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硕大的n-oo1雷达,倒卡塞格伦天线的直径九百六十毫米,但是对重型歼击机目标(比如F-15)的典型搜索距离却只有一百一十千米左右;虽然比起早期型mg-25上那带着真空管的单脉冲“器”已经大有进步,但是xìng能和可靠xìng的确是难以让
满意——如果不是一直恒温恒湿、频繁检修的伺候着,在关键时刻掉链子是常有的事。
对苏联的电子技术短板,之前龙云就吃过这样的亏,印象当然是非常
刻。他有时候还怀疑过,使用mg-29的时候打出去的R-27导弹战绩如此之差,这里面敌机成功规避的成分到底有多少?
以他的悲观估计,这里面恐怕多半还是导引
、或者雷达的漂移误差和累积误差所致:以R-27的战斗部杀伤半径,只要导引计算偏差超过十米,敌机基本上就是毫发无伤,更不要说那些导引
失灵、根本不知去向的导弹了。
总之,考虑了半天,龙云得出的结论就是一个:摆在面前的这种高科技导弹,绝不是苏联当时的电子水平可以制造出来。
这条路走不通,有没有别的办法呢?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