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回到明朝当首富 > 第82章 日入百万两银子

第82章 日入百万两银子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天气寒冷,天空飘着细碎的雪花。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而在百善铺子跟前,却是火热一片,刚刚开售而已,前面买香皂跟买玻璃的差点打起来。

掌柜沈七为难不已。

排了两队,让谁先行购买都不好啊。

“大家伙别争了,安静一下。”

宁远笑着走了过去,让沈七搬了一张小桌,朗声道:“买香皂的照旧按顺序购买,预购玻璃的,按顺序到本公子这里来。”

这些可都是送银子的啊,有什么好争抢的,加一个售卖窗不就得了?

旋即,玻璃正式开售。

对于眼前这些家丁小厮等,宁远大多不认识,盲猜应该是某些老爷府上的

随着第一个的到来,他拿出准备好的凭票,询问来姓名,购买数量,再将数字填到凭票上。

填好两张凭票后,将凭票叠起来,让购买叠中间处签字,他随后签字。

这样一来,两个的签名便都分开,每张凭票上面各一半。

而因每次签字的位置不同,也就致使每张凭票都是独一无二的,大大增加了造假的难度,甚至可以说无法造假。

一张张凭票发放出去,一张张宝钞也进了宁远的腰包,不过片刻间,便有小山般大小。

“买十块……”

一道熟悉的声音响起。

宁远抬看去,笑了出来:“呀,世伯好啊,您该不会是想着继续仿制玻璃吧?”

张鹤龄老脸涨的通红,垂着道:“不会不会,莫要说。”

他算是怕了宁远这小子,太贼了。

前后几次手,他都被拿捏的死死的,简直毫无还手之地。

故而他心下计算着,以后能不跟宁远接触就不接触,躲的越远越好。

就如此次,他若知道宁远亲自售卖,就应该唤家丁过来。

“呵呵,世伯您想仿制的话,尽管仿制吧,没关系的。”宁远笑道。

玻璃不同于香皂,便是连他都勉强捣鼓出来,外想仿制,又岂是那般容易的?

张鹤龄有些惊疑的看了看,不敢确定这里面是否有诈,忙收敛心神:“快点给老夫凭票吧。”

“好嘞,您签字吧。”宁远淡然道。

很快,一万块玻璃,销售一空,而队伍后面,还有四五十

宁远站了起来,朗声道:“诸位,抱歉啦,一万块玻璃预售完了,大家都回去吧。”

诸多家丁小厮面色为难,其中最前面一忍不住道:“宁公子,您……再多卖点吧,大家伙都带银子来了,空手回去不好啊。”

这个提议,相当的好。

便是连宁远都有些心动了,毕竟多售卖便意味着白花花的银子啊,谁跟银子过不去?

可问题是他已说出了话,一唾沫一个钉,又岂能胡更改?

再者,限定售卖数量,也有利于维持价格,甚至是……涨价!

于是他故作心痛的样子道:“不卖,大家伙散了吧,本公子也要差去了。”

销售暂停。

宁远看着一大堆宝钞,也是激动不已。

这可是百万两银子啊!

百万,此大明一朝,舍他宁远之外,莫说做到了,又有几敢想?

与此同时,也正因为玻璃的销,让他信心大振!

看看吧,这天下是真不缺有钱呐!

若是搜罗一番,便是几亿两银子也搜的出来,区区百万两又算得了什么?

再者,他这还要给宫里分一半呢。

晚些时候,宫中。

弘治皇帝笑呵呵的看着宁远,随道:“听说,那玻璃售卖的不错?”

宁远点:“尚好,赚了点银子,这不就给您送来了嘛。”

“哦?”弘治皇帝来了兴致。

宁远见状,冲着外面挥了挥手,当即有两个太监费力的抬着一个麻袋走了进来。

弘治皇帝略微诧异:“这是……”

“宝钞啊。”宁远笑着解开麻袋。

哗啦啦!

随着袋子打开,里面一张张宝钞散落一地,乍看过去,令眼花缭

“这……”

弘治皇帝不由得站起,捡起一把宝钞看了看:“这是……多少银子?”

“所售玻璃银子的半数,五十万两!”宁远道。

嘶!

弘治皇帝暗抽凉气,眼睛都直了!

短短一之间卖出了百万两银子?

百万两啊!

要知道,即便是整个大明的国库收,一年也不过四五百万两银子而已。

这……太恐怖了。

他当然知道玻璃这种稀罕物肯定会受欢迎,莫说王公贵族了,便是连他这个天之子也眼馋的很。

可当他亲眼看目睹这五十万两银子的宝钞,把地面都铺满了,仍旧不免惊骇。

这银子,来的太快了。

数量,也尤其的骇

“宁卿,尔乃朕之肱骨啊!”

弘治皇帝感叹着,心下久久不能平复。

都以为帝王生活奢靡,却不知,帝王才是最缺银子的。

无论是天下兵马、还是朝廷衮衮诸公、六部九卿、皇室王族,这些,就如同那嗷嗷待哺的孩子,伸手向他这个帝王要钱。

自太祖以来,朝廷的赋税非但没增加,反而渐减少。

再加上各地方瞒报虚报,国库的银子更是不敷出。

故而,他这个帝王自登基以来,一直兢兢业业,从不敢铺张费,为的便是省下一,以让天下太平昌盛。

可眼下,因宁远的出现,香皂、玻璃的相继出现,让他生出一种错觉。

就仿佛他先前那般努力、节俭……不值一提!

也是到此时,他猛的意识到什么似的,忍不住道:“此乃经济之道?”

宁远轻轻点

弘治皇帝又是沉思许久:“所谓士农工商,绵延千年的传统,竟如此不经推敲吗?”

自古以来,经商一直都是贱业,尤其是在读书眼中,更是不值一提的下三流。

可眼下,弘治皇帝看着那一大堆宝钞,心底已是快翻天了。

先前的香皂,每月大概会有两三万两银子送宫中,他也没太在意,但经过玻璃的预售,才让他真正意识到经商的恐怖。

能挣银子啊!

朝廷有了银子才能做更多事,才能兵强马壮,才能真正让这天下长治久安啊!

而传统的所谓的勤政民,能吗?

答案不言而喻。

弘治皇帝目光沉,顿了顿,严肃道:“宁远,此事,不得张扬,小心被诟病。”

“臣明白。”宁远忙是应下。

这里面的厉害关系相当大了。

以往,文们,只要读读书,熟背四书五经,便能帮助君王治理天下。

可经济之道出现后,文官们、甚至包括天下无数学子传统的那一套,就显得没用了。

毫不客气的说,大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