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重生之富贵闲人 > 第256章 助学基金

第256章 助学基金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第256章 助学基金

陈久明原以为陈予权只是要给姚猛子一点教训,现在才知道,陈予权竟然要下死手!

他虽然对姚猛子的底细不是十分清楚,但这些年,狗倒灶的事,姚红卫得确实不少,真要是认真调查,一一落实下去,判个十年八年只怕还是轻的。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姚红卫已经年过四旬,倘若在监狱里待上个十来年,出来时基本也就废了。

陈予权淡淡一笑,说道:“九阿公,狠不狠的,不是我们说了算,是法律说了算。

我会把姚红卫的况汇报给地区领导,到时候依法办事就行。”

陈久明心里有那么一点不舒服。

实在陈予权这话说得有点大,压根就没将他姑爷康副局长放在眼里。

但仔细想想,这又是好事。

毕竟有了地区领导的明确指示,他家姑爷就是奉命行事,不会把往死里得罪。

以康副局长的身份地位,得罪小小一个姚红卫,那当然是不在乎——区区一个混混子,他还能翻天不成?

但姚红卫背后明显是有的,得罪姚红卫背后的,就不是那么划算了。

“九阿公,你老家来得正好,我正有事要跟你商量呢。”

对陈久明心中所想,陈予权自然是一清二楚,也不点,不经意间,就转换了话题。

“什么事,你说。”

九阿公有点打不起神。

他现在一门心思都在姚红卫这事上

“九阿公,我想在家族设立一个助学基金,不知你老家觉得怎么样?”

“助学基金?”

陈久明一愣,心思终于转了回来,颇为惊讶地反问道。

“对,具体来说,就是资助我们浩阳陈姓族求学的一个基金。”

“哦,好事好事,这是大好事啊……”

陈久明总算明白了陈予权话里的意思,顿时大为惊喜,一时间,将姚红卫都抛到脑后去了。

“不知道这个助学基金,老七你打算怎么搞?”

助学基金这种事,现阶段还是个新鲜玩意,不如后世那么普遍。

但陈久明到底还是有几分见识,毕竟他听说过希望工程,知道是怎么回事。

“这个事作层面并不复杂,我打算拿点钱出来,成立一个专门的助学基金,第一阶段,暂时只针对浩阳县陈姓族

只要是浩阳县姓陈的,在同一个宗谱之内,如果家庭条件困难的话,都可以申请这个助学金。”

卢文秀吃了一惊,说道:“小七,浩阳姓陈的族数不少吧?”

她原本也知道,儿子这几个月赚了些钱,但要开支的地方也不少,单单一个天健生物科技工业园,就投了上千万。

现在又要搞这个什么助学基金,岂不是又要投一大笔钱?

怕不得要花个十万二十万的?

“一共是七万三千多。”

陈予权笑着答道。

“这是公安局那边给我的数据,他们查过户籍的。”

“那么多?”

这一下,连陈久明都惊住了。

陈予权笑道:“整个浩阳有将近八十万,陈姓只有七万三千多,还算是少的。

刘姓有将近二十万呢。

再说,这七万多里边,真正还在上学的适龄学子,也就是几千而已,不到一万。”

“所以我的意思,这个助学基金分为几个模式。

第一个模式,只要是陈姓族考上大学的,包括全制大专在内,都可以申请助学金。

根据具体况,助学金又分为三等。

第一等的助学金,每年五千元,只给家庭条件特别困难的。

具体的条件,我们可以再商量……”

“每年五千?”

陈久明顿时倒吸一凉气,满脸震惊之色。

要知道,他这个退休工一年的退休工资,也就是四千多不到五千的样子,已经让他的子过得很滋润了。

“对,每年五千。

足够他们在大学生活所需了。”

“岂止是足够他们上学,节省一点,养一家都够了!”

陈久明有点酸溜溜地说道。

“九阿公,我就是这个意思。”

陈予权微微一笑,说道。

“九阿公,不要说在农村,就算在城关镇,赤贫家庭也不在少数。

比如我自己,当年要是家庭条件稍微好一点,说不定也能上个大学呢!”

卢文秀便忍不住擦了擦眼睛,一脸的愧疚。

似乎儿子没能上大学,自己“罪莫大焉”。

陈久明也点称是,心里却暗暗撇嘴——你上不了大学,仅仅只是家庭条件不好吗?

你倒是先考个高中给我瞧瞧!

自己不努力,整天的胡混,现在到学会甩锅了?

不过谁叫你如今运气逆天,一下子发财了呢?

你有钱你说了算!

“能够拿到一等助学金的,家庭条件肯定特别困难,我就是想要让他们后顾无忧,认真学习,学点真本事。”

“二等助学金每年三千,三等的每年两千!”

陈久明叹息道:“就算是三等,每年两千,也不少了,足可以养活一家三。”

陈予权笑道:“九阿公,你这是按照浩阳的物价来算的。

大城市的物价可比浩阳要高。

每年两千,基本上也就够一个在大学的生活开支了。”

“行,你是老板你说了算。”

陈久明点说道。

他现在还有点搞不明白,这个助学基金和他有什么关系。

反正以他的家庭条件,肯定是申请不了的。

他也丢不起这个

“刚才说的,是针对困难家庭的助学计划,而且前提条件是必须考上大专以上的学校。

实话说,咱们浩阳每年能考上大专的,本来就不多。

陈姓族就更少了,也不知道有没有一百个。”

具体的数据,陈予权倒是没有调查。

“所以,这个称为奖学金可能更合适一些。

更多的贫困家庭孩子,可能连高中都上不了。

这些,才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重点。”

“第二种模式,才是真正的助学金,只要能考上高中,就可以申请。

还是分为三等,第一等的每年两千,二等每年一千,三等每年五百。

高中就在本地上,这点钱应该也可以帮他们上完三年高中了。”

“差不多了,两千还有剩。”

陈久明其实是个财迷,习惯算细账。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