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大明春色 > 第四百八十一章 竞技场

第四百八十一章 竞技场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八月十六早上下了一阵小雨,不过之后就晴了、中午前后还出了一阵太阳。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道路因此燥了不少,汉王军的行军速度也加快了。


朱高煦根据斥候的禀报,估计今天旁晚、大军就能到达阳朔县东的漓江渡


天上多云,地上有风,阳光时不时透过云层。


前方又有信使过来,朱高煦等一队马离开大路,驻足在大军队伍的侧边。朱高煦伸出右手,拉直了在风中摆动的信纸,埋看了起来。


他的身体还比较虚弱,不过高烧在前天早晨就退了。因为完全没休息好,现在他主要的不适是脑袋有点疼、思维比较慢,还有喉咙吞咽时疼痛。估计扁桃体发炎了,没有几天时间,这些症状恐怕是好不利索的。


赵平在信中禀报,已于今下午,在阳朔县东的漓江窄处架设好了两道舟桥。敌军前锋数千亦抵达了此处,隔着一个村庄,在数里地外扎营;敌主力大营在西南面十多里地外。


朱高煦的喉咙不适,不太想多说话,看完信之后,便将奏报先递给身边的王斌。他只对周围的部将说了一句话:“吴高欲与我决战!”


他不解释,只是随说了一下自己的判断。


这几天,双方大军走的是不同的两条路;官军位于漓江西岸,阳朔县城同在西岸,而汉王军走的东岸。因此,汉王军若要进军阳朔县城,须得横渡漓江。


但是攻占阳朔县城,并非朱高煦的目标。他叫赵平先行架设浮桥,只为了给吴高以一些充分的理由、好叫吴高相信汉王军的目标是县城;而朱高煦这几天冒雨行军的真正企图,是让敌军也疲劳行军。


所以赵平架设的那两道舟桥,汉王军并不一定会使用。


而现在敌军前锋已经抵达舟桥附近,却只在数里地外监视,毫无袭扰的迹象!敌军若不想汉王军渡江,此时完全可以发起一场小规模的战斗,试图烧毁浮桥。


吴高却没有下令那样做。他当然不是因为有风度,而是希望汉王军从那里渡江吧?所以吴高的意图,极可能便是在漓江西岸与汉王军对决,以分出胜负!


王斌的声音道:“吴高要是不想和俺们打,怕是会派来烧舟桥。”


朱高煦听罢,用赞许的眼看了王斌一眼,轻轻点了一下。但是否愿意迎合吴高的邀战,朱高煦并没有马上表态。


大军沿着渐渐晒的大路、到达前锋军和辎重营正在建造的营地时,时辰大概在申时到酉时之间,离天黑还有一段时间。


朱高煦简单地吩咐王斌,让他传令叫大伙儿扎营后,把木桶里的火药拿出来晾晒一下。各营的火药自然没有淋雨,不过连续下了几天雨可能有点湿,晒一下更好……


军营设在漓江江畔,此段江大致是东西流向,汉王军正在北岸。在县城附近、漓江江畔的平坦地区,村庄更稠密了;中军行辕与上万的军营,便都设在同一个村子里。


朱高煦走进行辕所在的一栋别致的青瓦宅邸,便召集诸将,商议大战事宜。


几乎所有武将,都赞同与吴高一战!将士们总是在行军,又面临敌军的压力,并不轻松;若痛快地一场,虽有流血牺牲,时间却不会持续如此之长。


但有大将认为:“陈贞部护送粮药材等军需,正在沿漓江北上。俺们若能拖延两天再开战,便可获得一万余众的援军。”


此议立刻有好几个附议,更有提议道:“昨王爷言,平将军的八千骑兵正在率先赶来,要是能等到平将军的骑兵增援,咱们兵力就更充足了。”


朱高煦终于开道:“吴高愿意等吗?”


众将顿时面面相觑。片刻后,朱高煦埋看地图,屋子里的武将们便议论了起来。


……桌子上那张地图,原来是别画的。但眼下,恐怕只有朱高煦自己才看得懂了,他在上面加了很多符号标注,看起来已经变得五颜六色七八糟。


从阳朔县到桂林府城,只剩下一百五十里左右的路了。但吴高还是要在阳朔县开战,必定有其理由。


朱高煦猜测,吴高军可能士气低落、处境较差;想通过优势兵力获得一场胜利,然后比较轻松地走完这一百五十里、减少走散和掉队的兵力损失。


朱高煦以前便对麾下的武将说过,要是明知打不赢的仗,有选择的话、最好的选择是不打。


吴高此次愿意打,肯定是觉得能赢!如同在平乐府东面的那次对峙,吴高起先的意图便是摆开野战,只是后来朱高煦选择据守高地占便宜;这一回双方的兵力悬殊,并没有改变,吴高军疲惫、但料定汉王军也差不多……这才是吴高愿意开战的理由。


如果等陈贞部抵达、甚至平安的大骑兵到来,吴高还会选择等待、之后摆开大战吗?估计平乐府的对峙和放弃,又会重演!


朱高煦想了一会儿,抬起说道:“机会常常伴随着风险呐!”


众将的议论声陆续消停了,纷纷侧目望过来。


朱高煦的声音不大,凝重地说道:“此时此刻,咱们的士气远胜吴高!我觉得明天可以一战。”


这是一场五万多、对阵接近十万的战役。所以一时间众将没有激扬的绪,大伙儿安静了一阵子,才有抱拳道:“末将奉王爷号令!”


然后许多纷纷执礼领命。


数十里地外的陈贞援军,以及几天后预计能抵达的平安援军,都是朱高煦下令决心的原因。虽然援军未到,但只要会战在一两天之内没有崩溃,汉王军的兵力就能陆续得到增强。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了一声“报”的喊声。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