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费了几个小时,韩元才将‘碳基集成电路板制备知识信息’目录和一些大致的信息翻阅完。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翻阅的,仅仅是目录和目录下的一些东西。
剩下的一些详细资料,根本就没时间去看。
如果要从
到尾认真的翻看一遍,恐怕没个几个月的时间是搞不定的。
这一份碳基集成电路板制备知识信息,里面包含的东西,完全超出了韩元的预计。
所谓的碳基芯片,在这里面只是一小部分。
除此之外,这份知识信息中更有很多碳材料于其他材料应用生存方面的科技。
虽然没法和中级知识信息相比较,甚至都没法和初级知识信息比蕴含的科技数。
但比起前两者而言,这份资料更难得的是,它是连贯
质的。
从易到难,从原理到制备工艺、从原材料到加工方式、再到成品,包括里面需要的每一样东西的制备技术,都是完整的。
也就说,任何
掌握了这份资料,都能按照上面的知识信息将这些对应的产品生产组装起来。
比如生产碳基芯片需要用到的石墨烯量产工艺、碳纳米管量产技术、又或者常温超导体高分子银复合管。
这些东西,在
类社会中,目前都还处于实验室生产阶段或者
脆是还只存于理论阶段,供
骗取经费或者刷论文。
但在这份知识信息中,都有着完整过的生产工艺。
给到任何一个
,都能让他瞬间成为世界首富,或者活不过三天。
翻了翻碳基集成电路板制备知识信息,韩元前往书房打开了电脑。
这些东西现在都已经在他脑海中了,以后再来慢慢的学习理解就可以。
他现在更感兴趣的,是额外奖励中的第三项。
“汉语编程技术。”
对于编程,韩元并不陌生。
就前些天他都一直在忙碌着编写二进制代码和字符集。
而现代社会,经过大几十年的发展,编程语言已经发展出来了两千多种。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编程语言和
类使用的语言,完全是两种不同
质的东西。
编程语言本身就是语言,它只是恰好借用了
类的文字而已。
它并不基于中文或者英文或者任何一种语言。
它是用来方便计算机与程序员之间
流的语言。
目前
类社会中使用最多、最广泛的高级编程语言,无论是C语言也好,还是C++也好,更或者是Java、python。
这些高级语言最终都要经过编译器转变成二进制语言,也就是机器语言。
而流
到计算机中的,最终其实都是一串串的零和一。
虽然这些所谓的高级编程语言都是在英语的基础上建立的。
然而并不是说会英语的
就会编程。
会英语,只是能让你在学习编程的时候更轻松一点而已。
所以在韩元眼中,编程语言就是编程语言,用的字符是汉字还是英文本身区别并不是很大。
因为无论是使用哪一种
类语言编写出来的程序,归根结底最终都是需要进行转换的。
而编程语言需要简洁而词义确定的字词来作为核心。
从这一点上,汉字其实是不如英文的。
因为汉语字词的多意现象很严重,有时候一个字词联系前后文可能会有很多种不同的意思。
作为语言,这是汉语汉字的一大优点。
汉语很简略,以三千多个字进行组合,就能够很清楚地表达出世界上绝大部分的需要表达的内容。
包括抽象的概念也能说得很明确。
而其他语言,要么有很多重复的词,要么需要使用很多词才能表达同样的内容。
比如英语,在《牛津英语词典》第二版的统计中,其数量达到了夸张的七十万个。
但这还只是统计出来的。
事实上,未统计出来的会更多。
在尖端科研领域,如果想要看懂大部分的论文的话,需要掌握的英语单词数量,可能是一个普通
要背几年的数量。
很多创造出来的英文单词,只在特定的科研领域使用,换做其他的领域的
跟本就看不懂到底是什么意思。
而汉语能以常用的三千多个汉字,就能囊括绝大部分的表达内容。
但这是语言的优点,对于计算机而言,使用什么语言编写高级编程语言都无所谓。
甚至从某种方式上来说,汉字的一词多意还是一个缺点。
虽然将一个汉字转换成固定的二进制语言完全没有问题。
但如果一词多意的话,一个词需要对应多组二进制代码。
比如‘意思’这个词。
“你什么意思?”和“我就这个意思。”这两句话中‘意思’在中文里面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意思。
那么这两个意思肯定需要分别对应一组二进制代码。
而在查询的时候,计算机到底该调用哪组二进制代码来对应这些不同的意思呢?
当然,这只是一个缺点,还是可以解决的。
要实现汉语编程并不是很难的一件事。
汉语编程在现实中一直都没有怎么发展起来的原因也并不在于此。
一方面是因为计算机的起源并不在华国,而是在米国,编写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的时候自然就优先使用了英文。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体系不够成熟,使用汉语编程的成本很高。
目前英文编程的体系已经相当庞大和成熟了。
尽管机器只有0和1那么简单,但要用一种语言通过0和1表达
类的所有想法,设计这样一个庞大的体系谈何容易。
现在的基于英文基础上发展出来的编程语言,是汇聚的全
类智慧发展了几十年的结果,但依然还是存在很多问题的。
所以如果想用汉语编程,目前来说只能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在原有硬件基础上,将中文编程转成英文编程再转成机器语言。
另外一种是重新定义硬件,重新设计制作编译器、汇编器等符合汉语编程的硬件。
除此之外,还需要全新的制定汇编语言、编译语言、算法、参数、变量名等各种东西。
可以说是重
来过也差不多,成本自然是相当高的。
再加上使用汉语的,华国
占了百分之九十九以上。
花费无数
力物力与资源去研究和制定汉语编程,最后却发现无法与世界接轨,只能在国内和周边国家使用,结果自然得不偿失。
韩元感兴趣的不是这些,而是额外奖励三中表现出来的信息。
“额外奖励三:检测到宿主当前文明体系中标准语言体系,已选择最优编程语言,奖励汉语智能编程知识信息。”
他清楚的记得额外奖励三的信息内容。
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这个系统已经检索了地球上所有的标准语言体系,最终给出了一个‘最优’的编程语言。
而这个‘最优’的编程语言,就是‘汉语智能编程知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