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成把握,值得一搏了!”
得到游老的答复后,田籍心中越发雀跃。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这不单单意味着他终于找到了“烈毒不伤”的机缘。
而且一旦仪式成功,获得“烈毒不伤”的特
,那眼前这片毒沼,乃至于今后针对神魂的魂毒伤害,他都能一定程度上免疫。
说不定还能凭借这个特
,在这片金色毒沼化被动为主动,反过来坑南史无明一把!
当然了,根据过往三次仪式的经验,他还得找到制作合适的替身泥
配方。
“按照先前的经验,泥
替身的原材料,都是与仪式环境本身有极大关联,甚至同出一地。”
“譬如‘潜行不窒’仪式在北溟举行,那来自北溟的坎晶就是最合适的材料。”
“东夷震硅,来自天雷轰击震木的残渣,有消解雷电的特
,适合‘雷霆不憾’仪式。”
“南荒离灰,根本就是改火道用来制作明火炉的主材,我利用明火进行‘蹈火不热’仪式,离灰就是首选。”
“四方土中的三种,居然都对应了我仪式需要的泥
配方,乍一看颇为巧合。”
“不过细细想来,万物相伴相生,相生相克,在原产地出现对应的克制之物,不足为奇。而且我正好循着这个思路,去找到‘烈毒不伤’的泥
配方!”
“那么,这种魂毒的相克之物,又是什么呢?”
梦蝶学派前
语焉不详,而且也没有如田籍一样用泥
替身法,所以在齐一会里找不到答案。
于是田籍立即回归
身,向小石竹打听更多关于魂毒的
报。
他很好奇小石竹的家乡
,是怎么认识这种奇毒的。
……
原来小石竹的家,位于梁国的一处冶金之乡,乡中之
大多世代为当地贵族冶金铸铁。
而这种金色毒沼,正是提炼某种独特冶炼素材的原材料。
“我离家时年纪还小,还没来得及跟阿父阿母学本领……”小石竹带着缅怀的语气追忆道,“不过我听阿父提过,只要找到一种名为‘兵虫’的虫子,这种毒沼就能转化为一直珍贵的素材,阿父称之为‘兵虫遗矢’。”
“兵虫遗矢?!你确定?”
听到这个简单粗
,带着味道的名称,田籍心
剧震。
这个名称他见过。
来自匠辛夫的《九土注》。
所谓兵虫遗矢,就是兵虫拉的粑粑。
按照小石竹的描述,兵虫能够无视魂毒,吞服毒沼,并排泄出一种珍贵的冶炼素材,名为“兵虫遗矢”。
不过在《九土注》中,它还有一个更正式的名称
“西泽兑泥!”
……
整合了小石竹的家乡经验,与匠辛夫《九土注》的注释,田籍对兵虫遗矢,或者说西泽兑泥的特
,有了进一步了解。
西泽兑泥与金色毒沼,根本就是同源的物质。
区别只在于前者经过“兵虫”体内环境的转化后,不但没有了魂毒的伤害,甚至还能反过来隔绝后者,乃至世间大多数的魂毒。
若用此物来炼制防具,就具备了抵御魂毒的效果。
这也是小石竹家乡的冶金匠
,为何甘愿冒着生命危险,也也获取此物的缘故。
当然,他们也不是直接用血
凡躯去触碰毒沼,而是以特制器具打捞、储存。
这种特殊器具,自然是用西泽兑泥制作而成的。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田籍用西泽兑泥作为适配“烈毒不伤”仪式的替身泥
,可谓最好不过。
“只是,这也太巧合了吧……”
万物相伴相生,相生相克,这个道理他能理解。
他唯一不能理解的是,为什么自己需要的四种至
仪式替身泥
的素材,偏偏正好是四种四方土。
或者更准确地说,为什么在自己尚未知道需要四方土的时候,就已经有
将四方土的
报,送到了他手上?
现在回过
来看,这种巧合,已经不能用“打瞌睡有
送枕
”来解释了。
毕竟他的
况,根本就是自身还未有睡意,别
就已经预判到他即将打瞌睡,然后提前将枕
塞到他手中。
就仿佛——
“有
预判了我的命运轨迹?!”
想到这一层,田籍感觉自己心跳都慢了半拍。
特别是他想到,匠辛夫的《九土注》,以及自己最初魂穿过来栖身的泥
,都出自同一
之手。
一名身份不明的大史氏。
这种命运
作于他
之手的既视感,令他毛骨悚然。
与之相比,先前南史无明的重生大法,都算不了什么。
……
“烈毒不伤”的机缘就在眼前。
止步不前,迟早落
南史无明的手中。
踏前一步,则很可能落
某种既定的命运轨迹,越发身不由己。
田籍心中思索了片刻,很快有了决断。
活下去再说!
就算要反抗命运,也得站得足够高,拥有足够反抗的实力,才有意义。
否则蚍蜉撼树,不过是徒增笑料罢了!
……
既然决定了要进行仪式,当务之急,是要先从毒沼中提炼出西泽兑泥,以便制作替身泥
。
而提炼的关键之物,则是小石竹所说的“兵虫”。
便听小石竹如数家珍道:“这‘兵虫’并非是一种天然存在的虫子,而是寻常虫蛇,因为长时间生活在兵争相关的场地,受到兵伐之气
扰,这次有一定概率转化而成。”
“通常来说,与兵争越是高度相关,战事越频繁的地方,滋生‘兵虫’的数量就越多。”
“譬如烽火台、古战场、炼制兵器的场所等待……”
“兵争相关的场地么……”田籍沉吟道。
毫无疑问,眼下陷
了战火之中的
陌都,就是符合条件的地方。
只是现在
却被困住大泽之中,根本上不了岸,哪有机会找呢?
至于大泽,这里恰恰是战事最罕见的地方……
“大兄不必忧虑,眼下正好有适合兵虫滋生的地方,而且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听到石竹的提示,田籍也很快反应过来。
随即一
一祟,在神魂中异
同声道:“梁
的战船!”
……
“博闻,这样真的行得通吗?”
以【知鱼】了解到墨烟的想法,田籍在水底下摊摊手,表示自己其实心里也没底。
此时两
潜伏在梁
一艘楼船的底部,分别用“凝墨”与“凌烟”在船底木板上刻画字符。
字符来自小石竹的记忆,说当年她家乡的冶金匠,就是用这种方法,来吸引“兵虫”聚集,进而捕捉。
田籍比对过自己见识过的所有文字,包括前世与今世的,发现没有一种能对应上。
甚至连发音都不知道。
唯一能确定的是小石竹没有撒谎。
本着死马当活马医的
神,他拉着墨烟,悄无声息地穿梭在船队的下方,尽可能在每一艘楼船底部刻上小石竹记忆的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