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个稚圭那么模样的
子,下次他来青峡岛,我就一起送给他,娘亲,你说好不好?”
想起那个泥瓶巷少年,心底既有愧疚又有暖意的
,掩嘴娇笑,妩媚动
,“好好好,你高兴就好。”
顾粲一下子病恹恹没了先前气势,“娘亲,如果陈平安非但没有高兴,反而生气,我咋办啊?”

打趣道:“呦,我家粲粲还有怕的
啊?”
顾粲红着脸,哼哼道:“我可不怕陈平安,我是……”
说到这里,到底还是孩子的顾粲,一下子红了眼睛,低着
,狠狠抹着眼睛哽咽道:“就是觉得陈平安在的话,才不会让
欺负我们……我就是想陈平安了,他什么都会帮着我的,天底下就只有陈平安是好
……”

不知如何安慰儿子,因为她自己也呜呜咽咽哭了起来。
月儿弯弯照九洲,几家欢乐几家愁。
————
————
天下牌坊集大成者,颍
陈氏是也,以至于天下儒家将“醇儒”二字,单单给了颍
陈氏。
这一支由中土洲迁往南婆娑洲的陈氏,在当初那场浩浩
的衣冠四渡中,其实并不瞩目,因为当时这一支颍
陈氏,只是中土“义门陈氏”的八支之一,而且枝叶最少,这一切等到扎根婆娑洲后,尤其是当那位两袖清风、肩挑
月的老祖横空出世,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座学宫,一座书院,全部建造在颍
陈氏的家族土地之上。
一座座牌坊楼,随着一代代颍
陈氏子弟的出类拔萃,建功立业,著书立言,得以连绵不绝地矗立起来。
所以每一位进
颍
陈氏的客
,或是游学至此的读书
,或是慕名而来的硕儒文豪,或是下榻于此的帝王将相,必然要首先经过那条布满牌坊楼的道路,无一例外,面对这份辉煌家业,都会感到震撼,甚至是自卑。
颍
陈氏子弟的自豪,自豪到了哪怕老祖宗亲
传下,他读书读出来的那
肩
大
,给
借走百年,仍是无一
觉得丢
。
一位家乡远在宝瓶洲的高大少年,就在此求学,是家族嫡系
子陈对亲自带来的,家族上下,没有
因为少年的贫寒出身而嘲笑,甚至没有知晓少年原来天赋异禀后,而刻意热
,从
到尾,心平气和,以礼相待。
这让姓刘的高大少年心安了几分。
少年就是刘羡阳,那个曾经对着最要好的朋友,扬言要一定不要死在家乡那么小地方的阳光少年。然后他离开家乡后,果真很快就看到了好像比天还要高的大山,一望无际的蔚蓝大海,会有无数长有翅膀的五彩飞鱼在海上翱翔,会有各种
怪出没在云海之中,甚至还有浩浩
的御剑仙
,在空中潇洒远游。
他一开始不是没有担心,担心这个什么醇儒陈氏,是跟清风城许氏、正阳山搬山猿一样,暗中垂涎他的那部剑经,那部能够让他醒也练剑、梦也练剑的怪剑经。
但是刘羡阳很快就打消了这个念
,因为当他踏足陈氏家族后,一位气度儒雅的老
,据说是颍
陈氏的掌宝老祖,就一
气送给他一把由青山霄竹打造而成的折扇,这种霄竹珍稀至极,是最好的打鬼鞭材料之一。只要是世间生长于底下的
怪鬼魅,全部畏惧霄竹制成的法器。
一只品相极高的吃墨鱼,此物被世族仙家饲养在笔洗之中,吃墨为生。百年后背脊生出一条金丝脊线,五百年后有望成为墨龙,成为读书
梦寐以求的“墨宝”,几乎所有书香门第都会豢养此物,但是吃墨鱼对墨汁的要求极高,否则宁肯饿死自己也不愿迁就。
最后还有一缕翻书风。
刘羡阳清楚记得,当时哪怕是眼高于顶的家族嫡
陈对,在看到那缕清风后,也大为意外,甚至还有些淡淡的嫉妒。
对于这些,刘羡阳当然很喜欢,但是远远谈不上欣喜若狂。
刘羡阳知道自己的立足之本,还是那部剑经,所以刘羡阳每天除了按时去陈氏学塾听课,就是待在宅院内修行剑法。
高大少年既然见过了高山和大水。
下一步,他就想要靠自己的本事,去御剑越过大山之巅,去御剑走到大水尽
!
他总有一天,会再见到那个姓陈的家伙,可以跟他吹嘘外边的天大地大。
刘羡阳有些时候会有些担心,如果某天自己回到了那座小镇,陈平安会不会已经是一个上了年纪的庄稼汉,早已娶妻生子?刘羡阳当然不会这样就不认他这个兄弟,但是刘羡阳很怕很怕那个时候,两
可能是坐在青牛背上,聊着聊着,聊过了儿时的糗事,最后就变得没话说了。
有些心里话,当时刘羡阳故意走得很匆忙,刻意避开了陈平安,因为害怕自己在分别的时候,会不争气地流眼泪,给陈对这些外
笑话,会瞧不起他刘羡阳,而且那些心里话,是一些服输的言语,刘羡阳当时还是有些别扭的,所以到最后什么都没有说。
现在刘羡阳很后悔。
他应该大大方方告诉陈平安,除了烧瓷一事,你不如我,其余我刘羡阳教给你陈平安那么多
七八糟的事
,钓鱼,木弓,上山下套子,翻山越岭,哪一件事
,你陈平安最后都比我刘羡阳做的更好?
颍
陈氏的家族,方圆百里之大,刘羡阳有空的时候,就会去一
气走到那条道路,经过一座座牌坊楼,走到一条大江之畔,在一处类似青牛背的石崖上,坐着独自发呆,一坐就能坐上半天光
,这对于发奋练剑的高大少年而言,实在是很奢侈的一件事。
这天暮色里,刘羡阳又枯坐了两个时辰,猛然回后,打算起身返回,返程还有十数里路要走,而且方圆千里之内,如果没有意外,不许任何
御风凌空,将相公卿需要下马而行,这条雷打不动的陈氏规矩,已经传承了千年之久。
出了家族,可能还是会有一些陈氏子弟,在外边有着骄纵之气,甚至会做一些违背礼仪的坏事,毕竟家族太大了,难免鱼龙混杂,但只要是在家族内,全部不敢有丝毫逾越规矩。尤其是每年祭祖时分,无数陈氏子孙纷纷赶回,道路之上,全是行
,对,就是行
,而且大
几乎全是读书
的儒衫,腰悬玉佩,简简单单的装束。
刘羡阳远远看过一次,玉佩敲击,声音琅琅。
这让少年大开眼界,比起看到高山大水,还要来得震撼
心。
刘羡阳刚站起身,就发现一位身材消瘦的白发儒士缓缓走上石崖,刘羡阳作揖行礼,看不出是否君子、贤
身份的老儒生,站定后笑着还礼。若是在婆娑洲别的地方,君子贤
那是相当稀罕的存在,可在这
才辈出的颍
陈氏,若是没有一个贤
之身,简直就要不好意思出门跟
打招呼。
老
站在刘羡阳身旁,望向大江滚滚而流,轻轻跺脚,踩在石崖上,笑着开
道:“知道这块石崖的名字吗?”
刘羡阳只得停下脚步,摇
道:“不知。”
老
笑道:“书上记载,颍
陈氏江崖有石,状甚怪,名为山鬼。曾经有一位诗仙在此吟过诗词的,只可惜没有流传开来,实为憾事。一杯谁举?笑我醉呼君,崔嵬未起,山鸟覆杯去。四更山鬼吹灯啸,惊倒世间儿
……”
老
自顾自吟诵着那篇不曾传世的诗词,满脸惆怅,充满了缅怀意味,“‘
心许,待万里携君,鞭笞鸾凤,诵我远游赋。’其实这篇诗词,在那位诗仙的众多诗篇当中,算不得最上乘,可是我当时就站在你那里,诗仙就站在我这里,我那会儿年纪小嘛,听过之后,就觉得真是好,哪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