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皇明皇太孙 > 170 养老、抚幼

170 养老、抚幼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文官的事让朱雄英比较疼,只不过很多的事也算得上是在掌控当中。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大鱼没有钓到,小鱼小虾也是可以接受的,朱雄英并不挑食。

老朱和小朱还是很默契的,这一次打击一下文官集团,也算得上是为接下来的迁都做些准备。异地为官、扶植北地,科举行南北两榜,这也都是老朱和小朱的计划,他们可不只是单纯的为了恶心一下文官们。

在朱雄英的计划当中,甚至以后这些科举就不再是为饱读圣贤书的读书服务了,到那时还会有其他的一些可能通过‘科举’步朝堂。

这也算得上是放长线吧,朱雄英现在挖个坑,自然也就是等着一些文官来跳。或者说这样的一些行动,就是朱雄英在做着他的一些规划,一些长远的计划,也没有打算一蹴而就。

不能算作朱雄英心机沉吧,也就是他在知道现在儒家子弟的力量过于庞大,很多的事得慢慢来。

西平侯沐春送来军报,越州卫土目阿资的叛被平息,沐春一举将将阿资与其党羽二百四十一并诛杀。在这个时候,沐春并没有班师回朝,他配合蓝玉的大军继续行动。

广南土司侬贞佑联合党蛮抵抗明军,沐春率兵进击,生擒侬贞佑等,斩俘以千计。宁远土司刀拜烂依附安南,不听朝命。这个时候的朝廷大军自然不会客气,继续驱赶着叛军、直安南之地。

安南国主陈颙有点慌张了,当然也有那么一些有恃无恐。在大明周边的一些国家当中,安南就是最不听话的那一个,朝廷大军浩浩的奔赴安南,除了讨逆之外,也是震慑不安分的番国。

现在没办法吞下安南,但是也慢慢的蚕食,可以在边境之地遍练军队。水土不服这样的事必须要重视,非战斗减员能降低自然也就需要降低。

对于发兵安南,朱雄英可谓是志在必得,也是颇有想法。

虽然现如今的安南相对蛮荒,不过也不是完全的野、没有开化。拿下了这里的一些地方,朱雄英不只是也安置他的一些皇叔们。

最主要的还是安南地处中国大陆与中南半岛的连接处,可以允当明朝经略西洋的跳板,地理位置极为重要。只要拿下这里,大明就可以更容易地控制中南半岛。

近可制占城、暹罗、真腊诸国,远可控满刺加及半岛附近的苏门答刺、旧港、瓜哇、泞泥等国。这样也是为了实现明朝在中南半岛的军事存在,为了朱雄英的‘南下方针’。

现如今大明的水师应该远比历史上同时期的水师强大,毕竟这么些年来,朱雄英一直都是在建设水师。在尝到了南洋、东瀛带来的好处后,老朱也确确实实比较重视水师,大明的水师力量还是相当恐怖的。

不说这个时候去环球航行吧,要是有一个太监想要下南洋,朱雄英肯定可以轻松的凑出来一支强大的水师来。

朱雄英还是有些自得的,对于大明的一些变化、对于大明现在的些许成就,朱雄英自认为还是做出了不小的贡献,他也确确实实有资格感觉到骄傲和开心。对于大明的未来,当然底气更足。

来走奏报的朱雄英颠的赶往乾清宫,妹夫的战绩得炫耀才行,“皇爷爷,西平侯送来军报。”

老朱微微抬,随即说道,“想来是赢了,你看着处置便是。”

老朱有资格这么淡定,云南那边的一些小小动,在老朱看起来真的没有什么气候。也就是一些野、蛮造反而已,根本不需要放在眼里。

“西平侯承爵后多有功绩,如今平定叛。孙儿想着是不是该提一提了,说到底他们是坐镇云南。”朱雄英开,对老朱说道,“沐春倒也不错,孙儿这妹夫有军功不说,和黔宁王一般也不缺文治。”

老朱露出笑容,对朱雄英说道,“以后你在给他封为黔国公,如今还是再等等,莫要着急。”

朱雄英也笑了,沐春确实是有些功绩。只不过现在就说封国公也有点勉强,当然也可以接受,毕竟这是镇守一地的绝对勋贵,封国公也没什么问题。

老朱的意思也很明显,沐春现如今也没有特别大的功绩,所以完全可以等一等、压一压。等到朱雄英登基后再提一提沐春的爵位,到时候恩典自然也就是朱雄英给的。

“还是记挂着你那外甥。”老朱笑了起来,对朱雄英说道,“你这个当大舅的,跟咱一样,有不完的心。”

朱雄英也乐了,对老朱说道,“以后沐麟若是能向岐阳王那般,那孙儿就开心了。”

老朱也不再多说什么,这样的一些事也确确实实没必要继续聊下去。沐春的爵位,以后有机会再提。云南、安南那边的一些军武,一切尽在掌握当中。

还是继续批阅奏折吧,朱雄英还有很多的事要做,这个时候也确确实实没办法闲着。

已经习惯于批奏折的朱雄英效率是很快的,只是当他看到一份奏折的时候,动作也立刻停了下来。这就需要仔细的思考了,要认真的考量一下才行。

古往今来,尊老幼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封建社会更是极其重视养老问题,使得老有所依。

先秦到秦汉时期,赐高年者酒,对孤老给予米棉,对家中父母年迈的罪犯进行赦免。在汉高祖时就设立了三老,稳定社会秩序,咨询地方政务。

隋唐时期,也是有着进一步的完善。而就算是真、蒙古,也都给与一些养老的政策,比如说普遍的对老年赐以粟帛之类的。

而大明自然也是非常重视养老的政策,针对庶民阶层实施养老措施并不是大明的独创,而是历代王朝相传的一项治国政策。

在开国初,老朱就制定了男子年十六成丁,成丁而役,六十而免。同时也制定了若是家中有七十岁以上的老,可以免除家中一的徭役安心侍奉老者。

随着国家实力的提升,老朱也下令增加了一些养老措施。定期给老发放米、粮、丝绸、棉絮这些生活物资,可以确保一些老的生活。

另一个就是身体残疾的、家中没的或者生活异常贫困的,可以养济院。

其实养济院开国之初就有,只不过现在是益完善起来。比如说现在朝廷要扩大养济院的规模,在一些州县、边远地区,也应该有养济院。

“皇爷爷,孙儿准备让锦衣卫并都察院一并监察。”朱雄英有些无奈,对老朱说道,“这些年不时有一些贪官污吏弄虚作假,那些该养济院的没,不该接受朝廷供养的想着法的混进去。”

没办法,虽然老朱对贪官污吏一直都是严惩不贷。可是在现在,依然还有很多的贪官。养济院这边养着孤老的,也不缺一些不符合条件的,他买通审核员,私改年龄、财产状况,就是为了得到朝廷的供养。

老朱目露杀气,对朱雄英说道,“那些该死!”

朱雄英点,对于这些他也不会客气,“皇爷爷,虽然《大明律》已经要求天下府县该有养济院,只是如今推进一般。孙儿准备过些时将养济院列为文武考评标准之一,边陲卫所也该有养济院。”

老朱笑着点,他对于供养老这样的事一直都很支持。

“老吾老以及之老,幼吾幼以及之幼。”朱雄英继续说道,“老该供养,一些孩子也要养。孙儿想着,若是其父母亡于国事,也该是朝廷来供养。孙儿准备着,将那些孩子接到京师,亲自教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