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 第八十四章 春闱改高考,洗衣要外包

第八十四章 春闱改高考,洗衣要外包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二月初,朱允炆在礼部建议下,尊生父朱标为孝康皇帝,庙号兴宗,妣常氏曰孝康皇后,尊母妃吕氏曰皇太后。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办完之后,礼部尚书陈迪还是不满意。

因为朱允炆将礼部的建议打了折扣,即没有封自己的几个弟弟为藩王,也没有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

这不合乎礼制。

立太子?

朱允炆表示很无语,看着走路都走不稳当的朱文奎,这么小就当皇太子,是不是再配上东宫官员,让你们天天教导之乎者也?

不行,传统教育朕很不放心,你们能解释花儿为什么这么红吗?

解释不了就靠边站,让朕自己带几年。

就在朱允炆抱着自己的儿子,关心孩子教育问题时候,礼部尚书陈迪却在心全国的教育问题。

因为朱允炆的来,原定于明年的春闱提前了一年,改至今年六月六

都安排到六月了,春闱的叫法肯定是不合适了。

六月如火,炙热烤

那便叫做“高考”吧。

会试改了时间,乡试想要衔接会试,便只能安排在了二月份。

乡试,不是字面上的意思,你不能理解为乡里的考试,这里的“乡”,指的是地方,而会试中的“会”,指的是中央。

乡试,说白了,便是省一级的地方考试。

往年安排在八月,即秋闱。

在乡试考中之后,便是举,也称孝廉。

第一名称“解元”,第二名称为亚元,第三、四、五名称为经魁,第六名称为亚魁。

是有资格做官的,要不然你以为范进兄为啥会疯,除了封建社会的余毒外,也只能说是乐得冲昏了脑。

一脚踏体制内,年轻都乐得几天几夜睡不着觉,何况一个老子?

不过举只是有资格当官,不一定当官。

就像是你买彩票,肯定是有机会中奖的,只是谁能说一定中奖?

纵观明朝近三百年,也就洪武年的举最幸福,中彩票的概率最高。

朱元璋一刀下去,全国少了几千个官员,咋办,衙门总需要有盖章办事吧。

没办法,把举拉过来凑数。

于是乎,很多举兴高采烈,捏

(本章未完,请翻页)

着彩票便去了县衙,只是还没等朱元璋老板兑现彩票上的那五文钱,就被送到了地府。

现在是建文年,举当官的机会并不多。

毕竟这几年没有一扫而空的大案,官员空缺也不多,总不能一天天画个圈圈,诅咒官员快点退休或早点去陪太祖爷吧。

与其那样,还不如背上书包,京城会试见。

明朝的乡试,在南、北直隶的京府、各省布政使司驻地举行。

而南直隶的京府,便是京师南京,由方孝孺、陈迪为主考官。

对于科举提前,内阁、六部虽然没有表态反对,但却是心存疑惑的。

没有清楚朱允炆为什么这样做。

朱允炆也不能告诉他们,自己是为了两个提前登上历史舞台,才来的吧。

坤宁宫。

马恩慧处理好后宫事宜之后,便看向给朱文奎讲故事的朱允炆,笑道:“皇上讲的故事,臣妾似都没听闻过。阿里,是什么?”

朱允炆微微一笑,说道:“只是一个名而已。”

“好奇怪的名字,定不是大明。”马恩慧抱过马文奎,一脸笑意地说道:“能看到皇上与皇子如此亲昵,臣妾真的欣慰。在东宫时,皇上可没这么多时间陪文奎呢。”

朱允炆尴尬一笑,岔开话题,问道:“织造进行的如何了?”

马恩慧看向朱允炆,无奈地说道:“虽增配了织造车,也选了一些手,但总归还是不够。昨产出四百匣,距离臣妾想要的六百匣,还差许多。”

朱允炆思索了下,认真地说道:“皇后,其实这件事解决起来容易,只是不知道皇后愿不愿意……”

马恩慧有了兴致,期待地说道:“若可解织造困境,臣妾自会答应。不过眼下二十四衙门中,抽调的员已然够多,再抽调下去,恐会影响后宫常。”

朱允炆起身,说道:“皇后只说抽调,其实在朕看来,八局中,有一个局是不需要存在的。若是裁撤掉,不仅可以腾出足够的房舍,还可解决织造员不足的问题。”

“八局?”

马恩慧微蹙眉

八局,即兵仗局、银作局、浣衣局、巾帽局、针工局、内织染局、酒醋面局、司苑局。

这八局,直接关系着宫中

(本章未完,请翻页)

衣食用度。

哪一个局,都无法舍弃。

“臣妾实在想不出。”

马恩慧摇道。

朱允炆指了指衣服,说道:“皇后,朕认为浣衣局可裁撤,改为后宫织造局,专司医用纱布、酒之物。”

“浣衣局?”

马恩慧难以相信地看着朱允炆。

浣衣局专司宫内衣物清洗,若是裁了浣衣局,后衣服谁来洗?

总不至于自己动手吧?

朱允炆微微一笑,对马恩慧说道:“皇后,裁撤浣衣局好处有二,其一,那地方太苦,骆才的手是什么样子的,相信皇后还记得。其二,浣衣局有足够的员,又在宫外,房舍多,进货、出货,皆是便利。”

马恩慧叹息一声,说道:“那皇上且回答臣妾一个问题,裁撤浣衣局之后,哪个局负责给宫里清洗衣物?”

朱允炆自信地看着马恩慧,说了两个字:“外包。”

“外包?”

马恩慧不解地看着朱允炆,又是自己听不懂的词,不由问道:“何为外包?”

朱允炆走到桌案旁,拿起了马恩慧常用的算盘,说道:“皇后不妨这样想,裁撤浣衣局之后,全部改为织造作坊,每可带来营收几何。然后再算一算,若是在京师之中,找一批给宫里清洗衣物,一许之三四百文,需要多少,支出几何。”

“若营收所得利超出支出耗费,则意味着,每依旧有利可得。既有利,何不试试?也为那些宫,寻一条出路。”

马恩慧听明白了,朱允炆的意思是让浣衣局织造的事,再找一批浣衣局的事。

只不过,再找的可就需要花钱了……

“皇上所言,是有些道理。不过予外来处理宫内衣物,恐有不妥吧,若出了问题,如何是好?再说了,若是消息传朝臣耳中,必会引起风波。”

马恩慧担忧地说道。

朱允炆走向马恩慧,轻松地说道:“皇后,你知道这京师中,有多少生活无依无靠的寡吗?若皇后以后宫之名,分以浣衣局之事,资其生活,朝臣纵是听闻,也只有上书赞赏之言,又能有什么风波?”

马恩慧眼前一亮,若是如此的话,岂不是名利双收?

此事,或可行。

(本章完)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