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北雄 > 第490章 争斗

第490章 争斗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长安城中的政治生态在李世民回京之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秦王李世民得授天策上将之职,位列诸王以及朝中文武之上,再上面也就只剩下了皇帝和太子两了,自此,秦王权重,朝野尽知。

这引起了很多的反对,可反对最烈的其实不是东宫一系,而是另外的几个物。

首先就是皇帝李渊的两位宠妃,张淑婕和尹德妃两个。

这两位宫中妃嫔出身都不算高,却很得李渊宠,李渊立下太子之后,李建成刻意结纳,效的其实是当年杨广故事,不以内宫子而轻之,以致为外所乘。

两个也没有大志向,更没有大城府,太子好于前,两自然欣喜异常,在宫中引为太子臂助。

而之前胖揍了秦王府长史杜如晦的就是尹德妃的父亲,和许多事一样,这里面的原因不用去细究,是无意还是有意,都无关紧要,重要的是结果,杜如晦被打算了一根手指。

这是自齐王李元吉强闯秦王府之后发生的又一个比较重大的政治事故,差不多就相当于抽完了秦王李世民的左脸,又抽了右脸一样。

李世民所倚重的房玄龄,杜如晦两都受到了很直接的打击。

而这么粗的手段,显然不会出自东宫谋划,而是由齐王李元吉一手办。

结果呢,不尽意,两个在李元吉看来鬼鬼脑的家伙都没死,也没被彻底赶出京师,因为李世民回京了,一切的后续就此戛然而止。

李世民得封天策上将,宫中的两个心中惴惴,不管是为了自保,还是有旁挑唆,反正在李渊耳边没少说了李世民的坏话。

说起来,其实最能影响宫中话语权的不是这些宠妃们,而是平阳公主李秀宁,这当然不是因为李秀宁的军功,而是当初李渊晋阳起兵的时候,李秀宁在长安保住了李府家眷。

不说宫中有许多对她感念她的救命之恩,就说李氏诸子当中,也有很大一部分对这个姐姐有着好感。

这个时候若李秀宁还在京师,只要她能说上一句两句,那么后宫之中就不会有什么风波。

可惜,她的这种很特别的威望确实太过惹忌惮,所以,能制衡一下兄弟们争斗程度的她,也就远离了京师,出使河东去了。

另外一个反对最力的就是裴寂了,他同样不算是太子李建成一党,相反,在晋阳起兵的时候,跟李世民等秦王府中有着很不错的往。

因为那个时候李建成不在李渊身边,李世民刘文静等才是他的友朋,可惜时过境迁,靠着李渊宠幸而得位的裴寂,很快就与当年友好们反目成仇了。

而刘文静被杀一事,让裴寂也没有了别的选择,在和刘文静的争斗中,他得罪了很多,里面大部分都是秦王旧部。

秦王李世民远在西北领兵的时候,裴寂来了个有怨报怨有仇报仇,很是快意了一段时

可当李世民得胜还朝,裴寂心中便充满了恐惧,秦王李世民权势愈张,他便越是心中难安。

所以,当李渊欲要封赏秦王的时候,诏谕在裴寂手中留了一些时候,裴寂亲自宫劝说李渊。

言辞恳切的对李渊道:“秦王功大,升赏皆在理之中,可封赏太过,再立功勋,何以处之?”

这就是道出功高不赏之意,而且,裴寂还用最委婉的语言,跟李渊诉说着兄弟夺位以至如斯地步,再要加封秦王,岂非火上浇油?

这些话说的有道理吗?当然是有道理的。

可李渊想的不是这些,西北大胜太重要了,这可以说是他自登位以来第一场大胜,同样也为渐趋紧迫的局势松开了勒的最紧的那条绳索。

若不重赏秦王,如何大肆封赏有功将士?

现在李渊看重的其实不是几个儿子闹来闹去的这点事,他看重的是军心,四面的敌都在虎视眈眈,战事还远未到结束的时候,但凡有振奋军心的事,他都要去做。

至于儿子们之间的争斗,李渊自信还能掌握的住,在吸取了当年杨广夺位的教训之后,李渊也坚定不移的认为,太子之位不会有所变更。

所以一切也就清楚了,李渊在不遗余力的安抚自己的次子,这是他的儿子,不是外,或有偏向,可却值得倚重信任。

在这件事上,李渊自觉看的很清楚,兄弟之争是家里面的事,总比外夺产强的多,只要他这个父亲还在,就不算什么。

于是,宫里的两个,以及宠臣裴寂都在李渊这里碰了钉子。

不管李渊是如何想法,反正自秦王受封天策上将,开天策府之后,秦王李世民终于稳稳的站在了自己大哥的对面。

李世民对这个封赏有点意外,却也欣喜异常,这个时候他觉得太子之位好像已经摸到一点边儿,只要他能再立下一些战功,那么父亲会不会

是的,李渊此举安抚将士军心的效果很不错,却也在无形中助长了次子的野心。

皇帝的信心,以及李世民对兄弟的痛恨和不满,夹杂在一起,终于让长安城中的气氛变了模样。

这段时期,除了外间战事之外,一切的争斗都在围绕着太子之位在展开。

八月间,襄邑郡王,光禄大夫,骠骑府大将军李符举荐秦王李世民领兵,以御河东李

之外又有举荐秦王李世民领兵蜀中,率李孝恭,殷开山等御萧铣。

这个时候,秦王李世民在军中的威望也就不用说了,可在朝中大议之上,秦王党羽们却感受到了来自太子李建成的压力。

建议李世民领兵蜀中的非常多,而且,又有举荐礼部书李纲,兵部书屈突通随齐王李元吉领兵西北。

接着便有大肆反对,举荐李符,率刘世让等领兵西北

这里面到底存在着怎样考量,不用一一分说,反正这个时候,战事是李唐的等大事,太子和秦王之争也夹杂在了里面。

李渊的治政特点在这个时候也显露无疑,大家举荐的领兵之都是姓李的,不是李渊的兄弟就是李渊的儿子和侄儿。

值得一提的是,此时李密已经朝,封邢国公,光禄卿,并且娶了李渊的表妹独孤氏为妻,看似备受优容,其实却已是身不由己。

他的部下皆归于太子李建成麾下,身边只剩了一个左武卫将军王伯当,像跟随他投唐的魏征,就已是东宫洗马,成了李建成的心腹之了。

此时闻听朝议不绝,倍感冷清已经有些受不了了的李密好像终于看到了一个机会,于是派王伯当密会魏征,想要前往潼关助太子李建成收服河南旧部。

可以说,李密还是很有眼光的,在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的争斗中,寻到了一个离开长安牢笼的机会。

可怎么说呢,李密的“远见”也就是这个样子了,当年他辅佐杨玄感不能成事,之后独领大兵在河南杀的天翻地覆,同样败北,如今又不甘雌伏,想要趁机脱身,他的智谋和此时的当世群雄比起来,就算不得什么了。

李建成宫跟李渊谈及此事的时候是这么说的,“李密猛虎也,纵虎归山必要伤,不如早除,以免留下祸患”

是的,能说动魏征进言东宫,没有劝服李建成,反而让李建成生了杀心。

李渊听儿子的话只是笑了笑,只反问了一句,“若杀李密,其下降可尽斩之?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