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南土城以南的上百公里范围内的土地,十余个蛮族部族,向兴华帝国表示臣服。兴华军团蛮指挥官——尼奥军团长,也发回一份总结报告:
侵南土城的蛮族部族,族灭。征蛮行动,进行以来,兴华军团屡战屡胜。近
,战线过长,后勤不稳,兴华军团兵力不足等等原因,无法保证占领区的稳定。尼奥建议兴华军团下一步行动,以巩固占领区为主。同时,尼奥请求帝国皇帝与内阁,商议如何处理十余个投降的蛮族部族。
易星辰大概明白,自己接下来,要面对的
况,便挥手让皇宫侍从离开。
半个小时之后,易星辰主持的内阁会议,在兴华城皇宫议事厅召开。除了军务大臣艾伦,在南土城坐镇,其余内阁大臣都参加会议。
这次会议,讨论的内容都是帝国战略层面上的事务。所以,需要皇帝做出决断。内阁方面,将会根据皇帝的决断,进行施政。
皇宫议事厅内,易星辰端坐在上首,希恩等大臣进来,向皇帝行礼。
易星辰吩咐皇宫侍从,给几位内阁大臣座椅。
这是一次临时召开的皇帝内阁会议,内阁主要向皇帝汇报两件事
。
第一件事
,是兴华帝国“同一个兴华族”融合政策实施进展;
第二件事
,是兴华帝国征蛮进展。
第一件事,显然是开胃菜。内阁并不征求皇帝的意见,而是向皇帝汇报融合政策的施行进展。在帝国权力机构以及各地兴华驻军的配合下,“同一个兴华族”的工作进展还不错。毕竟是兴华帝国初建立时,彰显帝国威严的政策。
这个政策,一开始就是为了解决兴华国的各族差异,还有各族之间不同的意识形态的问题。因为存在差异,各族很容易由于这些差异而发生矛盾。每个部族的力量有大有小,相互之间一旦发生矛盾,必然引起兴华国的动
。
易星辰和内阁都很担心这些动
,影响到帝国的安定。毕竟,兴华帝国是少数
对大多数
的统治。要想帝国长治久安,少数
与大多数
必须融合在一起,脑中要有国家的概念,淡化族群意识。
易星辰也没有赶尽杀绝的想法,兴华国领土上的各族可以保留自己的习俗,但必须承认自己属于兴华帝国兴华族的一员。并且,各族第一语言,必须是兴华城通用官方语言——华语。掌握华语是成为公民的标准之一。不愿意接受融合的部族,将会被排斥在兴华帝国的统治阶级之外。他们想要获得社会地位,就必须要学习华语。华语将会贯彻到兴华帝国的方方面面,比如身份证上的文字,都是华文,任何公开的文字资料,官方只认可华文。
至于那些想要反抗的国内部族,更是会被直接灭族。
内阁向易星辰汇报的是兴华族融合的第一阶段,兴华帝国领土上的部族,都已接受兴华皇帝的统治,归属帝国。
此时,第二阶段,推行华语,正在开展中……
易星辰对内阁的工作表示满意,希望内阁,对推广华语,不能有丝毫松懈,这关乎兴华帝国的长治久安。希恩代表内阁,向易星辰保证,加快融合。
第二件事,征蛮。
听了希恩的汇报,易星辰问道:“我们是否具备占领百蛮之地的条件?”
内阁大臣们思考了一会儿,希恩答道:“我们需要巩固现有的领土,暂时无法占领百蛮之地。”
易星辰想了想,总结了一下自己以前在华国读书时,曾经看过的史书,说道:“占领的蛮地,不可轻易放弃;归顺的蛮族,不能弃之不顾;必须在蛮地,建立帝国的统治。内阁可以商议一下,根据实际
况,让蛮族重新划分地盘,分化他们,再收纳蛮族的青壮,组建帝国南蛮军,再由南蛮军协助兴华军团在蛮地建立帝国的统治。内阁方面,可以根据我的意见,再商议一下,给我一个确切的方案。”
易星辰不了解
况,他就不会轻易对某些具体的行动方案指手画脚。他仅仅要做的是给出一个战略。
内阁大臣,确定了皇帝的想法,照着皇帝战略思想,再确定比较详细的施政方案。(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