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身为领主的我只想好好种田 > 第十章 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

第十章 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村长,怎么处置这几个柔然俘虏?”

“全部充当苦力,用于采石。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虽然将擅长骑的柔然骑兵充当苦力,有些费了,但柔然骑兵与张华不是一条心,随时可能背叛,于是张华将俘虏的9个柔然,充作采石场的苦力,还不用支付工钱,可谓是免费劳动力。

为了击退柔然骑兵,保卫村庄,夏村付出了20多个村民为代价,多数是被柔然的弓箭死。

张华下令安葬这些为了夏村而战死的乡勇。

世,命如芥。

相比夏村众被柔然役,付出这点代价,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

柔然的威胁解除之后,村民继续开垦农田。

不管如何,子还是要继续过下去。

初级采石场、初级伐木场开始运转,获取石料和木料的速度加快。

还有一个问题在困扰着张华,那就是没有铁矿。

寻找铁矿并不容易。

要是夏村有对应的才就好了。

夏村在和柔然的冲突中阵亡超过20个壮丁,山谷中又有流民陆续到来。

只不过,流夏村的村民只是零零散散的流民,并非举村迁徙。

一个背着书笈的中年书生拄着树枝,来到夏村村门,总算是松了一气。

若不是村还有血腥味,中年书生还以为这是一处世外桃源。

“难道那些胡进攻这座村庄失败,因此落荒而逃?”

中年书生的智商明显不低,根据落荒而逃的柔然骑兵、夏村的血腥味,推断出来,柔然骑兵进攻夏村失败,这才逃走。

只是,一座小村庄,竟然可以击败这么一支柔然骑兵。

这一点,让徐霞客百思不得其解。

但换一个角度考虑,在这座村庄居住,一定会很安全吧。

有乡勇看守,清点到来的流民。

目前夏村的粮食还能养活更多,因此,张华接纳到来夏村的流民。

只要不是作犯科之辈,皆可以驻夏村。

“姓名,朝代,籍贯,职业,是否识字?”

“但凡有所隐瞒,立即逐出村子,永不接纳。”

刘秀才令搬了一张旧的木桌,摆在村,对到来的流民进行户籍统计。

和一般的户籍统计不同,刘秀才还要统计对方来自哪个朝代……

“徐霞客,来自大明崇祯年间,南直隶江,无业,识字。”

徐霞客如实作答。

刘秀才的毛笔停了下来,抬打量风餐露宿的徐霞客:“巧了,老朽也是崇祯年间的。你既然识字,为何不考取功名?”

徐霞客叹气:“一来,童子试落选。二来,无心功名,只想游离四方,寄于山水之间。”

“你也是个奇。”

刘秀才对此感到诧异。

古代,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读书的目的,是为了考虑功名,进仕途。

而徐霞客,却无意功名。

否则,即使一次落选,还能再考。

刘秀才暗暗记下此,又为徐霞客安排了一间茅屋。

“明朝崇祯年?徐霞客?”

张华正带着壮丁挖掘沟渠,听说村子里来了一个流民,名为徐霞客,张华不由大惊。

徐霞客是古代的地理学家和旅行家,因为家底殷实,作为富N代的徐霞客又无意做官,于是游离四方。

徐霞客在崇祯年还没有什么名气,但后来的著作《徐霞客游记》,在后世的影响颇为有名。

徐霞客不仅寻奇访胜,还在山脉、水道、地质和地貌等方面有调查和研究,取得了超越前的成就。

可惜徐霞客生活的是万般皆下品的古代,否则在张华的时代,徐霞客可能会成为地质学家。

这么一个名竟然成为了流民,而且驻夏村。

徐霞客这么一号物,应该不会被划分为普通流民吧?

张华回到行政木屋,查看驻夏村的徐霞客。

当前,因为几十个新的流民流夏村,因此夏村的增长到了523

夏村的英雄数增加到了4个

张华猜测的没错,徐霞客是以英雄的身份驻夏村。

【英雄】:徐弘祖(徐霞客)

【朝代】:明朝

【统帅】:25 【武力】:50 【智力】:79 【政治】:41

【血量】:30

【攻击】:3

【防御】:1

【敏捷】:4

【觉醒天赋】:地理学(游离四方的徐霞客,获得辨认各种地形、矿产的直觉)

【生活技能】:特级勘探术(积攒足够的经验,可以进阶为神级勘探术)

【来历】: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文学家。

徐霞客智力到了79,却无法为官,只能说其志向不在于此。

张华看到徐霞客觉醒的天赋,眼神一亮。

徐霞客觉醒的天赋与行军打仗虽然没有直接关系,但“地理学”这个天赋,对于领地建设可以说举足轻重。

有了这个天赋,就能勘探夏村周围的矿产资源了。

夏村目前除了木材和石料以外,还没有发现其他矿产资源,尤其缺少铁矿。

徐霞客这个时候驻夏村,可谓是解决了燃眉之急。

张华亲自前去徐霞客居住的茅屋拜访。

徐霞客虽然是富家子弟,但长期在外游历,个自理能力极强,即使居住在茅屋也不觉得艰辛。

在这世能保住一条小命,就殊为不易了。

“不曾想村长大亲自登门造访,不知道我有什么能为村庄效力之处?”

徐霞客是个聪明,知道张华来访,一定是有事相求。

张华上下打量这个来自明末的书生,说明来意:“我在世建立村庄,保境安民,所缺者,唯有铁矿而已。听闻先生游历天下,通晓各种地形。要找铁矿,必定先找产铁之地。故请先生出山,为村子探勘铁矿。”

“如果先生发现矿山,我愿以10两黄金相赠,并长期供奉,先生可一辈子衣食无忧。”

张华为了拉拢徐霞客,下了重本。

一座铁矿的价值,何止是10两黄金。

徐霞客的价值,还在一座铁矿之上。

徐霞客沉思:“寻找铁山也不困难。村长可听过一句古话——上有赭者,下有铁?”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