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荆楚帝国 > 第九十五章 筑城

第九十五章 筑城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楚军拿下敖仓已有十三天,十三天里夜输运,并没有运走多少粮秣,究其原因,还是前期扩建码耽误了七天,同时真正运粮的舟楫太少。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圃田泽里的敖仓没有再建了,可混凝土继续在浇筑,地点改在了敖仓之南,这里将筑起一道六米高、长约二十里的城墙。筑城和筑粮仓一样,差别是粮仓是水平的,城墙是竖直的,粮仓浇筑面积二十万平方米,城墙虽有二十里长、六米高,实际只有四万八千平方,加上城断断续续、类似陈郢王城城墙顶部的那种陡峭式设计,也不过六万平方米。

筑墙是为了节约防守的兵力,减少楚军的伤亡。遗憾的是水泥存量不过七百多吨,仅是总需求的一半。这一半城墙将以每天一点五里的速度浇筑,剩余的一半因为每天到的水泥不到二十吨,真正修好需要四十多天。

“尚需四天时间方可完工?”毛竹搭成的脚手架下,项燕看着工匠将一桶一桶混凝土往模板里倒,如此发问,封纠正陪着他。

“然。”浇筑完大梁城北的码后,封纠的转到敖仓花了不少时间,摆开架势、打好地基又花了不少时间,今天是第三浇筑。

“何可成?”项燕问道,十里长城修筑在敖仓的正面,两侧还未修筑。“据报,秦军已出洛阳,每行三十里还有八,若行百里,则只有三。”

“秦军可行百里?!”封纠有些吃惊,这么快的行军速度实在罕见。

“然。当年白起率秦军救韩,便是行百里,斩杀十三万魏军。其后秦军又大败赵军,沉两万赵卒于大河。”项燕提起了三十七年前的华阳之战,但他说的不完全。

从咸阳到华阳超过一千二百里(520公里),秦军花了八天时间赶至,到达后未做任何休整便投战斗,击溃斩杀了十三万魏军,后又击败赵军,‘沉其卒两万于河’。以白起的作风,不可能会放着两万赵卒的不要,宁将其沉于黄河。这其实是一场水战,秦国舟师大败赵国舟师,如此才‘沉其卒两万于河’,而秦军的行军如此速,也靠是舟楫水运。

“若是如此,”封纠沉吟了一下。“三……”

“不是几筑完,是几可成?”项燕问的和封纠答的不是一回事。

“筑完即浇成。”封纠的回答让项燕很意外。“浇筑完,一夜便已凝结,一昼夜即已凝透。”

“竟然如此!”这次到项燕吃惊了,他很自然的问了一个问题。“似郢都五十里之城,高四丈八尺,岂非百余便可筑成?”

“非也。”封纠笑了笑,“若工匠,物料充足,诸事安排得当,四十可筑城。”

“四十?”项燕不敢相信,可封纠不像说笑。他又道:“所费几何?”

“城高四丈八尺,一里需浇筑五千平,用料自然与此墙不同。此墙厚不过三寸,大城墙厚当为其两倍,最少要筑七寸。如此,一方需耗混凝土六百楚斤,筑一里需水泥三百吨;钜筋也要加倍,每平耗钜筋六十楚斤,一里需钜筋一百五十吨。仅此两项便要七十五金。”

纠对混凝土成本如数家珍,越来越多的试验也让他对混凝土的质逐渐了解,由此更正了此前一城三千吨水泥的预估。“工费也不少。木模所需工,每十方需四个工,五千平需两千个工;钜筋断、弯、扎,每四百楚斤需一个工,一百五十吨便要一千五百个工

浇筑混凝土一立方需四个工,七寸厚一立方即六点三平,五千平需工三千两百个工。另还需沙、石掘、运之工,一千二百吨需六百个工;还需城基之工,一里之城需千个工。如此筑城一里需耗工八千三百个工,宽算一万。每工二十钱,便需二十金。”

“一里要九十五金,五十里便是四千七百多金?”项燕心里终于有了数。他是想用混凝土浇筑项城,可惜四千七百多金不是说拿就拿的出来的。

“然。”封纠点,他隐约猜到了项燕想要筑城,因此又道:“然则,底层一丈浇筑混凝土,其上三丈八尺以砖石砌之,耗费最少可减一半,亦不怕秦以水浸城。”

“真能如此乎?”项燕眼睛一亮,费用减一半便只要两千三百多金,这笔钱项县还是能拿的出来的,不过是一年多一点的岁罢了。

“不过需筑的慢一些,五十里之城一年方成。”封纠笑了起来。“上将军若要筑城,鄙自当优惠,只收五百金,若是赵、齐,当不如此。”

“啊!”藤制安全帽下,是封纠被阳光晒得黝黑的笑容,讨好中混合着狡黠,像极了后世的包工,项燕看着他顿觉非常非常陌生。“你竟要帮赵、齐筑城?”

“然。”封纠对此很坦然。“明年起,山海池泽、关税等税不再为大王所有,我乃大王属臣,自要为大王分忧。若水泥产量足够,赵、齐既与秦国为敌,当为彼等筑城。筑一大城可得数千金之利,小城亦可得数百金。”

行敖制之后,彼此财政独立,家家心里都有一本帐。都在想着怎能挣钱、怎么敛财,以应对越来越残酷的战争。各氏、各县邑把原来属于大府的岁瓜分了,大府只能自己想办法挣钱。前几熊荆一直在想怎么挣钱,这次来与封纠谈了一谈,在对比夯土筑城和混凝土筑城的优劣,顿时发现做工程也很赚钱——

一座周长约十四里的小城,城墙假设高四丈八尺(这样的高度城基宽度需达到20米,城最少宽5米),那要挖掘一百七十四万立方米泥土,夯筑八十七万立方熟土。每夯筑一立方需十五个工,夯筑全城需一千三百零五万个工

一万筑城,要四、五年才能筑完,以每个工十五钱计算,需花费两万金出,若是夯筑一座周长五十里的都城,光工就要花费七万两千多金,还不保物料。即便用秦国每八钱的隶筑城,也要花费三万八千多金。

而用混凝土浇筑一座周长五十里的都城,不过五十万个工,速度也快,包工保料也不到五千金。四十筑城虽有些夸张,但不计成本(速度太快使得用工分配不当,造成闲置,工活也要拿钱,所以最经济的做法是减慢速度、延长工期,一个月的工程一年完成,以便在这一年内获得新的工程,避免裁员),一定可以筑成。

当然,各国筑城都是征发庶民。比如寿郢,当初封黄歇于淮北十二县,就是要他以淮北十二县的力、物力修筑都城,如此花了十多年的时间才筑好寿郢城墙。但这也不是说不能承包工程,官府可以征发庶民,庶民也可以雇代役,用十分之一不到的钱雇佣楚国工匠浇筑更坚固、且不怕水浸的城池,对官府、对庶民都是有利的。

听完封纠陈述帮赵、齐筑城的原委,项燕忽然有些感慨。

行敖制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就是再看也不到贪官污吏,钱都是自己的钱,从左袋放到右袋毫无意义,且想做什么都有钱去做,再也不要备上厚厚的重礼前往郢都,讨好令尹儿子僕臣的妻子的弟弟的老婆的妹妹的丈夫的外舅,以期他在令尹耳边说上一句好话,获得拨款;

坏处当然也有,那些靠郢都接济的穷县敝邑会渐衰弱,甚至可能消失,这将丢尽楚国的脸,因为城邑消失等于疆土缩小;同时也落了王廷的面子,尊崇无比的大王也要屈尊行下贱的商贾之术,不然无法支撑王廷的开支。

“报上将军!”项超骑在马上,他远远的就看到了自己父亲站在脚手架下。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