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回到清朝做盐商 > 第三八七章 西太垦殖公司

第三八七章 西太垦殖公司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几内亚岛就非常合适。欧洲殖民者认为这里并没有什么价值,弃之如敝履。

只有荷兰在1828年的时候宣布殖民西半部,但也仅仅是宣布而已,事实上他们并没有能力开发。

东半部到现在还是无主之地。当然了当地的气候恶劣,土著凶残。

历史上要到三十年后的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德国才在当地建立殖民地。

那么,这个事,董书恒为什么会找到扬州商会呢?

董书恒这次找到扬州商会就是希望能够通过扬州商会组织民间的财团组建一个私营的份公司。

然后以这个公司的名义去开拓布亚岛东部。最后以那里为跳板,向澳大利亚的北部以及西部地区渗透。

董书恒就连今后如何开发澳洲都想好了。

到时候在澳洲旱的西部地区,会以汉为主在绿洲地区建立聚居点。

然后迁移一些游牧的牧民去半旱地区的原放牧。这里旱的沙漠原地带跟华夏的西域以及漠北原的气候很像。

到时候将这些游牧的华夏武装起来,他们就能一边游牧一边壮大,同时不断地向东部地区侵蚀、扩张。

在澳洲来一场游牧民族的大侵会不会很彩呢?

就英国在澳洲那几十万。相信很容易就能够淹没掉。

英国自然不会善罢甘休,但是他们有能力跑那么远,在澳大利亚广阔的土地上,跟已经在澳洲扎根的华夏来一场大战吗?

一个南非就将大英帝国的多年殖民的老底打掉了大半,战略纵如此之大的澳洲又会怎么样呢?

当然现在的问题是华夏如何在澳洲扎根。

布亚岛的东部以及北边的群岛都不在主要的航线上,西方国家没有什么兴趣。历史上这里会成为后来崛起的德国的殖民地。

但是现在董书恒看上了那里,只能提前对自己的普鲁士朋友道一声对不住了。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董书恒先期希望以一个华夏私公司的名义去开发那里。

还有一个原因,现在华夏政府要做的事太多,无暇他顾,同时也没有这笔钱的预算。

政府没钱,但是扬州商会有啊!

这几年跟着董书恒,这些的资产都翻了十倍不止。

果然,比贩盐更加赚钱的就是海贸。

投资海外拓殖公司,这实际上是一个拥有中远期收益预期的投资。

当然了,短期内肯定是要大量投的,而且是没有什么产出的。

董书恒初步想好了公司创建的几个步骤。

首先,公司必须要有一支移民船队,这支船队得有远航的能力,路线是从基隆港向南航行到吕宋东北部,沿着吕宋东部海域,向东南而行。

因为那里靠近赤道,海况复杂,吕宋岛东部又多有风

因此最好能够建造坚固的铁壳船跑这条航线。

其次,必须招募大量的移民做先期的开发,因为那里的气候环境问题,早期移民必然会有大量的损失。

董书恒觉得可以在前期招募一些本和朝鲜劳工去当地做前期的开发,等到种植园建立成熟之后再从华夏移民过去。

公司还必须有一支护卫力量,当地的土可不是很友好。

安保工作可以雇佣长江安保。现在长江安保在国内的生意可不怎么好。

华夏建立之后,国内的安全形式大为好转。大家都受益,只有安保公司的生意受到影响。

现在长江安保的生意一直在向海外转移。除了布局美洲以外。

长江安保,还接了很多商船护卫的活。

现在的海上海盗猖獗,各种无的小岛都是海盗栖身的天堂。

因为那里的气候恶劣,董书恒到时候会授意公司招募一支以武士为主体的雇佣兵。

到时候可以将这些雇佣兵丢到岛上去。

在扬州商会的见面会后的闭门商谈过程中,董书恒提出了自己的这个想法。

跟以前一样。在商业上,大家非常的信任董书恒,大家相信他的眼光。

当然了这些也是有私心的。到时候在那里建立的种植园可是可以传家的。

家族之中要是没落了,依靠着这个公司在种植园的收益也可以过下去。

况且到时候他们自己也可以通过公司的便利在海外置办产业。这些产业可以传给自己的子孙。

就连公司的名字,董书恒都已经想好了,就叫做西太平洋垦殖公司。这个名字很贴切地反映了公司的质,以及它的开发的范围。

公司的主营业务就是探索、开发太平洋上的岛屿。

董书恒知道,布亚的东北部实际上是一片宝地。北边的群岛多是火山岛,矿产资源丰富。布亚岛北部多是沿海的平原,适合开发成为种植园。

岛上传说有恐怖的食部落,但是董书恒相信比那些食部落更凶残的本雇佣兵会帮助公司解决掉他们。

就这样,在这间小会议室中,众敲定了一个新的大型公司的筹建计划。

这个公司中,华夏政府只会控百分之二十,公司将完全由董事会掌控,各大东依靠控制的份投票决定重大事项。

因为这个公司短期内没有什么收益,所以暂时不会拿出去公开募

说到公开募,董书恒马上就要去上海,在那里他将出席上海证券易所的开幕仪式。

上海在之前实际上已经就出现证券易活动。有些商早已经模仿洋公司,公开发行份,募集资金。

也有易手中的份。但是这些易大都是私下的,不规范的,所以经常会出现问题。

董书恒控制了上海之后,就萌生了开办一个证券易场所的想法,以繁荣上海的资本市场,吸收社会资金,促进经济的发展。

但是之前董书恒并没有那个力。而且证券易所要做起来需要准备很多的配套制度,不然弄不好的话会造成一定的混

这个制度就像是一个潘多拉魔盒,打开之前必须要保证自己的实力,不然你根本没有能力去掌控它。

随着华夏的建立,董书恒渐渐觉得时机已经成熟。所以就让胡光墉开始着手准备这件事

PS:求推荐票、月票!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