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盛唐大公主 > 第九十二章 计算产量

第九十二章 计算产量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近些年,旱灾频发。去年太平便向朕提议,想要研究如何提高粮食产量。朕便让其在宫中一小花园内自己试验。前些天稻谷已经收割完毕,今便是脱壳之时,众卿随朕一同去看看吧。”

说着,便转过身往里走,群臣在一脸懵之中跟了上去。

同时也在三五成群的窃窃私语,既然皇帝都带他们去看了,想必这结果应该很喜的。

不过说实话,这种时候若是真能提高粮食产量,对大唐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群臣们一边低声讨论着,一边跟在皇帝身后去往安福殿。

……

另外一边,安福殿内,李月辰坐在临波阁的围栏上,靠着柱子打哈欠。

原本小荷还提议今天有群臣过来,应该穿礼服的,不过被李月辰给拒绝了。

反正她这副打扮基本是尽皆知了,再说我堂堂一个公主,需要顾及他们吗?

于是今天的李月辰仍然是一身大红色的男士圆领袍,上用鲜艳的红绳绑了一个高马尾,洒脱的很。

两位姐姐倒是穿上了礼服,打扮的很严肃。

至于上官婉儿,李月辰告诉她,一会儿给皇帝皇后行完礼之后直接回殿里就行,在这里反而拘谨。

不一会儿,门外观察的小荷一路小跑进来:“殿下,来了!”

“嗯。”

李月辰答应一声,从围栏上跳了下来,伸了个懒腰,整理了一下衣服。

不一会儿,就看到皇帝皇后带着文武百官出现在了安福殿门

这个时期,说是文武百官,但实际上李治叫来的这些官员都是平时需要上朝的官员,并没有百之多。

唐朝的朝会是要分况的,一般来说,大型的祭祀活动或者大年初一的大朝会,上朝官员是最多的,不少地方官也都要跟着参加,这个时候的朝会数可能多达千以上!

还有就是初一十五的朔望朝,这种属于中型朝会,京城所有有品级的官员都要参加,数也能过百。

只不过大部分小官都只能在殿外听听,压根没有进去的机会。

就算京城的官员,也有很多都是一辈子都没亲眼见过皇帝的。

而平时上朝的,只有正五品以上的在京官员。

听起来似乎也有不少,但这个时期,三品以上的官员就那么几个,剩下的都是退休后享受待遇的。

所以实际上,平时上朝的数也就四十个左右。

今天来的也是这帮

说起这事儿李月辰就有点想笑,其实唐朝有个叫尚书令的职位,正二品,而且原本是有实权的。

但是现在没,因为先帝李二在当皇帝之前就是这个职位。

所以后来的都怕这祥瑞,到了现在,这已经成了个空职了。

看到皇帝皇后已经带进来了,李月辰抬手揉了揉自己的笑脸,跟两位姐姐带着下们一起行礼。

而夫妻俩身后的大臣们,在看到眼前铺在地上那一片金灿灿的稻穗之后,一个个都忍不住睁大了眼睛。

随后便低声讨论起来,语气之中仍然带着不敢相信的意味。

这些稻谷三天前就已经收割了,晒好了之后,今打算脱壳。

数量看着确实不多,但只要看看旁边那块地的大小,便会惊讶这稻穗的数量。

怀疑这是外面拿来充数的,就算是皇帝也不可能在这种事上开玩笑。

李治笑呵呵的让儿们和下免礼,随后带着走了进来。

李月辰悄悄摆摆手,让上官婉儿等先回去,只留下福来和小荷在后面候着。

随后便站在夫妻俩身边,一副乖巧的样子。

李治微微扭看了一眼身后三五成群讨论的大臣们,招了招手:“开始吧,看看结果如何。”

“喏!”

张成鑫答应一声,uu看书 www.uukanshu. 马上让准备好的工作员开始进行脱壳。

看着一众大臣惊讶的表,李月辰悄悄横着挪动两步,到了刘仁轨身边,低声问道:“师父,如何?”

“殿下当真不可测!”刘仁轨低声回答道,“此乃大功德啊!”

“哎呀,师父过誉了。”李月辰做出一副得意的样子,“徒儿也就是运气好而已!”

看着她耍宝,刘仁轨也只是笑了笑:“若是可以,为师也想拥有这等运气!”

打稻脱壳,其实是一项挺麻烦的工作,但架不住多,效率其实挺快的。

李治身后的大臣们纷纷互相讨论着这产量能有多少,以及究竟是用了什么方法才能让粮食长的如此之好。

单单看外形,稻穗粗大,颗粒饱满,这已经超过外面的作物了。

更别说数量如此之多,结果已经显而易见了。

因为工作员足够多,所以仅仅用了一个时辰左右,两筐米粒儿就已经摆在了面前。

李月辰有点好奇,总感觉这个时代的大米好像没有未来那么白那么亮,感觉甚至还有点发黄。

但考虑到未来的稻谷都是经过特殊培育的,倒是也没有多想,反正在场的似乎看着都感觉挺正常的。

负责称重的工作员在仔细确认过之后,转过身恭敬的行礼:“启禀陛下,这块地产粮共计四十七斤半!”

旁边的宣城公主下意识的回答道:“这样的话,换算成一亩地,便是差不多两百八十五斤!”

“嘶――”

听到这个答案的前面几排大臣纷纷下意识的倒抽一凉气!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