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寒门状元 > 第四八三章 数米法

第四八三章 数米法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谢迁眯着眼,含笑望着沈溪,如同早就料到沈溪会站出来,因为这一切都是顺着他的计划发展的。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谢迁问道:“沈修撰是今科状元,未料还于书画之道?”

沈溪恭敬地道:“做学问者,不能死读书读死书,触类旁通或许有助于领悟经典。学生自幼接触琴棋书画,并有名师教导。”

沈溪说有“名师教导”,在于圆谎,因为他跟唐寅斗画时,说他曾接受过“兰陵笑笑生”教导,如今在大明朝,“兰陵笑笑生”是颇具争议的物,此写出的《桃花庵诗》脍炙,传颂极广,有将他当成大诗看待。

不过更多的却认为“兰陵笑笑生”不过是得虚名之辈,一本《**梅》就将他的秉露无遗……这样披着斯文外衣,却有一颗诲诲盗之心的,又怎会是正经的学问

这些一边骂着“兰陵笑笑生”欺世盗名,一边认真研读《**梅》里的内容,按照他们的说法,不是因为书彩绝伦,而是要找出其中低俗下流的节,作为抨击此的有力证据。

“名师?呵呵……”连谢迁也对兰陵笑笑生带着几分轻视,“想来你对字画有所研究咯?”

沈溪再次行礼:“学生不敢妄自尊大。”

谢迁摆摆手道:“年轻还是应该有些血和冲劲,行就是行,那么谦虚嘛?况且,就算你说得不好,也没会见怪……之前程郎中说,这幅画乃是失窃之物,为徐阁老送与李大学士的礼物,但据老夫所知,这世面上的《清明上河图》赝品多不胜数,如何能证明这幅画乃是徐阁老珍藏的那幅?”

谢迁的问题一经出,就让在场之脸色微微一变,暗自庆幸不已……还好我刚才没主动走出去说自己对书画有几分研究,这问题简直是诚心刁难啊!

众所周知的事,《清明上河图》自打问世开始,单止两宋就有不少根据原作内容进行模仿,又经过元和明初一段,市面上伪造之作更多,有很多被当作真迹传了几代,这样的画单从年份上,已辨别不出真伪,只能从画面的内容来判断是否为真迹。

可《清明上河图》毕竟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古画,谁见过真迹?

这问题既是为难沈溪,其实也是在考李东阳和在场所有

你们凭什么认定这是真迹,而不是临摹的,又或者脆系伪作……你们想从我这里拿走这幅画,要先拿出让我信服的证据。

书房里一片安静,所有都在沉思。

其实在场中,李东阳本可以提出观点。

李东阳完全可以用他的题名,来证明这的确是朱文徵送给徐溥的那副画,但他无法确定这画本身便是真迹。

关于历史记录中,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应有的东西,包括宋徽宗的题名和题跋、双龙小印,金国张著的题跋,赝品上同样有,凡是所共知之事,那些作赝者都会考虑到,连李东阳都不能确定真伪。

李东阳善于察言观色,此时谢迁询问的是沈溪,他没必要横生枝节。以他内阁大学士的身份,当众跟谢迁讨画很不明智,即便要讨还,也得等赏画结束后私下里说,这样不至于在公开场合显露内阁大学士之间的矛盾。

事件的当事之一,也就是被谢迁问话的沈溪,色平静。

沈溪道:“回谢阁老,学生并不知这幅画是否为真迹,但学生听闻,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共有物八百一十五。”

一句话,让在场的惊讶莫名。

这样一幅场面宏大的画,观画之注重的应该是文风景,而不是其中有多少个物这样细枝末节的事。

其实关于这幅画中物数量的断定,以前一直按照“五百余”为基础,很多伪作在作赝时,有意将画中只画五百余,而不敢多画。

而至于“八百一十五”的数量,则是几百年后,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出来的结果。就算这幅画传到明朝时,尚未磨损到不能辨别的程度,但要在这时代数清楚上面的物,也并不是件容易之事。

谢迁惊讶地问道:“你从何得知?”

沈溪当然不能说这是后世高科技的研究成果。他道:“学生偶然从一位老先生所著典籍中得知。”

沈溪说什么“老先生”,自然是教他绘画技艺的“兰陵笑笑生”。谢迁不以为然,他才得到这幅画,自然没闲逸致去数上面到底有多少物,当即摇了摇:“就算你说的准确,可这幅画中如此多行百姓,却如何能数清楚?”

沈溪道:“学生听老先生讲述如何清点这幅画中物的数量,每有一,便在此上放一粒米,待全画卷看过之后,将所有的米清点便可……是为数米法……”

谢迁看了李东阳一眼,回过道:“就算你说的这方法可行,可到底无法断定,这就是徐老所藏那幅。”

沈溪行礼:“待数清楚画作中物的数量,学生自会言明。”

别说谢迁,就连李东阳听到后也颇有兴趣,他自己还从来没听说过《清明上河图》中具体有多少物,这次赏画,可以看作是鉴定真迹。

因为两宋和金、元四朝以及本朝前一百多年,这幅画的仿作太多,就算拿到真迹,也不会得到世的肯定,若能通过一种方式,将眼前这幅画鉴定为真迹,不失为一件好事。

眼看快要到黄昏,谢迁对家仆吩咐两句,叫备好米粒,顺带用烛火将整个屋子点亮,方便清点画上物的数量。

谢迁道:“为了避免挡住光线,诸位不妨往后退一步,宾之兄、王学士,由你二来协同老夫一同清点如何?”

谢迁亲自点名让李东阳和王鏊上前一起数

两位阁老,加上一名翰林学士来清点《清明上河图》中的物,只因为一位小小的翰林修撰的一句话,说起来有些荒唐,不过谢迁却饶有兴致,李东阳和王鏊也都没提出反对。

很多都在留意沈溪,心想沈溪到底有什么本事,能编排几位高高在上的朝官做事?

此时沈溪却是淡然,心里仍旧在琢磨谢迁的用意。

谢迁没有问别,单问他,看起来是在刁难他,其实却是在给他“机会”,一个在李东阳和众多上官面前表现才学、在同僚面前露脸树立威信的大好机会。

以前就算沈溪斗画赢了唐寅,可毕竟只是在普通士子当中有一点名气,于他做官无丝毫助益。现在谢迁给了他一个表演的舞台,难道是为调他到詹事府做事做铺垫?

等所有东西都准备好,谢迁、李东阳、王鏊三站在长长的画幅之前,终究显得力不从心。

谢迁笑道:“这样吧,从翰林院找些手过来帮忙,勿要弄,将米放好后,再由专检查一遍,务求没有错漏……”

李东阳想了想,便点同意。

天还没黑,不过书房中已是灯火通明,旁观的就好像是在经历一场画坛盛事,上前清点数的,则蹑手蹑脚,把一粒粒米放在画中每个物上,因为一也就负责不大的一块区域,而且桌前桌后两边皆有,在大家齐心合力之下,要把上面的物清点清楚并非太过困难。

沈溪提出上面有八百一十五,为了避嫌,他没有靠近画,只是跟那些旁观的一起等候。

趁着空暇,朱希周笑着问道:“沈修撰对此画如此了解,莫不是以前曾见过这幅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