是后卫,又有谁倒霉的去护送粮了,都将在这里宣布。

说不重要吧,其实也不算有多重要,因为各之前心里就都已有数,如此重要的事不会留个悬念让你来猜或者让大家伙陷争吵中去。

唐军降卒加两千骑军押运粮军械,在卫府商量的时候,有提出招募民夫,并李否了。

并代两州初定,常备军过多,之后还要准备春耕,再加上他曾亲向并代两州百姓许诺,免代州三年赋税徭役,免并州上下两年钱粮,如今才过于不到一载,就要出尔反尔,你当大家都不识数吗?

而且,长远考虑的话,征发民夫也是极为不智的,大隋亡就亡在徭役上面,天下百姓惧役如虎,如今战事又这么频繁,连续征发役夫的话,就并代两州这点底子,早晚都得败光了。

征发徭役将来的事,现在行之就是下下策。

如果不是出兵有点急的话,李倒是想从马邑突厥战俘那里,弄过一些来运送粮辎重呢。

所以,运送后勤辎重上,就都成了军,正经的押送。

总管府的两位司马,薛万均和王庆都成了后勤大总管,也就是不缺驮马,不然的话,步军差不多都得成了运粮官。

之后也就没再有异议了,这么长的时间,谁都知道总管“民如子”,治平之心强烈的都让武夫们感到有点不适了。

步军前锋为宇文镬所部,这位唐军降在此战中得到重用,让薛万彻,尉迟信等都有些不服,可也知道总管的考量。

宇文镬即献榆次,实乃大功,犒赏上并不出众,如今担当重任,除了有收服心的考量之外,怕是也有考量其忠诚和才的意思。

大家差不多都是这么走过来的,倒是能理解,所以争上一下,见总管其意已决,也就无话可说了。

步军中军为陈圆统领,尉迟兄弟分统左右两军。

骑兵上就不用多说了,可谓是才济济,以罗士信和王智辩各领两千骑兵为锋锐,尉迟恭,步群则各领五千兵马为左右,薛万彻为中军官,阿史那吉乎辅之,刘敬升断后。

当然会坐镇于中军,成为整个大军的中心所在。

步骑混同其实还谈不上,代州骑兵太强势了,而且战功彪炳,各个都不好惹,步军将领们现在根本争不过他们。

而现在的左右卫府,也是以骑军将领为核心组建起来的,打起仗来,骑兵一撒欢儿,除了攻城守城之战外,估计就没步军什么事儿了。

这些安排,都在一月二月间一次次的军议当中完成,除了李自己外,也不会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