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三国:我的父亲是赵云 > 第三百十六章 陆抗骑虎难下

第三百十六章 陆抗骑虎难下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汉建隆七年至八年,吴凤凰元年至二年(公元272-273年)替之际,汉、晋、魏三国从争夺洛阳归属开始,合纵连横不断,彼此算计的难解难分。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二月上。

武昌。

吴国行宫。

刚刚乘船到达的孙皓,立即召集重臣、将领,就联晋抗汉诸事进行商讨。

除了荆州方面陆抗等官员、将领外,孙皓也将执金吾滕修、趾刺史陶璜、苍悟太守孙慎等州方面的主要将领召集了过来。

陆抗的身体已经相当瘦削,有风一吹即倒的架式,但他现在是吴国仅有的支柱,很明显还倒不得。

孙皓对陆抗的态度一改以往,为照顾陆抗的身体,孙皓命侍从搬来一张锦榻,让陆抗斜靠着,至于其他,则没有这个待遇。

特殊的待遇、和气的态度,处处显示孙皓对陆抗的器重。

这让陆抗越发的心惊忧惧。

一贯残不暇颜色的孙皓,难得的改变态度,这里面定有文章。

行宫军议一开始,趾刺史陶璜首先站了出来,向孙皓力谏道。

“陛下,末将以为,从趾攻伪汉之策可行,荆西一带,可由大司马率军吸引罗宪等的注意,而我大吴军队只要突夜郎道,则千里蜀地,尽我大吴手中,到时候,罗宪等后路被断,只剩下孤城一、二座,与当年关羽兵败无异矣。”

陶璜,字世英,丹阳秣陵,与孙皓少时有旧,关系甚是不错。

陶璜的父亲陶基之前就是趾刺史,父子两代在趾为刺史,这在孙皓时代是极少见的,众所周知的原因,这位孙仁兄听风就是雨,被他斩首的亲信也是不少。

陶氏父子得了孙皓的恩宠,自然要为主君出力,实际上,孙皓这次移驾武昌,就是在事先得到了陶璜的提议。

在孙权统治时期,吴军对趾一带用兵最多,名将吕岱也因平定趾之功,升至大司马、受爵番禺侯。

这几年来,吴国在江淮、荆州两个方向频频出兵,虽然不时打些败仗,但也有不少将领立下了功劳。

而相比来说,趾地处南方,除了征剿越夷、平定叛之外,几乎没有什么战功可得,这使得驻扎在趾的吴军将校很有意见。

“咳咳,陛下,陶刺史的意思是我们从趾向夜郎、南中方向进攻蜀。这想法好倒是好,只是这山高道远,沿途多是蛮夷聚居之地,万一将卒水土不服,瘴气侵则大军尽墨矣。”陆抗皱着眉委婉劝说道。

陶璜跳出来提议出动趾军攻蜀,这让陆抗感到了浓浓的不安。

依陆抗对吴国、汉国综合实力的判断,吴国目前的国力估计是汉国的三成,若不是有水军上的优势、还有荆州一带水网密布的独特地形地貌,汉军早就顺江东下,一举将吴国给灭了。

当然,陆抗、施绩这二员老将的作用也非同小可,没有他们,再有利的地形、再坚固的楼船,也挡不住强敌的进攻。

历史上的晋灭吴之战,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或许,也正是施绩、丁奉这些经验丰富的老将逝去,让孙皓感到紧张起来,现在他还有陆抗可以依靠,陆抗之,又依靠何

陆抗的反诘让孙皓一怔,养尊处优惯了,趾那等荒蛮蚊虫滋生之地,他又怎么可能去过?

这一次谋划攻汉,也是孙皓在吸取了屡次大败的教训后,想出的最为稳妥的一招。

在拿下宜都、公安之后,汉国驻蜀的重心渐渐转移到了荆州西部一带,罗宪、张翼、李遗等留守重将盯着的也主要是陆抗。

不算道路险阻,从趾攻蜀,路程距离上并不算远,而且此时的蜀,正是防御力量最为空虚的时候。

在荆州正面战场,以佯攻姿态吸引汉国在蜀的主要力量,然后,遣一支奇兵从趾沿夜郎道西进,一旦郡的重镇江州被吴军攻下,则西陵的罗宪等就只能困守弹丸之地,军无半志、将无战心,败亡指可待。

这一次谋划攻汉,也是孙皓在吸取了屡次大败的教训后,想出的最为稳妥的一招。

依孙皓的脑子,这等好主意自然想不出来,幸好陶璜这个得力的谋臣智商还在线。

“陛下,大司马,道路险难之事,臣正要请奏,汉国在二年前为开辟南中商贸,征募蛮夷重新修葺了夜郎道,据说还用了一种叫水泥的东西,只要和沙石相伴,就能坚固路基,可供车驾通行,甚是神奇,所以,如今来往趾与蜀的道路,虽不能说好走,但已经不同往昔了。”

陶璜见陆抗一句话让吴国上下犹豫起来,急忙再次谏言。

“嗯,陶刺史久镇趾,对当地况比我们要了解的多,若路途可供大军通行,则由南蜀,易矣。”

听到陶璜的解答,滕修、薛莹等本来持中立态度的将领也动了心思。

陆抗所说的道路行走困难,有陶璜的补充,孙皓和吴国上下已经不以为忧,他们心中暗暗欣慰,赵广那莽夫有好东西却不知道藏着,这回倒是便宜了吴国。

“陛下,臣还有一事相奏,趾军中多越蛮诸夷将士,若是再不征汉,趾军心不稳,万一要是引起动,则悔之晚矣。”

见得到了行宫中多数官员的认可,陶璜信心大增,继续谏言道。

趾吴军是吴国三大主力之一。

江淮军、荆州军、趾军,这三支东吴军队因为历史渊源关系,彼此之间竞争不断。

趾军的创始吕岱在三国历史书上名声不显,而实际上这个极有能力,也正是他一力平定了士家残余势力在趾的叛

吕岱死后,吴国在趾数易其将,均不得统御之法,相比而言,陶基、陶璜父子已经是合适的选了。

陶璜所说的动之忧,让议事的吴国将领、官员个个惊惧起来。

、镇压、反叛、又镇压..........。

吴国立国短短的几十年间,大大小小的叛不计其数,所造成的损失更是触目惊心。

孙皓见吴国朝堂众将领、官员意见渐渐统一,遂长身而起,扶住陆抗道。

“伪汉得位不正,赵广残不仁,趁着晋国、魏国牵制汉军力量的机会,我大吴军从趾向南中、蜀攻打,正是其时。”

“大司马,朕对这一次出征寄以了厚望,大军给别指挥,朕实在放心不下,所以,朕有意,以大司马为伐蜀大都督,统率趾军三万马攻打蜀,不知意下如何?”

“陛下.........。”陆抗心中一悸,孙皓这一手实在高明,让他拒绝不能。

你陆抗不是自诩是吴国第一名将吗?

那好,伐蜀是当前吴国的等大事,别领兵哪有你陆大司马厉害,艰巨的重任不给你陆抗,岂不代表我孙皓不识才。

“大司马请放心,朕知道你的身体有恙,这次你出征伐蜀,陆晏、陆景他们几个,都可以跟着去,也让他们长长见识,历炼一番,他为朕的大吴再添柱国栋梁。”

孙皓脸上带笑,言语殷殷嘱托,看向陆抗的目光却开始冷了下来,让对视一眼,就能产生巨大的寒意。

陆抗离开之后,荆州的大权就真正落到了他这个皇帝的手里,相比已经没有什么油水可炸的江东,繁华富庶的荆州让孙皓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