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应天府的百姓来说,朝廷大胜已经成为了再平常不过的事
了。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在前元的时候,当时的朱皇帝名义上还只是郭子兴帐下的左副元帅,他就攻下了当时被成为集庆的应天,在这里开始发展壮大,在争取民心的同时也展现出争霸天下的决心。
在当时,朱皇帝以应天为中心的根据地,在长江上游有陈友谅,下游有张士诚,东南邻方国珍,南邻陈友定。可以说这是四战之地,朱皇帝的势力也是相对一般。
可是就是这样的一个险恶的环境,朱皇帝不断取胜,最终击败了一大堆叛
割据势力,将蒙元赶出了中原大陆。胜利的消息不断传来,应天府的百姓确实不觉得有什么好新鲜的。
骄傲、自豪,或许是有的,但是对于百姓来说,踏踏实实的过好自己的生活也是理所应当。
国朝强盛,现在不说安居乐业吧,起码不需要担心四处战
、民不聊生了。
百姓们只是感觉到骄傲,只是觉得这又是一个胜利的消息而已。但是对于一些有识之士,或者是那些个文武百官,他们知道这一次的大胜有着不寻常的意义。
不只是说这是今上登基后的第一场大胜,更是说北边的危险几乎解除。
对于朝廷的文武百官来说,酬功、抚恤,这样的事
也是理所应当的,这都是要办好的。这些事
,也确确实实就是这些天朝堂上的一些讨论的焦点。
朱允煐的心
不错,主要就是因为胜利总是这么的让
开心,大明越发强盛,作为皇帝的朱允煐自然也就越发的骄傲、自豪。大明朝,必然会更加强盛。
“傅友德有大功,只是他也封了国公,咱看这也不好再升了。”老朱开
,对朱允煐说道,“加官吧,给他个太傅,授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右柱国。下令命有司于其府前治甲第,赐其坊
‘大胜坊’。”
朱允煐也不反对,这基本上是徐达的待遇,只不过现在徐达不在了,傅友德可以有这样的待遇。
“三公、柱国,傅友德的功劳确实够多了。”朱允煐笑着点
,对老朱说道,“说起来,这也是赏无可赏了,也只能是荫封其后代,给予一些荣耀了。”
老朱微微点
,说道,“等他死后,给他封个王就是,他的子孙你看顾着就好。蓝玉的话,改回梁国公吧。加个太保,左柱国。那
虽有些跋扈,倒是你的心腹之
。”
蓝玉的出身在那,和朱允煐自然是有着太多的牵扯。蓝玉的功劳也很大,自然也就需要考虑好给予一些荣耀,加官之类的自然是少不了的。
朱允煐笑着说道,“徐辉祖,咱看给太师吧。他
子和中山王像,老成持重不说,也是垠儿的舅舅。咱想着要拿了他的兵权,也该给他点荣耀。”
太师、太保、太傅,这就是三师了。
老朱非常满意,笑着说道,“咱垠儿的东宫班底如此雄厚,这也是好事!”
“好咱爹可没法比,咱爹当时可都是开国班底。”朱允煐笑了起来,对老朱说道,“不过垠儿这班底也不错了,这一次战死疆场的士卒,咱也该抚恤。咱想着让妙清带着垠儿去文华殿,让垠儿掌羽林孤儿。”
老朱这一下是真的乐了,对朱允煐说道,“以前都说咱偏心,让你爹、让你早早就掌了兵权。现在倒好,咱垠儿才三岁,你就让他掌兵权。”
“名义上是他的,还不是咱掌着。”朱允煐也忍不住笑出声,说道,“不过这大义该有,他是国之储君,也该抚恤士卒、功臣。”
老朱想了想,说道,“咱看,还是等允熥回来了再说。不能让皇后去文华殿,允熥是垠儿的亲皇叔,他出面就好。”
好吧,朱允煐觉得老朱的心思很明显,就是‘后宫不得
政’。朱允熥出面,其实多少也是犯忌讳的,但是考虑到他的
格,以及小小朱的年龄,还是朱允熥辅佐小小朱去抚恤有功之臣,组建新一代的羽林孤儿。
实际上朱允煐就有羽林孤儿,此前死于王事的一些功臣子孙就是
羽林孤儿,那是真正的天子亲军,是京营的核心战力之一。而小小朱的羽林孤儿,以后肯定是要
太子三卫,小小朱登基后自然也就是京营的核心了。
其实该赏赐的,肯定不是说只有死后的荣哀,生者的实际利益也是该保障的。
老朱还是比较欣慰的,对朱允煐说道,“咱本来想着,咱的那些老弟兄老的老、死的死,现如今看来还有一些新
可用。这一次,你也能封几个侯爵了。”
大明开国建国前后,五个档次爵位中功劳最大的一百五十位功臣,其中公爵二十五、侯爵七十九,当然这里面还是有着一些是死后追封的,这其实算不了太多。
再者就是近些年年老寿终正寝,或者是卷
胡惟庸、以及其他违法
纪,甚至包括被老朱闲置的。如今留在朝堂上的勋贵,少之又少了。
朱允煐笑着点
,对老朱说道,“江山代有才
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现如今......”
“等等!”老朱忽然有些激动,指着朱允煐说道,“咱就知道咱的孙儿出
成章!咱孙儿是不乐意吟诗作对,哪有不会的!”
额,朱允煐瞬间无语,他这就成为了‘文抄公’了。
老朱兴致勃勃,连忙喊道,“那个谁!准备笔墨,咱皇帝的诗词当传遍天下!”
那个谁,自然就是王承恩了。老朱自然是认识王承恩的,只是老朱的
子就是这样,有些时候看似是看的上王承恩,只不过未必放在心上。
王承恩连忙准备起来,也是眉飞色舞,他的主子是皇帝,他的主子允文允武!
老朱可不管朱允煐是不是尴尬,满是期待的说道,“英儿,总不会只是两句吧?”
“行,孙儿给它补全。”朱允煐不忍让老朱失望,说道,“但是说好了,孙儿对于成为一个诗画无双的皇帝不感兴趣,咱以后可不会写诗。”
不过想起来也无所谓,以后有没有赵翼还难说,那毕竟是清朝的
。
朱允煐也算得上是脸皮厚了,有些时候的‘出
成章’,完全就是习惯。毕竟读书的时候背下来的课文、古诗等等,印象还是比较
刻的,有些已经出现了,有些是没有出现。
老朱看着诗,无比满意,“咱孙儿就是豪气,李白、杜甫,也就是那回事,哪能和咱孙儿比?!咱孙儿是皇帝,要是咱孙儿去写诗,必然比他们强!”
朱允煐尴尬,但是也习以为常了,他在老朱的眼里就是最好的,什么都厉害!
朱允煐好武,这是老朱印象
刻的,他这个孙儿从小就不喜欢‘读书’。或者说对于那些四书五经之类的,他的这个宝贝孙儿也就是稍微的翻翻而已,老朱也能感觉到他的孙儿对于儒家不是特别的喜欢。
不只是老朱知道这些,很多的文臣、士子,也都听说过,或者能够感受到这些。
只是忽然间,翰林院这边看到了一首诗,来自当今天子的诗。这让他们感觉到无比的错愕,自家天子难道是真的有诗才?或者说满腹经纶、才高八斗的今上,是在刻意的掩饰着自家的才华?
毕竟历史上的那些个比较有诗才的皇帝,多数是被非议的。曹
那样的除外,很多
记得的是宋徽宗那样的艺术皇帝。
皇帝允文允武,这大概是让不少
觉得意外的。至于说怀疑这首诗的出处,也没什么好怀疑的。
这首诗肯定是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