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工业之动力帝国 > 第275章 中国铁路第一速

第275章 中国铁路第一速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妈,你咋不说说我爸,他又不懂得驾驶机,去添哪门子乘啊。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梁远低声抱怨着。

“你爸说长征三号是自己老婆孩子弄出来的东西,试跑时他不去添乘谁去添乘?”

“小远,你认为妈妈说了能管用?”李远玲反问道。

“呃……。”梁远忽然觉得无言以对。

以老梁同志在工作上的脾气,无论是李远玲还是梁远都是白费唇舌罢了。

“前段时间整改线路,你小叔在车厂那边买了不少激光水平仪,用于测量修改轨道的平整度,只要机的结构强度够用,不会跑着跑着半路解体,其他的颠覆啊、着火啊,炸啊,基本都是不可能的,小远放心好了。”李远玲拍了拍梁远的脸颊,温言说道。

一般来说机车的结构速度要小于最大实验速度,车底的结构速度要大于最大实验速度, 只要轨道平整度合格,单纯就机结构来说,新建的长征三号哪怕拉上200公里小时,也不会出现解体的况 ,无非是轨损耗加快而已。

听到李远玲如此说,梁远才把心放回肚子里,前段时间梁远一直忙着筹备远嘉的大会议和捣鼓电磁炮的事,长征三号试跑前的准备工作,梁远还真没怎么关注过。

“小远,妈妈看你前几天把祁连山他们从欧洲招了回来,又弄了许多老外进来,还批了四辆凯斯鲍尔、两辆丰田。难道小远打算从国外招组建商飞的技术力量?”李远玲好的问道。

“妈妈真厉害,随便猜猜就知道了我的计划。”梁远笑嘻嘻的大拍马

李远玲在国内从事透平研发工作,和共和国的航空工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除了收编西飞的c75团队,李远玲知道梁远在国内一直没什么大动作,只要长征三号试跑成功,梁海平就会辞掉车厂厂长把力彻底放在商飞那边。

以正常工作进度来说,已经到了组建生产技术团队的时候,梁远既然没在国内做出什么动作,肯定就是把力放在了国外。

李远玲低想了想。也没想出来梁远到底去哪里。才能得到数以千计的合格航空工程师,看着自己儿子一脸笑嘻嘻的样子,李远玲也知道自己十有八九是问不出什么的,只能没好气的瞪了梁远一眼。随便揪了揪某的耳朵了事。

距离林盛堡车站15公里处。一辆白色带着蓝色条纹的牵引机车快速的掠过一台铁灰色进站信号机。机车带起的垫轨灰渣在行车方向的后方形成了一条痕迹明显的烟尘轨迹。

信号机下两名负责查看信号状态的林盛堡站电务段职工转过身,看着绝尘而去的白色机车骂了一句。

“大林子,刚过去的那个大家伙最少能有160。”

被叫做大林子的中年男子吐了一吐沫。道:“d,差点灌了老子一嘴炉灰渣子。”

“大林子,你有没有发现,这机有些怪啊,速度这么快,居然没什么声音嗖的就过去了,太安静了。”

“老宋,你这一说是有些怪啊,这车的动静只比我以前在矿企看到过的电力机略大些,不过这也没有供电网啊?”

大林子疑惑的指了指铁路线上空空如也的天空。

涡轴发动机本身的声音相当的微小,现实中涡轴发动机基本都是以直升机动力引擎的方式投具体应用,虽然直升机的噪音相当巨大,但类在直升机上听到的簌簌声,大部分都是旋翼及驱动旋翼运转部件所发出的,和涡轴发动机毫无关系。

后世加拿大庞迪研发使用涡轴发动机为动力核心的燃气机车,机车在高负载运行时和电力机车发出的噪音持平,远低于隆隆作响的柴油内燃机。

长征三号驾驶室内,没有普通内燃机车惯有的隆隆声,一种略带尖锐的嘶嘶声充斥在整个车体内部。

大车(注1)王树斌紧张的盯着仪表盘上的速度码表,码表白色的指针在160刻度的位置轻微晃动着。

“段长,这车真能跑到180?”王树斌问道。

虽然从辽阳车站出来不久,长征三号就一直保持160公里小时的速度前进,不过对180公里小时的速度,王树斌还是觉得心里没底,160公里小时可以说是准高速铁路,在八十年代180公里小时完全可以划到高速铁路的范畴之内了。

“没问题,咱车厂自己研究出来的东西,说能跑180,就肯定能跑180”梁江平用确定的气说道。

近水楼台先得月,长征三号的乘务组一直都是由本溪车务段的职工担任。

看了一眼在车窗外快速闪过的“长大铁路—362公里”的白色界石,王树斌把机车的油门杆缓缓推到了最大位置。

几乎是瞬间响应,伴随着驾驶室内涡轴发动机的嘶嘶声的加大,一推背感转瞬袭来,速度码表上的白色指针以极快的速度掠过165、170、直奔标示180的位置而去。

“好家伙,这车的提速简直太快了。”王树斌感慨了一句,边说边收着手中的油门推杆。

得益于宝石涡轴发动机可以承受额定功率15倍的超负荷输出,长征三号的加速度极快,从160公里小时提升到180公里小时只用了不到20秒。

“东风4b牵引标准编组在平直路段加速到100公里小时至少需要15分钟和30公里以上的距离,换成这车我看两分钟、五公里顶天了。”副车郑南提笔在驾驶台上算了几个数据。

“就是油耗太大了。”梁江平若有所思。

“东风4b的客运型,跑上一小时才用半吨多的柴油。换成长征三号半小时就能烧掉半吨多。”梁江平指了指驾驶台上的油表。

“段长,你得这么算,单机东风4b的持续速度能跑上八十就不错了,虽然这车拉上标准编组能跑多少我们还没试过,不过看这车提速的爽利劲,我约莫一百四、五肯定是没啥问题的。”

“堤里损失堤外补,货运先不说,客运我看绝对行,就是不知道车厂定成啥价卖给路局,机率怎么样。”王树斌意犹未尽的说道。

梁江平听王树斌提起成本。不由得苦笑了一下。大连机车厂最新型的东风4b才四百万一辆,长征三号上的四台宝石涡轴发动机就花了一百二十万美元。

哪怕按共和国官方汇率计算,现在这四台宝石发动机的价格就已经比一辆东风4b内燃机车贵了,除非自家老婆孩能把宝石彻底国产化。否则大批量装备长征三号肯定是不可能的。

不过梁江平转念一想。国外随便拉出来一款高速牵引机。目录价格都在五、六百万美元以上,只要华晨能把宝石国产化,解决掉高温尾气排放、和机耐用这几个问题。哪怕油耗高些,也是铁道部突高速铁路门槛最理想的方案了。

梁江平正思不属的想着长征三号的种种技术问题,王树斌略显激动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段长,马上就到林盛堡了,我们要不要在加点速度?”

透过长征三号的风挡玻璃,林盛堡车站的建筑已经隐约可见,隔着老远就能看到车站的一号月台已经被连片的彩旗彻底淹没,黑压压的影在彩旗下不停的涌动着,长征三号的轨道正前方,进站信号机和通过信号机全部闪烁着幽幽的绿光。

微眯着眼睛,听着宝石发动机游刃有余的嘶嘶运转声,梁江平想着参与长征三号设计工作的东德专家团团长尤尔根?克里斯托弗对长征三号机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