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南明鼎革 > 第113章 铁模铸炮

第113章 铁模铸炮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近处虽然可以使用改良的震天雷,但在远处要击退,非虎蹲炮、佛朗机炮等火炮不可。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而恰在这时,听说有两个工匠参与铸造虎蹲炮,如此就被杨麟请来铸造虎蹲炮。

过去铸炮主要采用泥模铸炮方法,本次铸炮最大改变就是采用铁胚铸炮技术。

泥模铸造也就是先用湿泥制作成相应的泥胚,通过自然风之后做成泥模,向模具里面倒融化后的铜水,再在自然风之后打碎泥胚,如此就铸造成所需要的火炮。

铸造一门虎蹲炮,光是泥胚风就需要一个月时间,铸造需要七八天,自然冷却需要七八天,如此足足需要一个半月方可制作一门虎蹲炮

即便这样,也不能保证铸造大炮可以战场使用,铸造的虎蹲炮内腔外壁有很多细小的蜂窝,严重影响火炮的使用及其寿命。(东方曾到虎门炮台观看,中国造的火炮蜂窝甚多,而购买的西洋的两万斤海防炮经过锻造,百余年之后再观看,炮身光滑如新。

而火炮最致命威胁就是蜂窝,不但影响气密,而且非常容易炸膛。)

为了检验铸炮,工匠往往会在铸造作坊发一两发以检验火炮,发之后再进行检查,若没有眼可见的裂纹,没有炸膛的就可投军中使用。

通过这种传统铸炮工艺铸造出来的虎蹲炮,合格率不过三成,正如师傅所言,若是铸造更大型的佛朗机炮,红衣大炮,其合格率甚至不到一成左右。

看到这样一个结果,杨麟最初以为铸造师傅手艺问题,但看其说得斩钉截铁的,再问其他的师傅,好像都是这样一个结果,如此杨麟也相信了。

看到废炮上面太多的马蜂窝,再想想前世的铸造工艺,结合注塑模具、五金模具的经验,思考了半天,杨麟开始与这些铸造师傅工匠一起找原因。

铸模过程中,时间最久的就是泥胚,如此足足需要一个月时间,怎么需要这样长世间呢?

对这样一个不专业的问题,老师傅们一个个不以为然,大家纷纷摇,纷纷辩解。

慢慢的原因基本搞出来了:

泥胚表面本身有缝隙,泥胚吸气不好,如此铸造出来的火炮当然有缝隙。

泥胚需要一个月,是因为泥胚需要烘

不彻底,泥胚里面若含有水分,铸造的时候可能出现马蜂窝

模胚形状,结构有问题,铸造出来的火炮质量有问题。

…….

杨麟仔细听着,泥胚里面有水,泥胚表面粗糙,泥胚完全是一次的,既然如此,为何不用铁模?

在前世不论是塑胶厂,还是钢铁厂都是用铁模,看来泥模是最原始的铸造模具。

再说了,如果使用铁模,铁模表面可以通过摩擦方式打磨光滑。

表面上铸造铁模成本大,但相对泥模,铁模可以多次重复使用,如此成本反而降低不少。

可以通过打磨方式,使得铁模表面光滑

铁模里面水分含量非常少

铁模气密非常好

最重要的,铁模铸造,可以通过冷水等方法快速冷却,不但加快铸造速度,而且更提高火炮的硬度。

铸造过程中,不断煅烧、捶打刚刚凝固的熟铁,增加火炮的钢铁含量,增加其硬度与气密

…..

(西方最早采用铁模铸造方式开始于俄罗斯,在克里木战争时期,俄罗斯发现火炮数量较少,也采用铁模铸造方式。

但因为后来大型压机逐渐发明,如此最后才完全采用锻造方法铸炮

在铁模铸造之后,西方发现多次锻打熟铁可以大大提升钢铁能,如此采用大吨位压机锻打方式铸造火炮。

而在鸦片战争期间,中国龚振麟最早采用铁模铸造。(见《铸炮铁模图说》)。

当时,满清的火炮已经多年没制造新的火炮了,尤其是南方很多炮台的炮都是几十年前乃至更早康熙、明末时期的,龚振麟就想到了金属模制造工具和农具速度快的特点,于是乎经过一系列改进措施用来铸造大炮。

铁模铸造大炮不仅具有建设周期短的优点,而且还具备重复利用的优点——这样不仅减少制造周期而且还能使得大炮尺寸一致,其工艺还可以减少出现蜂窝等缺陷的可能

可惜的是龚振麟的铸炮新方法出来没多久,满清就投降了,没铸造几门大炮。).

除了铁胚铸炮技术之外,本次虎蹲炮铸造采用已经成熟应用的铁心铜体技术。

前几观看孙元化的《西洋机》,杨麟了知道在明崇祯年间,国已经采用铁心铜体铸炮法。

过去只有佛朗机炮、红衣大炮采用铁心铜体方式,但纯粹由筒铸造的大炮,由于青铜比较软,连续发多次影响大炮程。

在古代,青铜不但是一种贵金属,更是仅次于黄金、白银的货币,其价值远非前世所可比拟的?

用铜铸造铜炮,那那里是铸炮啊,分明是用金钱堆砌起来的一件武器。

但钢铁不同,钢铁价格不及铜的十分之一,且顺庆城附近有很多大的冶铁作坊,如果用熟铁铸造火炮,费用至少可以减少到往的5成左右。

说封建社会,就是青铜武器,青铜农具改为钢铁打造出来的武器与农具啊。

目前鸟铳、手铳、三眼铳等小型兵器都是采用钢铁铸造而成,为何火炮一定需要采用青铜,而不是采用钢铁?

听杨麟如此说,有的则不以为然,有的则是较劲脑筋苦思冥想,果然功夫不负有心,有认为虽然完全铁质大炮没有,但铁芯铜体的火炮则见诸史册,自己过去也曾听老辈铸造师傅说起过。

史载明嘉靖年间就有师傅探索是否可以用熟铁代替青铜铸造大炮,目前已经铸造出铁芯铜体的佛郎机炮,非常耐用。

杨麟大惊,询问军中是否有这种佛郎机炮,众显得一片茫然,当即令出去调查,如此不到一刻时间军中恰好有一门佛郎机炮为铁芯铜体。

杨麟大喜,让将佛郎机炮推到衙门外面,亲自带领大家一边观看,一边探讨铸炮方法。

表面看两种火炮差异不大,但若细看的话,采用铁芯铜体铸造的火炮炮管较薄,同样径的火炮,铁芯铜体炮管的管壁与径之比0.5:1~0.75:1,而完全由青铜铸造的佛郎机炮则在1:1.

除此之外,采用铁芯铜体铸造的火炮重量不到青铜铸炮的7成,非常之轻,而且不易发热,不易炸膛。

听懂行的师傅们介绍,由于铜更不容易耐火,在较低温度下就可以融化为铜水(铜之熔点(1083c)远低于铁(1538c)的物理质),采用两次铸模的方法制造铁芯铜体火炮,先制作一个模胚铸造铁胎,待铁胎冷却之后,然后再铸造铜体。

采用此种铸造方法还可以先检验铁胎铸造效果,对铸造出的铁胎装上少量火药,发几次之后,如果不炸膛,再通过一阵锻打,提高钢铁的钢化能,最后则铸造外面铜体。

而不需要纯铜炮那样,全部使用铜铸造而成。

听到现在已经采用铁芯铜体铸炮方法,对纯铁炮不由得再次燃起希望,纯铁炮不但造价不到纯铜炮的百分之一,不到铁芯铜体炮的1/30,而且铁的密度远低于铸造青铜(7.87:9.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