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洪武大明:吾儿怎么还不造反 > 第五章 徐妙云和唱诗

第五章 徐妙云和唱诗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蒸馏酒自元朝发明,又叫酒露,明初洪武这时候技术已经相当普及,酒度数丝毫不比现代的白酒差。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朱启倒是不知道这些,一大杯高浓度白酒下肚,此时他放下了酒,杯怀疑生。

朱棣显然早有准备,凑着酒杯抿了一,由衷说道:

“果然是烈酒啊,想必是烧出来的酒露吧?不过比起家里的酒露,还是差了点,家里烧出来的酒露,那是真的烈啊,不过三哥你居然一喝完,真是让小弟我佩服不已啊。”

朱启没管朱棣的马,看向了老鸨,问道:

“老鸨,这酒……烧出来的?”

“自然是烧出来的酒露啊,要不怎么能这么烈呢,等下上两盘小菜,两位公子边吃边喝。”

老鸨脸上带着笑,这一瓶酒可不便宜呢,不过眼前这两一看就是贵公子,肯定消费得起,今天光是酒钱就大赚一笔了。

想了想,继续推销说道:

“另外,咱们潇湘馆里,新上了一批药堂送来的五石散,两位公子若是有兴趣……”

老鸨话还没说完,朱启抬手打断,说道:

“不用不用,赶紧上菜。”

朱启一大六十来度白酒的酒劲,这时候慢慢上来了,得赶紧搞两菜,不然这一酒就喝醉了,那真丢了。

至于这五石散,可不就是张仲景的寒食散方子改良后的著名春药吗!现代的中医药堂里,很多都有卖呢,效果堪比蓝色小药丸。

自己年纪轻轻的,用那玩意啥。

朱棣却没听说过五石散,对着朱启笑着说道:

“三哥,这潇湘馆为了赚钱,连药都开始卖,到这的买药什么啊。”

朱启酒劲开始上,说道:

“想不出来。”

边上姑娘们一个个嘤嘤嘤的,又开始劝起酒来。

朱棣也喝了好几,正熏醉时,最为骚包,一边摸着姑娘的小腰,一边说道:

“佳伴身,不禁令我诗兴大发,前几我偶得诗词两句,三哥我吟给你听。”

朱棣摇晃脑道:

“红湿胭艳逐零蓬,一片春风细雨濛。燕子不知无处去,东流犹有杜鹃声。”

姑娘们一个个拍起手来:

“好诗啊,公子真是做的一首好诗。”

边上有姑娘很快用小条子把诗句写了下来,递了出去,外面听到有开始唱诗来,某某房间的公子,为潇湘馆的某某姑娘,赠诗一首云云。

要是之前朱启肯定大为称赞,自叹不如,虽然他听不懂。

但此时酒已经蒙蔽理智,边上还有五个漂亮大姐姐,荷尔蒙当时就上去了,立马就决定抄一手,获得优先配权。

朱启脸色通红,站起身来袍袖一挥:

“看我也来一首!”

……………………

而此时在潇湘馆的另外一间包厢里,气氛却不如朱启和朱棣这边热烈。

但屋子里坐的,也是身份尊贵,乃是魏国公徐达的儿子,徐增寿。

徐增寿边上还坐了一,虽然穿着男装,但这肤如凝脂,唇红齿白,眉目顾盼之间,一天生妩媚之气。

明眼一瞧,就知道徐增寿边上坐着的,是扮男装来的,这孩年纪也不大,看上去十四五岁的模样,却也不是外,是徐增寿的二妹,徐妙云。

按照行家话说,外面的进风月场所,俗称“过班”,一般都是很熟的熟客带来的才给进,而且都是有钱家的大小姐,出于好奇来这地方瞧一瞧,风月场所要价也会很高,光是打茶围就得一般客的两三倍价钱。

这屋子里因为有了一个徐妙云,接待徐增寿的姑娘也没敢太奔放,只是搭了手在徐增寿的胳膊上,偶尔给徐增寿添添酒。

徐妙云身边的一个姑娘,那更是乖巧的就跟小丫鬟一样。

徐增寿皱着一张少年的脸,语气央求着说道:

“我的好妹子,这潇湘馆长啥模样你也看到了,咱们赶紧回家去吧,被爹发现我带你过来,我非脱了三层皮不可啊。”

徐妙云鼻一皱,对着徐增寿说道:

“你三天两往勾栏跑,也没见着爹把你脱了三层皮啊。”

徐增寿哭笑不得:

“我来勾栏,跟你来勾栏,那能一样吗,况且我来勾栏,也就是听听曲子,看看跳舞,也没做什么出格的事,爹怎么会责怪我呢。”

“是是是,爹不责怪你,甚至还想跟你一起来呢。”

徐妙云继续问道:

“哥,你平来潇湘馆就是喝酒?家里不也能喝吗?”

徐增寿拿着酒杯一愣,心想着我来这的事能让你知道?嘴上却说道:

“也不全是,在这还能吟诗作赋。”

“吟诗作赋?”

徐妙云眼前一亮,她自小聪明,好读书,前两年,还有国子监的大儒,夸赞徐妙云是中儒生,应天府中更有“诸生”的称号。

旁边的姑娘瞧见徐妙云对吟诗作赋感兴趣,笑着说道:

“小姐有所不知,徐公子可是文采斐然呢,没少为我们姐妹几个写诗,前些子在这房子摆花酒,还写了一首咏梅诗,鸨母传出去,在咱们潇湘馆里,也是上佳之作。”

这姑娘话一说,边上的徐增寿面色有点古怪,抬手说道:

“平里随便写的打油诗,没什么好说的。”

“哦?我倒是很想听听那首咏梅的打油诗。”

徐妙云眼睛微眯了起来,边上姑娘自知说错了话,支支吾吾一声忘了,哪里还敢开

徐增寿被妹妹看的脖子直缩,那首诗自然不是他写的,是徐妙云在家里写的,他瞧见了就拿来潇湘馆显摆。

就跟外省去了广东,迷失在一声声“靓仔”中一样,谁还不想迷失在一声声的“才子”称呼里呢?

徐妙云鼻子里“哼”了一声,虽然没说话,但估摸着以后是没诗可抄了。

徐增寿皮发麻,不抄诗这风月场所还要不要混了,赶忙说道:

“过阵子潇湘馆那位花魁挂衣的时候,全城的文士子估摸着都要来,我带你来见识见识。”

“真的?”徐妙云脸上不悦的神顿时烟消云散,不过又问道:“何为挂衣啊?”

几个姑娘们面面相觑,挂衣就是初次同枕,招幕之宾的盛会呗。

徐增寿犹豫一阵,说道:

“你就当是诗会就行了。”

徐妙云撇了撇嘴:“肯定不是什么正经事,不愿说就算了。但你说了到时候带我来,可不能食言。”

徐增寿赶忙点应下,这事也算是揭过去了,回还有诗抄就行,再说,花魁挂衣的时候,带上自己这个妹妹,到时候搞来两首佳作,技压群雄,再准备一大笔银子,说不定自己也能拔得筹,当那个羡慕的幕之宾呢。

颇具姿色的姑娘,挂上了花魁名号,总要捂上一阵,待身价最高时,卖个高价,至于说有达官贵来暗箱作,迫花魁什么的,放在以前或许有,但在明初是绝对没敢这么做的。

朱元璋亲自动手,昭告天下,把风月产业纳自个的钱包,已经是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