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大明:朱元璋求我教他做皇帝 > 第二百四十七章 朝鲜我说了算

第二百四十七章 朝鲜我说了算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购三百万石军粮,维持江南地区的粮价回升到标准水平。

高效率的机器运转起来,让瞠目结舌。

调令以南京陆军学院毕业两年,闲赋在家的开国公常升之子,常继祖为战时司令,以魏国公徐辉祖之子徐钦为中军总参谋。

调中央军三万七千,合辽东建州卫,东平卫,兴中卫,三卫兵马共计近五万大军,进抵鸭绿江,咸兴卫所军,三卫兵马共计近五方大军,进抵鸭绿江,咸兴卫所军亦严守备战。

辽东渤海湾驻扎在直沽,拱卫京师的水师舰队,一并出征,同时包围了整个朝鲜三面海域,封锁沿海地区。

虽然领军物都是初生牛犊,不知战场凶险的世祖,但这场战争,却也是为了给他们二镀金的一场战争。

五万装备线膛枪,大明朝廷锐中的锐。

辽东诸地卫所兵,战斗力并不比中央军差多少,实力真正差一截的,还当以内地的地方军,实力消散的最快。

更何况,打仗靠的是后勤,大明在辽东本就有大量的军屯粮,从南方调粮也只是为了保证战争可持续。

甚至在中央朝廷的判断中,他们并不想就这么容易的兵临城下,轻描淡写的解决朝鲜问题。

这标志着大明第一次以军事力量,强行涉朝鲜内政的开始。

虽说直隶地区的火器制造局还没搭起来,但扬州和南京的两个制造局,生产速度还是非常迅速的。

时任辽东总兵的盛庸,自从和铁炫自东胜神洲返还后,铁炫被调去兵部做了尚书,原兵部尚书候泰调内阁。

这也是大明朝廷的内阁和六部尚书之间,最后的一次转自候泰后,再无内阁辅臣成为六部尚书者,亦无六部尚书成为辅臣者。

朝廷的中央军接到调令后,迅速集结,校场点兵后,在常继祖和徐钦的带领下,浩浩的向着山海关挺近。

过了山海关,进辽东地界,距离即将抵达的朝鲜战场,可就不远了

而这个时候,徐钦和常继祖还走在路上,文书已经以最快的速度,送到了建州卫,辽东总兵盛庸的手中。

在海外的几年颠簸,让盛庸更显的成熟果敢,在南京军学院的一年造,结业后直接从千户攥升为总兵。

而且是整个辽东的总兵,辽东七卫三十八所,涉及七万余官兵,都在盛庸的手里。

可见,方世玉对盛庸的忠诚和能力品行,是非常看重可见,方世玉对盛庸的忠诚和能力品行,是非常看重的,盛庸也没有多犹豫。

接到文件的第一时刻,召集整个建州卫的军队将帅,在营帐中开会道:“朝廷的动作大家都看见了!今天本将接到红文件。”

盛庸刚刚开,众将帅知道盛庸要宣读红文件,连忙躬身作揖,以表为臣者之忠心本分。

“内阁首辅,文华殿大学士杨寓。七军都督府,魏国公徐辉祖,梁国公蓝玉,开国公常升,魏国公邓铭。及天雷王连同签署之调兵檄文!”

“自太始五年正月十三,天雷王遣使朝鲜,欲使朝鲜王室李芳,李芳远把兵休斗,还政于朝鲜国王李芳果!”

“李芳远,李芳同意,然其二,狼子野心,不臣之心,昭然若揭,借使返京复命,囚禁李芳果。”

“天雷王晓,大怒不止,即令常继祖,徐钦领中央军三万余,辽东出兵万余,陈兵鸭绿江,同咸兴卫三路南下,消灭李芳,李芳远之朝鲜叛军!”

“以正朝廷天威浩!”

“自令抵达起,全军戒严,随时备战,因辽东地形所处之因素,为防鞑靼瓦剌等原部落来侵,留曹国公李景隆镇守辽阳,以防鞑靼趁袭我后方!”

盛庸说罢,众将帅悉数领命应声,唯独李景隆开道:“盛庸,你这不对啊,我好歹也是曹国公,你让我留守,你们去朝鲜建功立业,这怎么能行!”

“国公大已经到了武爵之巅峰,难道是想再进一步,封王爵吗?”盛庸嗤笑一声,李景隆这家伙,实力一点没有。他为什么能坐上曹国公的位置?还不是有个好爹,当然,李景隆同朱氏也是有渊源的,李景隆他爹,第一代曹国公李文忠是朱元璋的外甥。

具体是朱元璋那个姐姐生的,就不知道了。

也是因为这个关系,李景隆在李文忠亡故后,很快便承袭爵位,只不过方世玉在他承袭爵位后,以辽东不可无国公为由,把李景隆丢去辽东了。

反正辽东不会打仗,就让他在哪里猫着吧。

对于李景隆这个名号,方世玉可谓真的是如雷贯耳,放在身边怕自己被带偏了。

杀是铁定杀不得。

李景隆听盛庸拿着祖上的荣耀来编排自己,连忙开道:“哼,那也不是这么说的,他常继祖,徐钦,虽然没承袭爵位,但在过二十多年,开国公和魏国公死了,他们自然也是国公。”

“凭什么他们能去,我曹国公差在哪里。不行,我要给天雷王写信。”

“你们欺负我。”

李景隆把这事归咎在盛庸他们没有爵位,欺负自己这个国公,可怜他曹国公,在这辽东,竟然要听盛庸的话。

盛庸到底有什么权力?

整个辽东的军队都放在了盛庸的手里,并且盛庸是继流兵后,第一个被授权十五年治理辽东主卫官兵的武职。

方世玉不怕盛庸在辽东安自己家族的势力,玩李成梁养寇自重的把戏吗?

不好意思,方世玉真的不怕。

盛庸有没有这个心思不知道,但他要是敢在辽东安自己家族的势力,玩一手养寇自重,他这官途到了不说,全家都不会有机会进行生存下去。

辽东有寇吗?如果野真也算的话。

那也是北方太冷,大明还无力向北方屯垦,一旦朝廷向外兴安岭地区屯垦戍边,野真也就随之清楚净了。

“曹国公不要写了,天雷王在文件上说的,留曹国公镇守辽阳,不得有误!”盛庸见李景隆的样子,连忙开笑道。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