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12
,青山市实验中学,第33考场。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雨后初晴,凉风徐徐,阳光正好,适合睡觉。
因公司新游戏上线公测已经连续加班半个月的苏夏,此刻却根本没有一丝一毫的倦意。
因为他此刻满脑子都是:“难道我也重生了?”
作为一个十多年的老书虫,苏夏对于重生这件事并不陌生。在夜
静的时候,他偶尔也会幻想自己能够回到过去。
然后努力学习考上清北,迎娶白富美校花,收二马当小弟,成为世界首富,走上
生巅峰。
只不过他虽然是会做这样的白
梦,但是也知道这只会是梦。
然而现在的一切一切都在向苏夏证明一件事
,他是真的重生了。
再次抬起左手用力揪了一下脸颊,还是很疼。
又一次清楚地感受到肌肤传来的剧烈痛感,苏夏突然很想大声地发出宇智波笑。
只是他刚刚才张开一点嘴
,左右脸颊同时传来的疼痛让他立马回过了神来。
自己这不是在做梦,而是在考试。
虽然不知道是什么考试,但是总归是考试没错,千万不能得意忘形。
而且这两位监考老师,一看就是成昆和灭绝师太般的
物,绝对不好惹。
教室前方,一位中年男老师正在表
严肃的强调考场纪律。
另一位中年
老师则把手里的试卷分发给第一排的考生,白花花的卷子从前到后依次传下来。
看到前方马尾
生皱着眉
将试卷放在自己课桌上,他赶紧从中拿出一张,又把剩下的朝后面递去。
右手才刚刚举过肩膀,试卷就被后桌拿去了,看来大家都很着急。
也许是感受到了这种认真地氛围,苏夏此刻也静下了心来,拿起笔准备答题。
“蜀省2008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暨普通高中招生考试。”
看着印在语文试卷第一页最上方的黑色加粗宋体字,他心中顿时犹如一万匹羊驼奔腾而过。
你妈的,怎么是中考?
这一生总有很多难以迈过去的坎子,中考就是苏夏内心
处一道很高很高的坎子,让他多年以后仍旧不能释怀。
“如果那时候我能多考两百分该多好,那样自己的
生肯定能更加的美好。”
生就是一步错,步步错。
因为中考没有考好,他高中只能去最差的市三中。
在那种大家都是混
子的学习环境下,高考成绩自然也不理想,最后就只读了一个专科。
可以十分确定的说,这次中考就是苏夏
生的分水岭,让他在很长一段时间
脆
罐子
摔。
等到焕然醒悟时,才猛然发现一切都太迟了,很多事
都已经成为定局。
最后即使再付出十倍、百倍的努力勉强成为一个有车有房族,不到三十却已经白发丛生。
是累的。
是急的。
是焦的。
是忧的。
是悔的。
而这一切他也无法去怪别
,只能说是自己种的苦果自己尝下。
=
“叮叮叮。”
教室前方的扩音器准时准点播放出了铃声让苏夏从回忆中醒了过来,此时在伤感也无济于事,还不如收拾好心神,争取能多考两分。
用力左右来回甩了甩脑袋,又站起身子将旁边的窗户开到最大,接着闭上眼睛轻轻揉了一小会儿太阳
。
等到大脑用了前所未有的冷静,他猛然睁开了眼睛。
虽然不是如同小说里那样双目迸发出令
震惊的光芒,但是他整个
的状态明显好了起来。
挺直腰杆,
呼吸一
气,苏夏看向了第一道题。
第一题是选择题,题目是:“下列句子中加点注音有误的一项。”
分数是3分。
轻声把abcd四句话读出来,他没有丝毫犹豫便提笔在空括号中间写上“c”。
第二题是检查成语书写的正确
,苏夏依旧没有停顿就写下了答案。
第三题。
第四题。
第五题。
......
一气呵成做完选择题,苏夏的心
变得轻松起来,这次中考题目似乎比自己想象中更为简单。
好几道题他看一眼就能知道正确答案,明显是送分题。
即使稍有拿不准的,用排除法也能很好得出正确选项。
然而这种快乐是短暂的,很快他就高兴不起来。
“根据《儒林外史》的相关内容,按照要求答题。”
读完题目,苏夏的心就咯噔了一下。
等到看到题
,他整个
都不好了。
“臣妾实在是不会做啊!”
因为脑海里搜刮不出来一丁点的相关记忆,面对这种需要死记硬背的题,他自然只能是
瞪眼。
好在苏夏现在已经足够理智和聪明。
在确定自己答不上来之后,他立马将目光转向下一题。
这一题是考古诗词背诵,有三句他记得,有一句没印象。
不过相比上一题的零瓜蛋,这题只有一个不会他已经很满意了。
来到文言文,看到考的是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他整个
都为之一振。
对于这一篇在互联网上很火的文章,他在b站看过不同up主的各种另类解读。
虽然这些
的解析大多数是牵强误会,但是他们的翻译还是统一的。
得益于此,苏夏轻轻松松答完了这道大题。
接着是现代文阅读和理解。
对于这种半开放
的题目,他最开始还有些担心,但是后来是越做越轻松。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阅历和年龄的关系,他基本上能猜出出题老师的想法,也就明白了考点在哪儿,自然而然能给出准确地答案。
当然这也是苏夏个
的自信,至于正确答案是不是真是如此?
他其实也不能拍着胸脯说自己做对了,毕竟有些题目原作者自己都做不正确。
最后是作文。
“2008年5月12
......你有什么话想对灾区
民要说的?题材不限,诗歌除外,满分60分。”
默读完题
,苏夏内心有些伤感。
如果不是看到这段话,他已经差不多快要忘记了这件事。
=
听着教学楼外传来的蝉鸣声,仰望着湛蓝地天空,注视着那几朵紧紧依偎在一起的白云,想到几年前看到的那个专栏节目,苏夏知道自己该怎么写了。
于是提笔在作文题目位置写上:“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
“.......故君子法上天刚健、运转不息之象,而自强不息,进德修业,永不停止。”
写完最后一个字,他如释重负般长吐了一
气。
来不及松懈,又把试卷上的答案小心翼翼地抄写在答题卡上。
做完这一切之后,他重新把试卷翻到那几处自己答不上来的题目上,一面直勾勾盯着它们,一面搜肠刮肚回忆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