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大话西游》在内地上映,上下两部加起来只有40多万票房,落寞收场。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这其中并没有杨琛贡献的电影票。
《大话西游》在港岛票房失利,在大陆更是水土不服,没有掀起什么
花。
上映的时候杨琛也没有听到宣传,他第一次看到这部电影是在97年3月,买了一套盗版碟,花了28块钱,包含上下两部。
看完电影之后,杨琛才把用密语写下了前世一些记忆,已经埋藏了十多年的小本本翻出来,心想着也该是到了重见天
的时候了。
那一年杨琛十三岁,已经比甘罗拜相时大了一岁。
花了两个月工夫写完《悟空传》,拿给杨林和林菲看,两个
商量着试试拿去出版社,看看能不能出版。
奔前走后找关系,但是关于钱的事都是大事,京城的职工平均工资才900出
,一个书号能顶一个职工一年多的工资,没
愿意冒这个风险,除非自费出版。
《悟空传》出版之路折戟,杨琛这时想到了网络。
90年代初的网吧只能用来玩单机游戏,而且网费还很贵。
杨琛曾经去过一次网吧,对他来说,不能联网的电脑只是一台计算器,之后就再也没去过。
大学的电脑连了网,于是他混进了父母任教的京城体育大学的微机室。
也是这个时候,杨琛才知道,原来网络上已经有了一个以文学为主题的论坛,她的名字叫作金庸客栈,隶属于新
前身的利方在线。
杨琛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这种心
,就如同发现了一方新天地,那里有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只需要一个猫和一根电话线,就把相隔万里的陌生
连到了一起。
久旱逢甘霖!
这是前世作为一个九零后从来不曾有过的体验。
97年6月,他给自己建了账号,取了个网名叫作杨二郎。
这一年中国上网计算机不足30万台,加上拨号上网的,用户数一共也只有区区60万。
他开始在网上连载《悟空传》。
这个时候,《家有儿
》中夏雪的偶像痞子蔡的《第一次亲密接触》还在他心中酝酿,就连罗森的《风姿物语》也还没有开写。
86版《西游》十余年来的热播让齐天大圣成了全民偶像。
《大话西游》虽然票房不佳,但是在清华北大大学生之间的
碑却颇佳,与此同时盗版大火脱销。
借着这
东风,《悟空传》一经上传便在网友间火
一时。
杨二郎名声大噪。
此时榕树下还没创立,宁财神刚刚触网,俞白眉未知所踪,不是邢捕
的邢育森刚刚写了《网上自有颜如玉》,李寻欢还在写足球杂文,安妮宝贝还没写《七月与安生》,江南和今何在还在上大学。
网络文学的火苗早已燃起,如今又多了杨琛这个添薪者。
不过《悟空传》始终没有火出圈,尽管作为主角的那只猴子天下闻名,但这种另类的解构也只是在吃猴子的红利罢了。
这个时候最有影响力的文章还是体育沙龙里老榕的那篇戳中了万千球迷泪点的《大连金州不相信眼泪》,从线上火到线下,被影响力巨大的纸媒《南方周末》全文刊登,老榕一举成名。
大众终于关注到了还是个小圈子的网络传媒。
尽管如此,还是没有第一个吃螃蟹的
,去尝试着把网络上的小说搬到线下。
杨琛从书包里掏出《悟空传》,新版的书散发着油墨味,他不由得哈哈笑起来。
一只手伸到面前,被杨琛拍开,“
嘛?”
“说好的,十块钱。”
“小财迷!只有五块,要不要?”
“要!五块就五块!”杨璐抢过杨琛手里的书,“我不白拿你的钱,我会帮你给同学们推荐的。”
“我谢谢你!”杨琛掏出五块钱,拽住杨璐的后衣领,“看着点儿路!被车撞了我可不管你!”
……
兄妹两
同一个学校,同一个班级。
尽管杨琛小学的时候跳了一级也没有甩开这个拖油瓶。
那时小小的杨璐离开哥哥便哇哇大哭,搬着自己的小凳子坐到杨琛身边,怎么都撵不走。
兄妹两个至今已经做了十来年的同桌,包揽了年级前两名。
既是双胞胎,学习成绩又好,兄妹二
是学校里真真正正的风云
物。
但是两
还是小看了一本出版图书的影响力。
这时候的文学还不是后来动辄以百万字计数,有着批量的套路和定制的价格的快餐消费品。
此时的作家,笔下文字还是奢侈品,身上仿佛披着一层神秘的光环,汲取着
们的敬意和崇拜,就像夏雪崇拜痞子蔡,把他当作偶像一样,电视剧里的
节总是源于生活的。
《悟空传》被刊印成散发着油墨味儿的铅字,不仅在同学中引起了轰动,甚至惊动了老师和校长。
放学后,校长办公室。
袁校长看着面前黄色封皮的书,笑道:“《悟空传》?你们这帮猴崽子个个吆喝着要当齐天大圣,你还是第一个把想法变成文字的。”
杨琛挠着脑袋笑:“信手涂鸦,贻笑大方,让校长见笑了。”
袁校长摆摆手,“孙悟空聪明机智,坚韧不拔,这些品质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你们兄妹俩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可是我们学校的宝贝。如今更是出版了一本书,我以你们为骄傲,哪里会笑你?”
说着袁校长翻开书看了两页,又看了看售价,从
袋里掏出15块钱,笑道:“这本书就卖给我吧!我也看看你这小猴子写了个什么样的孙悟空。”
杨琛忙道:“能得到校长的指点我就心满意足了,哪能收您的钱?这本书送给您,希望您不吝批评指教。”
袁校长皱了下眉
:“你这小滑
从哪沾染的江湖气?”
说完看了眼站的板正的杨琛,面色稍缓,“学生出版了书籍,我这个当老师的也与有荣焉,就当是我这个读者给你这个大作家贡献了一分销量。拿着吧!”
杨琛乖乖接过钱,目视着袁校长,正色道:“我父母专门留了一百册书拿来送亲戚朋友。作为学生送老师一本自己的书以供雅鉴也是应当应分。无论学生在哪里,处在什么位置,老师永远都是老师。”
袁校长终于展颜,笑道:“看来说你有江湖气你还不
听。我不是在批评你,不过我总是想着在学校这个象牙塔里,学生应该单纯一些。”
杨琛立正敬了个礼:“老师的良苦用心,学生明白,坚决接受批评!”
这下子逗乐了袁校长,遥遥点了两下杨琛:“你呀,果然是个滑
的小猴子!”
笑了两声,袁校长道:“你既然喜欢写作,就要坚持下去,等你出版了第二本书,一定要送我一本,到时候我可不付钱!”
杨琛笑起来:“谨遵师命!”
“去吧,去吧!”袁校长故作嫌弃地摆手。
杨琛走出校长办公室。
袁校长看着他的背影笑着摇摇
,低
翻开花了15块钱买的书,认真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