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回到清朝做盐商 > 第三八三章 南巡

第三八三章 南巡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根据董书恒提供的点子,华夏这两年在机械制造领域做出了很多创新。

制造出了一批西方没有,但是又非常实用的东西。

就比如三车,比如马拉的翻地机、播种机,脚踩的脱粒机等等。

还有一个原因促使董书恒和南方各州好。他原本就准备在南北方开战的况下偏向南方,因为在历史上南方更弱嘛。

一个欧洲以后就够华夏受的了,要是再有一个完整的美国给欧洲做后花园,那么华夏今后的称霸之路必然充满了荆棘。

对于北美,董书恒早已经规划了一个初步的目标。

阿拉斯加现在除了东南部的朱诺地区之外已经基本上被华夏占领。之所以暂时先放着朱诺地区,也是为了暂时不触动英国的利益。

阿拉斯加这个地方以后会划华夏直接管辖。

美国的西部华夏要直接纳管辖是很困难的。董书恒的目标是保证落基山脉以西至少要成为一个以华为主体的国家。

这样华夏在北美大陆就将拥有两处势力,可以南北呼应。

而落基山脉以东最好能够分立成两个国家。当美国成了三国,不知道它还能不能达到后世的成就呢?

这次与约翰·塞纳的会晤,让董书恒感觉到自己离着目标又近了一步。

南美洲那边就好办了,有自己的哥哥在那边,加上华夏的支持,最后想要建立一个庞大的华和印第安帝国绝对不是梦想。

就南美洲的那些弱国家,不是董书恒瞧不起他们,这些国家还真没几个能打的。

会担心以后华会不会与印第安之间出现分歧。

这是必然的,但是南美的印地安才有多少?又有多少印第安已经开化了呢?华夏的持续移民之下,以后南美洲肯定还是华夏同化印第安

在那里以后只会有一个主要的民族——华夏。

那么接下来就剩下一个非洲了。董书恒暂时手还伸不了那么长。

但是普鲁士已经在非洲获得了殖民地。根据董书恒同阿达尔伯特亲王之间达成的协议,华夏会和普鲁士共同开发这些殖民地。

到时候移民开发当地的肯定是华夏。普鲁士相当于以土地,他们只要获得收益就好。

亚洲的战略前面已经说过了。

欧洲那边现在都是文明国家,华夏是没办法手进去的。

但是华夏也可以利用好他们之间的矛盾。

董书恒是在上海见到的约翰·塞纳。为什么他会在上海呢?

八月份后,董书恒感觉自己在新京的事忙的差不多了就给自己安排了一次南方出行。

这次他是以国家元首的身份故地重游。

从北向南沿着运河行进。他第一站视察了建设中塘沽新城。

在这里一座工业区正在崛起。随处可以看到正在建设中的厂房。有一些较早建好的厂房已经都开始投了生产。

现在华夏初立,政府洒出了大把的货币,这直接就拉动了国内的需求。各种生活物资的销售比以往更加的火

所以有些明的商早就看好了这样的商机,尽早开工投产,争取让自己的商品卖上一个好价钱。

董书恒又抽空去长芦地区看了一下新投使用的盐场。这是他的老本行。华夏南方的海盐要数淮盐最有名,因为靠近扬州,这里的盐销售面最广。

北方的产盐地就要数长芦盐场了。两者也是满清时期两个最大的盐运使衙门所在地。

现在长芦这边也没有盐丁了,一部分分了田地成了农民,还有一部分盐丁成了新的长芦盐业公司的职工。他们的生活比以前好了很多。

董书恒肯定了刘文锦在经济建设上取得的成就。

刘文锦也在心中庆幸自己当初将宝押到董书恒的上真是一个明智之举。

一个要想获得好的发展,不仅仅要会做事儿,不仅仅要有能力,还必须眼力好,能够跟对

第二站,他去了山东地区,主要去参观了菏泽。

原本的山东西部丘陵地带现在凭空出现了一个大泽,不禁让感叹沧海桑田。

杜辉全程陪同了董书恒参观这一重大治黄工程。

董书恒第一眼看到这个大泽的时候,也被震撼了。因为夏季刚过,现在大泽中蓄水量基本上处在一年中的最高水平。

所以湖面的面积也是最大的时候。

董书恒一行在大泽的一处码登上了一艘汽船。随着汽笛鸣叫,汽船缓缓地驶进了大泽之中。

时不时还能够看到一座座小岛出现在大泽中。杜辉解释说那是原来的崮子。

四周陡削、山顶较平的山在山东这里就叫做崮。

这是鲁西这里的一种地形特色。

此时崮子上的早已经搬走。因为被大泽的水包围了,此时崮子上面不再是那么旱。而且现在没打理了。崮子上木茂密,郁郁葱葱。

远远地看起来,碧绿碧绿的,葱茏一片,倒映在湖面上,分外地美丽。

一群群的野鸭以及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水鸟反应倒是迅速,刚离开这些崮子,它们就已经在这上面安家了。

这些大泽中的孤岛正是水鸟的天堂。

“杜辉啊,你们水利部有空的时候部拟写一份大泽周围环境保护的到法制部门,由政府出台。这里的环境一定要保护好。要将这里建成一个惠及山东、河南的水源地。”

董书恒在这个大泽中转了一圈,感觉这里有些像千岛湖,不过菏泽比千岛湖要大的多了。

董书恒觉得这里以后肯定会成为北方的一个重要的旅游景点。不过目前暂时先不用想了,现在的华夏还在为了温饱而挣扎。

董书恒走访了一些山东的普通农户。很多家的主粮还是红薯煎饼。

山东吃煎饼,但是一般的家庭现在还吃不上白面煎饼。大部分家都是将红薯切片晒磨成烙煎饼。

用黄豆、玉米、花生以及一部分小麦捣碎了煮成成的糊糊加上红薯煎饼就是他们主要的吃食。

董书恒知道他看到的家已经是子过的比较好的了。那些太穷的估计底下的华夏官员都不好意思带自己去看。

董书恒承诺要用三年的时间坚决温饱的问题,要让华夏的百姓都能够吃上饭。

现在看来,任务还是很艰巨的。长期的战,落后的耕种技术加上广大内陆地区和土地的失衡是造成饥饿的罪魁祸首。

现在全国的百姓基本上都告别了战,只有少数地区还存在这一些土匪。

农业技术的推广无法一蹴而就,需要缓缓地铺开。华夏在东南沿海以及海南的崖州都建立一些鸟粪肥厂。那些从周边岛屿搜集的鸟粪肥被源源不断地运到这些工厂中进行加工。

南美的鸟粪肥也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华夏。

现在在沿海地区,采集鸟粪肥已经成为了一项新兴的产业。很多都是合资买上一艘可以在近海航行的木帆船去寻找无生活的岛屿采集鸟粪肥。

东海和南海的岛屿都出现了华夏的踪迹。他们在岛礁上建造简易的房子,每次采集都要花上几天的时间,倒是省的华夏的政府去岛屿上宣誓主权了。

至于和土地失衡的问题。华夏政府一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