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省力,老师想在此处挖沟渠,掘黄河以应对明年的大旱。”
许济闻言哈哈一笑,看着曹丕道:“不错,其实你大兄说的也有理,董
低洼,若是出现水灾,此处必是祸根之地;但你说的也对,若出现旱灾,董
之地必是挖掘沟渠用来抗旱的最佳之地,但兖州方圆何止万里,光董
一处可不够!我们还要往上游多去看看,多发现几个如同董
的地方。”
“诺”,两个小曹谨身唱道。
看着自己面前恭恭敬敬的两只小曹,许济又开
问道:“这次来董
你们明白了什么?”
“昂明白了老师所说的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的意思了,若不是昂亲自观看,昂也不知这黄河不仅需要治理,还能想办法如何去运用。”
许济闻言点了点
,又看向曹丕。
曹丕拱手回道:“丕觉得老师的意思是让我们多看,多听;然后从实际出发,做出正确的决定,而不是靠着书本死记硬背。”
“你们说的都对,书本终究是死的,而
却是活的,这世上没有
会不犯错,连古之圣
也不例外;做出真正判断的往往是自己,所以你们以后将来遇到事时,都要自己去多看看多听听,先把事
的原因找到,然后再去判断事
正确与否,如此,再遇到大事时,才能少犯错。”
小曹二
又躬身唱“诺”!
看着这两个乖巧懂事的孩子,许济笑容渐渐展开,孺子可教也。
“再过几天,为师再教你们一个新道理。”
“老师,是什么道理?”曹昂曹丕二
眼中带着幽光问道。这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就已经让二
受益匪浅了,不知老师还有什么大道理要传授给自己。
许济看着两个眼睛冒光的少年,忽然想小小捉弄他们一番,开
说道:“这个嘛......到时再说。”
(先来一个三千大章,晚上再发一个三千大章!)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