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章何乐而不为
说着话,嘉靖皇帝话锋一转。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但是,张扬虽然做的好,但是他的毛病也是存在的,现如今
真也好,鞑靼也罢,如今又加上一个东来县,这几部分的百姓,怕是只知张扬,而不知道我朱厚熜啊。”
杨廷和一听急忙站起身,向嘉靖皇帝行礼。
“皇上,张扬不过一介
夫,无官无职,每次皇上启用他,从无怨言,他乃是真君子,皇上完全不必担心他对大明的忠诚啊。”
嘉靖皇帝摆摆手示意杨廷和坐下。
“中堂大
不必焦虑,朕当然明白张扬对大明忠心耿耿,刚才也不过就是一句妄言,你不必当真。”
杨廷和心道,心有所想,言之所向,您是妄言,我们做臣子的可受不了啊。
嘉靖皇帝此时心中是复杂的,叹了
气。
“算了,咱们还是说说张扬的毛病吧,这些问题就是朕不提,百官也会揪着不放,我找您来主要还是商量这些事儿的,刚才的奏折你也看到了,这些百官不知道是不是对张扬心怀怨恨,还是派出去的
全部都是瞎子,只看得到张扬的毛病,却看不到张扬的成果。”
“现如今张扬有以下几大罪状,第一假传圣旨,第二,诬陷朝廷命官,私自将朝廷命官打
地牢,估计明天上朝的时候还要多加一条,无故杀
,那七个
可是几乎审都没审就掉了脑袋。”
“这七个市井无赖死就死了,不过罚张扬些银钱,但是前两条,如果揪着不放,朕可是会很为难的啊。中堂大
可有良策?”
杨廷和眉
紧锁,显然也很无奈。
如果让嘉靖皇帝发一道密令的话,张扬所谓的假传圣旨就不存在了,可是问题是皇上绝对不可能发布那种密令或者是圣旨。
只要没有密令,那么张扬后面的所有事
就都是错的,这几乎就是一个无解的问题,除非嘉靖皇帝不要面子了,发一个密令,可是那样无异于高速全天下的
,皇上也是一个纨绔,不然怎么会发出那种荒唐的密令来?
就在杨廷和苦思冥想之际,太监进来了。
“皇上,锦衣卫指挥使汪稚求见。”
“让他进来。”
太监出去,嘉靖皇帝竟然有些期待。
“估计是张扬那边又有新消息了。”
汪稚进来,对嘉靖皇帝和杨廷和各施一礼。
“皇上,中堂大
。”
“有什么新
况?速速说来。”
嘉靖皇帝有些迫不及待。
“回皇上,这是从东来县一家富户门前撕下来的告示。”
嘉靖皇帝接过来看完哭笑不得的把告示又递给了杨廷和。
“好一个张扬,这大印,比朕的玉玺还大,这要是让百官看到,定要说他张扬有谋反之心。”
杨廷和也看的直嘬牙花子。
“这个张扬,也太胡闹了。”
汪稚看到这份告示的时候也吓了一大跳,此时急忙解释。
“皇上,臣听手下说,这大印是张俊宝张少爷让
刻的。”
“哦?张俊宝?张平的儿子?”
嘉靖皇帝问。
“可能是,张俊宝自己说的,说这大印是他设计的。”
杨廷和一看嘉靖皇帝又要打张平的主意,心中暗道一声张扬对不住了。
“皇上,这几
张俊宝几
对张扬唯命是从,就算是张俊宝所为,怕也是张扬授意的。”
嘉靖皇帝撇杨廷和一眼。
“放心吧,朕分的清,不过这告示不知道贴出去多少啊?”
“回皇上,一百五十份,其中一百三十二份,分发给了各地的富户,其他的贴在县城的街道以及城门
。”
嘉靖皇帝更加发愁。
“这么多,瞒也瞒不住啊,中堂大
,你如果真想保张扬,那你可要给朕想个好主意出来,否则别说张扬脑袋不保,就是英国公那边朕恐怕也不得不做出一些惩罚啊,之前的事儿就不要多说了,单单这大印的事儿就够朕砍了他了。”
汪稚欲言又止。
“有什么话,你说。”
“回皇上,刚才只说了这告示的事儿,还有一件事儿。”
嘉靖皇帝不由皱眉。
“还有事儿?什么事儿?”
“昨天孔颂孔大
到了东来县后,就把田中来放了出来,还在朝堂上训斥了张扬几
一通,然后张扬几
就说要带他去体察民
,结果几个时辰后张扬几
就回来了,可孔颂却一直未归,到今天上午都没有再露面。”
“死了?”
嘉靖皇帝郁闷的揉了揉太阳
,张扬的胆子也太大了,虽然自己派孔颂去不是本意着实是被百官说的烦了,但是张扬也不能这么
吧?
“这个……还不知道,七旗的大旗已经带
去寻了。”
“行了,还有其他事儿吗?”
嘉靖皇帝问。
“没了。”
“没了,你回去吧,有消息第一时间通知我。”
打发汪稚离开,嘉靖皇帝不停的在御书房里转圈儿,显然郁闷烦躁到了极点。
“中堂大
,还没想到应对之策吗?”
“皇上,容老臣再想想。”
杨廷和也很郁闷,也很纠结,张扬的所作所为没有一件事儿是对的,可是结果却是最好的,哪怕是朝廷送去一万石粮食,都不会比张扬做的更好,也不会比张扬完成的进度更快。
可是张扬的这诸多错误,又该如何解决呢?
假传圣旨,把一县知县下了大牢。私造官印,比玉玺还大,朝廷派个
过去监督,结果搞失踪了。
这随便一件拎出来都是杀
的大罪。
“这个张扬,总是给朕添麻烦。”
嘉靖皇帝忍不住吐槽,但是他却忘了,启用张扬是他的意思,倘若不是他一道圣旨,张扬如今还在京城暖和的小屋里美滋滋的吃着烤
呢。
“皇上,不如这样吧,张扬的事儿咱们暂时搁置,朝堂上反对张扬者众,不如派他们去田和县赈灾好了,田和县灾
相对较轻,只要他们能做的比张扬更好,那么咱们再来谈张扬的事儿。倘若他们办的不如张扬,想必他们也不好意思再说张扬了吧?这样一来田和县的灾
或许也能省下一部分钱粮,何乐而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