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苏厨 > 第三百九十九章 抬杠之旅

第三百九十九章 抬杠之旅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第三百九十九章抬杠之旅

第一件,宗室教养。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这是太后的意思,如今赵宋宗室子弟,有率府副率以上衔的,已达八百余,但宗室教官,却只有区区六

太后感忧虑,与皇后明言,什么时候皇家宗室的见识,比西南边陲一介孤都不如了?

风一吹,赵曙下令增置宗室教授,总计二十七名教师。

还专门让中书舍一道诏书,传达到各宗室家庭:学业最怕中途荒废,教育应该持之以恒。增设教授是一方面,家长管教子努力读书是另一方面,都要重视起来。

这件事本来是不应该有争议的,问题在于理工之学也成了宗室教育的内容,大臣们就开始反对了。

苏油感觉很无语,抬杠之旅竟然从理工开始,和自己息息相关,实在是太滑稽了。

曹国舅,高小舅子,司天监,计司,先后上书,坚决站在皇帝这一边。

高小舅子尤其嚣张,如今解盐胜过青盐,骑刀胜过青锋,鹤胫弩能瘊子甲。老子在商州用理工之学,用废材造出五百万箭杆,满足了整个陕西的需要,免了东南西南东京西京调运之劳。敢说理工无用的,你们都眼瞎了吗?

大臣们这才反应过来,对哟,治理百姓是士大夫的责任,这些小道,丢给宗室不是好事儿吗?按照自己反对的套路,培育宗室出来不成了抢自己的饭碗?

等到文彦博和王安石的奏疏一到,也言及理工于国实有帮助,第一局,皇帝赢。

第二局,派太监去陕西监军。

皇帝你要疯吗?谏官吕诲立刻提出反对。

陛下,自唐以来,举兵不利,没有哪一次不是监军造成的!

如今一个小小的走马承受,官品至卑,都能让一路不胜其害。皇帝你还要明确任命他们为钤辖,让他们实际掌握一半安抚使的权力吗?!

“乞朝廷罢之,择帅臣,凡事一切付委,庶几阃外之权,得尽其用矣。”

御史傅尧俞、赵瞻皆有论列,这就僵上了。

陕西方面的反应倒是很特,苏油和薛向细细商议了一番,认为唐代的太监之祸,问题出在制度而不在

军队长和地方官员需要监督,这条政策大方向上没有毛病。

不过有只有一条,监督之的能力和守,应该匹配得上他们的职务。

苏油给薛向出主意,如果皇帝的意见拦不住,我们就这样说。

也好安排,让他们都来渭州。

内官们敢来,我就敢学张乖崖,问他是要先奏后斩还是先斩后奏!

大宋就没有太监成大气候的土壤,我苏明润才多大?十八而已。

只要不是临战弃土,官家再生气也不能砍我,二十年后我也才也才三十八,照样好汉一条!

所以我对太监没意见,敢来尽管来,渭州现在恨不得一个掰成两个用,正缺呢!

疏奏报上,第二局,皇帝赢。

第三局,以翰林学士、礼部侍郎王畴为枢密副使。

这个就是来了,大臣们坚决不再让步。

原来一天晚上,赵曙在小殿办公,需要诏,正好王畴值班。

谈了一阵,赵曙高兴地说:“卿清直好学,朕知之久矣,非今也。”

没过几天就来了这道任命。

王畴的官声学问其实都不错,但是这道任命是内命,有守的大臣是不愿意接受的,因此“畴辞不拜”。

赵曙留他说了半晌,王畴只好答应了。

接下来赵曙开始做大臣们的工作,对欧阳修说道:“畴善文章。”

欧阳修回答:“其亦劲正,但不为赫赫之名耳。”

意思是品好文章好有用,枢密副使需要镇得住军队的才行,老王不适合。

知制诰钱公辅直接封还词,不替赵曙下诏书,说王畴望轻资浅,在台素餐,不可大用。

赵曙怒了,我的第一道用诏书你就沮格制命,这还了得?

贬!贬去滁州当团练副使,不签书本州事的团练副使!

这实际上就是夺净差事编管居住。

贬知制诰的诏书还是得知制诰来写,知制诰祖无择再次奉还,处罚太重,这诏书我来不了。

赵曙又想接着处罚祖无择,抚韩琦不了,想尽办法捞老祖出水,结果被连累罚铜三十斤。

这事说起来最无辜的是王畴,老今年五十八了,却被皇帝推出来当枪。

原因就是他当年屡次上书要求太后还政,赵曙如今要“报答”他。

报答的方式其实有很多,可用枢密副使这个王畴最不适合的职位来“报答”,实在是叫无语。

是梅询的婿,梅询什么?大宋士大夫风雅的典范。

相传梅询每天早上出门之前,都要焚两炉香,把官袍展开,覆盖在香炉上。

然后把长袖聚拢起来,不让香气散去。到了办公室坐下后,他就把袖子展开,使整个办公室都充满了香味。

他的熏香还经常变幻,宋真宗和宋仁宗都非常喜欢,两位皇帝经常传唤他,就为了专门闻闻梅询的新配的熏香。

据《梦溪笔谈》载,梅询在翰林院时,有一次苦于起公文,到开封府大街上散步解闷。

看见一个老兵躺在街角晒太阳,不禁感叹:“真快活啊!”

于是停步问老兵:“汝识字否?”

老兵回答:“不识字。”

点点说:“那就更快活了呀。”

颇有魏晋风度。

一辈子官运不咋的,不过学生们却官运亨通,很多都是宰相参政。欧阳修给他写的墓志铭,王安石给他写的道碑。

加上梅老还有个大宋第一等的诗儿子梅尧臣,翰林学士儿子梅鼎臣,他的婿,加上王畴自己的声名,只要不是鬼打墙一般的枢密副使任命,朝臣中是绝对不会有什么阻力的。

可赵曙偏偏就这么做了,苏油只能解读成他在拿国家大事和朝臣们赌气。

只要是我的意志,就算是命你们也得听!我要权力,我有权力!

王畴半年后就死了,估计和这件事不是没有关系。

第三局,还是皇帝赢,不过两名知制诰连续拒绝诏,赢得不是一般的惨。

经过这次事件,赵曙对自己的影响力,终于有了一个正确的判断,苏油猜测,赵曙开始琢磨换一种斗争方式的心思,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官家和朝臣们几次小小的博弈,影响的却很多,很广。

苏小妹抱着几本笔记,低着,走在从秘书省回慈寿宫的路上。

慈寿宫,秘书省,太常寺,三点一线的常。

“秘省所藏书画,岁一曝之,自五月一始,至八月罢。”

为了防蛀防霉之需,各朝秘书省都会有曝书的习惯。

由于大宋需要晾晒的藏书实在太多,因而还得分批分次,一般要持续三到四个月。

有时候皇帝一高兴,就让大臣学士们都来参观,于是曝书这项活动,渐渐变成了半开放的雅集,变成了书展。

皇家书展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