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大明第一臣 > 第四十二章 张家老仆

第四十二章 张家老仆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朱元璋和张希孟回了临淮镇,看起来辛苦一趟,除了几百个赤手空拳的青壮,什么都没有带回来。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但是他们俩都清楚,这一次可赚大了,而且赚得盆满钵满,都流出来了。

解救了郭子兴,着赵均用谢罪,朱元璋的名一下子达到了新的高度,能和那几位大帅相提并论,甚至还要胜过郭子兴一

朱元璋的勇武智慧,在保卫濠州的战斗中,已经显露无疑,没有什么好说的。

这一次不计前嫌,救了郭子兴,是老朱的仁义……不但把前面欠郭子兴的都还清了,还属于涌泉答报。

反正只要脑筋正常的,都不会觉得朱元璋欠郭子兴的,一个婿,帮着你守城,又救了你一命,还想怎么样?亲儿子也不过如此吧!

其次,朱元璋没有跟赵均用翻脸,依旧维持了濠州红巾的大局,仅仅这一条,就让饱受战摧残的百姓感激涕零,五体投地。

大家也知道,不可能永远太平下去,但是能在春耕的关,相安无事,不用打仗。把粮食种下去,秋天能收获,不用饿死,已经是别无所求了。

没法子,身在这么个末世,真的想不了太多。

也就是说,至此为止,老朱决定单独发展,造成的波澜终于毫无波澜。

而且伴随着威望提升,每天都有成群结队,前来投靠。

少则几十,多则上百,更有一个村子青壮全过来的盛况。

张希孟每天负责登记,都把他忙得晕眼花,跟一个陀螺似的转不停。没有几天,就弄了厚厚的一本,张希孟去给朱元璋过目。

老朱接过来,先是一惊,“这么多?”

张希孟笑道:“主公声名大振,八方归附,这也是应该的。”

朱元璋竟然没有翻看,而是随手放在了一边,然后对张希孟道:“先生,你说咱招募了这么多乡亲,可是好事?”

张希孟有点被问住了,好吗?其实在他看来,同乡抱团,很容易形成一个个排外的小山

而纵观大明的建立,最大的山就是淮西勋贵,其次还有浙东文,还有后续归附的武将,也包括老朱的儿子们……彼此错综复杂,织在一起,私相授受,贪赃枉法,败坏国典,各种坏事得太多了,这也是老朱不得不举起屠刀的原因所在。

“主公,魏武帝起家,靠着曹氏和夏侯氏的宗亲,李唐靠着关陇门阀,赵匡胤也靠着禁军中的把兄弟……没有一群可靠的,着实做不了大事。”

“可曹家不也有曹爽一般的蠢猪笨牛,关陇门阀也是彼此争斗不休,赵匡胤最后也要杯酒释兵权!”朱元璋长叹连声,“这些天咱就在思忖这事,眼下刚刚起步,要让大家伙愿意跟咱,除了赏罚公平,还要靠着乡亲分,结成一个拳,这样才能重重挥出去!”

“只是咱又发现,史册之中,但凡事业初创,这帮到后来都会骄纵胡为,完全不把军规法度放在眼里,变成了国家的祸害!”

老朱扭,盯着张希孟。

“先生可有高见?”

张希孟悚然一惊,“主公,既然历代都是如此,我也不知道啊!”

朱元璋点了点,突然又似笑非笑道:“那令尊说过没有?能不能给咱说说?”

张希孟又是一怔,他的确让老爹背了不少黑锅,有什么新点子都说是老爹想的,弄得他爹都成了藏身民间的大才宰相了。

老朱这么问,也不知道是揶揄,还是真心求教。

“主公,能不能说说,您是打算怎么办?”

朱元璋轻叹气,“咱也不知道……不过要让咱说,他们真的贪赃枉法,胡作非为。咱不会忍的。咱是穷苦出身,知道老百姓有多恨那帮王八蛋……咱,咱不能成王八蛋的儿!”

老朱斩钉截铁,剖开心腹,张希孟也豁然开朗,对未来的洪武大帝有了些新的看法。

朱元璋说得没错,在创业之初,必须有一群追随你。

处事公平,赏罚得当,英明睿智,体恤部下……这些优点,都是在一定基础之上。

你想护下属,总要先有下属吧!你想纲纪森严,可也要有愿意给你管才行。

一肚子韬略,却无处施展,只能走向键政圈,没法走帝王路。多少学了工商管理的,后来发现,却是被别管理的那个。

说来说去,一切的开始,都是要有个初始团队。

对于老朱来说,这个团队就是他的淮西老乡!

他要得到这群的认可。

从目前来看,老朱是成功的,甚至是非常成功。

光从每天前来投靠的数看,老朱都赢麻了。

而且对于那些普通的百姓来说。国家是什么?他们不清楚的,最多能朦胧的知道,自己是汉已经很不错了。

老百姓最在意的还是同乡,哪怕读了一肚子书的文官,也是如此,大明朝靠着地域结党,简直不要太多。

这些淮西老乡,彼此熟悉,甚至就是亲戚,到了战场上,彼此照顾,奋力作战,不怕死,不至于友军有难,不动如山……这是最大的优点。

但是也不得不承认,正因为彼此熟悉,他们私下里就把事办了,完全架空上面的,胆大妄为,藐视法度,也是有的,而且还很严重。

“主公,这些该用,也必须用,而且在当下,还只能用他们。”张希孟字斟句酌,可不敢说错一个字,因为他清楚,这一次的谈话,怕是会关系到后无数颗脑袋,半点不能含糊。

“但是用归用,却要约束管教,必要的时候,严惩不贷,以法度为先!”

“说得好!”朱元璋用力颔首,“这正是咱的意思,咱眼见兵马越来越多,心里敞亮,可也担忧,生怕管不好,出了子。要说起来,多亏了先生,这些子咱读了不少书,明白了不少道理!”

朱元璋顿了一下,突然想到一件事,忍不住道:“先生,你说咱读书明理,能不能让下面的也读书啊?他们要是都懂了道理,咱就不用担心了。”

这话让张希孟眼前一亮,放在历史上,朱元璋会对部下讲道理,该赏的赏,该罚的罚……但是让他们读书,老朱却是未必能想到,这也算是张希孟教导有方了。

“主公可是想让我去安排?”

“不是你安排,是让你给他们讲课,就像给咱讲得那样。”

张希孟一听脑袋就大了,老朱队伍膨胀,最忙的就是他,现在还要让他给武将讲课,这不是要累死他吗?

张希孟就想拒绝,哪知道朱元璋微微一笑,“先生别急着反对,咱有样东西,想给先生看看。”

“什么东西?”张希孟不知道老朱能拿出什么玩意,打动他的心。

只见朱元璋把手伸到了怀里,摸了好半天,这才小心翼翼,拿出了一个金锁,还有两个金镯,放在张希孟的面前。

“这是先生的吗?”

张希孟看了一眼,似乎想起什么,他急忙抓在手里,只见金锁之上,有八个字:希孟吾儿,长命百年!

再看镯子,同样也有这八个字。

张希孟再也无法冷静了,他豁然站起,浑身竟然微微颤抖。

这是他在八岁以前,随身携带的,后来大了之后,才让老娘收起来,应该是和老娘的嫁妆首饰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