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大明春色 > 第三百八十七章 决战天府之国(2)

第三百八十七章 决战天府之国(2)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太阳已经落进了山坡、房屋、树梢等物下面,周遭的事物仍然看得见,只是慢慢地变得稍微模糊了。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朱高煦挪步走到了土木修建的青瓦楼阁上。


四川布政使司是盆地地形,不过平原面积似乎不大,迄今为止朱高煦还没看到真正的平原;泸州城里也有山。站在楼阁上,能看到园子外面、那种极有特色的街巷……旧石板铺就的狭窄山坡路,两边全是小商铺,却让觉得很幽静而寂寥。


有一些大房子,房顶盖着大片的青瓦,显得又小又密,有密集恐惧的、看了怕是会不舒服。那么大的屋顶、那么小那么多青瓦,总让担心会塌掉;然而那些房子看起来很旧了,显然还算牢固。


妙锦告辞了,留朱高煦独自站在木栏杆后面。周围有许多军士在慢慢地走动、观察,不过他们他们的事,朱高煦想自己的事,互不涉。


刚才妙锦说的话有点玄乎、却有几分道理,朱高煦也认为在这世上之事,不全是实物能解释的。如同他忽然变成了明朝、这事就没法想通。


但那些抽象的东西,似乎要到某种层面才能显现;比如心里的恶、带来的动不动就杀失败者全|家这类事,根本毫无道理可言。而在更表面的层次上,朱高煦大致还是只相信眼睛看得见的东西、有逻辑道理的事物。


所以很多事、便有法子思考了。


瞿能推测、薛禄几乎必定要去雅州,这种概率非常大。朱高煦的应对策略,有两条路走。


一是尾随薛禄去雅州,大战在雅州决出胜负。不过这条路、有些抽象的迷雾在前方:朱高煦放弃了选择战场的主动权;而且雅州那地方,总是让朱高煦毫无道理地想到、皇宫里的文楼。


二是“围魏救赵”,改道沱江一线,直接攻成都府,以此迫使薛禄回援。这条路乍看很高明,攻其必救之处;但也经不得细想,细思极恐。


薛禄一定会改道去成都?这事朱高煦真不能替薛禄决定,毕竟脑袋长在别的脖子上。


成都是大城,城防工事绝非西南山里那些普通州县、卫城所能比拟;况从战术上看,防守本来就比攻城占便宜。


四川布政使郭资虽然是个文官,但对城防颇有心得,他可能现在就在成都。当初高炽坐镇北平,城防上听了许多郭资的建议。郭资只要手里能有两万正规军,再发动一些军余民壮助防,应该就能勉强维持住成都城的城防。


而朱高煦此时的问题、并非能不能攻下成都,却是甚么攻下!时间很重要。朱高煦记住此时心里的这一句话。


薛禄本来在行军时间和路程上,大概就比朱高煦早五天。如果给了薛禄充分的时间,薛禄会不会选择先在雅州灭掉沐晟,然后再掉去成都?


朱高煦现在军中连像样的重武器也没有,究竟多久能拿下成都?


他有点犹豫,偶尔想来,似乎去雅州反而更稳妥。至少与沐晟联手之后,对薛禄摆开决战,兵力上并不吃亏。可是?


文楼!皇宫那文楼里,那群老油条究竟布置了甚么东西?


……朱高煦尽量去想一些好的方面。比如自己这边猜到了薛禄之目的地,以此争取到了选择的时间。


虽然只有一晚上,但总比战阵之上那些临时的决断、要稳当得多。


这种方略的东西,决定的时候可以稍微慢一点。不过坏处是一旦决策错了,改变起来也会相当慢,或者根本没法子改变;只能无助地眼睁睁看着、事往它该去的地方去,一如看着江水东流。


毕竟子弹也要“飞一会儿”,眼睛看得见的、有逻辑道理的任何事,或长或短总会有个演进的过程;事参与的越多,演进得越慢……


夜幕已经完全降临了,南园里到处都挂上了灯笼,显得有些奢侈。古色古香的园林建筑,在灯火之下,又有了另一番风;许多东西着实妙,看不清的时候反而更美。


天黑了,不过距离明五更还早,朱高煦可以再多想想。


官军主帅薛禄是怎么样的一个?朱高煦完全没有印象,“靖难之役”时,朱高煦打了不少仗,但似乎都巧妙地避开了与薛禄合作的机会。这个在“靖难之役”时好像立了些战功的,但先帝大封功臣时,薛禄连个侯爵也没捞到;亦不知是何缘故。


不过有些逸闻倒是听过。薛禄与纪纲争抢过一个美道士,本来是捷足先登的事 ,他却没争赢纪纲,脑袋还被纪纲打了一瓜差点一命呜呼。这世道就是那么怪,薛禄怎么打仗、怎么立功的,很少有提起;反而是如此一般有美掺和的事,们津津乐道,很容易就听到了。


朱高煦吸了一气,在抽象的世界里,他仿佛穿越成了薛禄,开始品味薛禄被抢了、差点被打死的感受,以及与纪纲争执时的心态。


他琢磨了很久,一开始清醒有序的思维渐渐混起来,脑子里闪现的东西越来越杂。好像的感官是相互抑制的,此时光线暗淡、视觉不清,反倒是想法越来越多了。


除夕的井、泥捏的猪……朱高煦闭上眼睛,忽然想到了一个:万权!


他混沌的思绪开始聚拢,在安南国过的那个除夕,军士靳石送了只泥捏的猪,捏得惟妙惟肖。后来一个叫万权的武将进来了,万权好地看了一眼那只泥猪,为年夜饭时酒后失言请罪。


万权还说了一件事,朱高煦当时就没怎么重视,几乎已经忘了。此时才从记忆的重重尘埃里,把它翻了出来。


万权是蜀王府的一个护卫指挥,他的一个甚么亲戚结朱高煦的堂弟、蜀王的庶长子;朱高煦那堂弟叫甚么名字记不得了,他的堂弟实在太多,反正封的是华阳郡王。


华阳郡王身份尴尬,似乎想做蜀王世子、将来继承家业;擅自提拔了万权的亲戚做千户。结果很严重,华阳郡王脱了一层皮,万权也受了牵连。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