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三国:摊牌了,我是曹操 > 第212章 孙氏一族,逆风翻盘,向阳而生

第212章 孙氏一族,逆风翻盘,向阳而生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第二百一十二章孙氏一族,逆风翻盘,向阳而生

“易兄?十岁的孙权他谋划了什么?”曹急问道。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是传国玉玺,大家伙儿都无比看重的传国玉玺,可是…只有十岁的孙权真正看懂了它,他意识到传国玉玺根本不是福,而是祸,是巨大的祸端。”

易小天细细的讲到。“是孙权第一个建议孙策,把传国玉玺献给袁术,换取父亲的旧部,也换取一个离开袁术,重整旗鼓的契机!”

唔…传国玉玺么?

猛地颤了一下,若真的是以传国玉玺作为换条件,凭借袁术的格与野心,他必定会答应,而孙策也能如愿收回孙坚的旧部…

十岁的孙权就能看穿这一点,他的判断力与悉力简直超越了他现有的年龄,甚至许多大都望尘莫及。

琢磨着,果然,他没有看错孙权,生子可不就是当如孙仲谋嘛…

“易兄,你的意思是,袁术拿到传国玉玺后?就把孙家的旧部还回去了?就放任孙策离开征讨江东了?”曹接着问,不过隐隐,他觉得事没有这么简单。

易小天摇了摇。“不,孙权提出的是一个好的主意,好的谋划,可惜他低估了袁术,袁术耳根子虽然软,可手段并不软,他只肯拨还孙家千余,甚至此后还横加阻拦,不愿意其发展壮大。”

讲到这里,易小天顿了一下。

紧接着把手指向雅间中挂好的一张简易地图,他用手指向了九江。

沉吟了片刻,接着开

“比如,袁术一开始答应表奏孙策为九江太守,但还没等到孙策上任,直接变卦改由亲信担任。”

“再比如说,袁术打算进攻徐州,就向庐江吴郡的陆氏借点粮,结果遭到拒绝。袁术就向孙策许诺,若是攻下了庐江,庐江就给他来治理,可真的当孙策打下庐江了,袁术故技重施,又派其它亲信接任。”

“一来二去,打工,领不到报酬的孙策彻底的怒了,他想要公然反抗袁术,还是他的弟弟孙权拦住了他。孙权告诉他要等,时机总会来临…”

咻…

易小天的话让曹有些感慨。

倘若那个时候孙策真的公然与袁术翻脸。

那么,凭着双方硬实力的差距,袁术大可以轻而易举的剿灭孙策…

彻底的覆灭孙家,可孙坚生了个好儿子,孙策有个好弟弟呀,十岁的孙权在时局的判断上不可谓不出色。

小小年纪,却能将“隐忍”二字悬于心,时时提醒他的哥哥…这点弥足珍贵。

呼…曹呼出气。

孙坚这两个儿子,一个勇武无敌,一个审时度势。

也难怪,孙家可以在如此不利的形下稳住局面,逆风翻盘。

“易兄,机会该出来了吧?”曹提醒道,他特别想知道,如今孙权提出了转折的方略,可这转折的契机,何时才会出现?

“诚如瞒兄想的那样,转折还真的就来了。”

易小天面朝墙上的地图,伸手指向了扬州,指向了长江沿岸。

“袁术任用故吏为扬州刺史,想打下长江要隘,以便横渡长江进攻东吴,可惜他手下的文武尽是些名不副实之辈,果不其然,铩羽而归,毫无建树。”

“关键时刻,袁术只能再、再、再、再…派孙策出马,后者不负众望一举杀过长江,所向皆,莫敢当其锋,甚至一路上打到曲阿,当地的诸侯、百姓是瑟瑟发抖!”

讲到这里,易小天转过身来…

语气一下子变得严肃。

“瞒兄,你如果只以为孙策军所向披靡是因为隐忍后的发,那就大错特错了。孙策所向无敌的背后,是他在治军方面的卓有成效,这种能力甚至不弱于曹。”

唔…不弱于我?

抬眸,易兄这是在夸我么?

不过说起来,他曹当之无愧呀,曹甚至觉得自己在治军严明的方面,不弱于当世的任何一

孙策?他…他一个十余岁的小将能跟我比?

笑了,他觉得易兄这不是在夸他,这是在低估他嘛…

想到这里,曹摆摆手。

“易兄,你这话过了,过了…谁不知道曹军纪严明,善罚分明,孙策就算是在治军上颇为天赋,可他的年龄…呵呵…还是太年轻了。”

一边说着话,一边得瑟的笑出声来。

“瞒兄切莫慌着下结论…”

易小天轻轻的一扬手,旋即抛出了一个故事。

“有关孙策的故事,民间早就流传开了。有一次,孙策麾下一个骑兵犯了事儿,他琢磨着孙策就是再狠也不敢到老东家的地盘上杀吧?于是就逃袁术的大营躲在马厩之内,没曾想,孙策听说过,提着古锭刀直截了当的杀了过来,把这宰了,再去拜谢袁术。”

“面对着怒气冲冲,杀气腾腾的孙策,袁术都怂了,他还连连宽慰似的打哈哈‘兵好叛,当共疾之,何为谢也?’。”

“这小事儿乍看起来不起眼,实际上,可指名了孙策的军纪严明,行事果决。便是因为他的治军之严明,他的部众从最初的数百,一念之间,发展到五、六千…关键是三军将士服他,敬他,甚至愿意为他拼命!”

讲到这里,易小天一摊手,感慨道。“江东上一次出现这种江东子弟甘为子拼命的境况,还得追溯到西楚霸王项羽时期吧?”

霍…

浑身都颤粟着。

偏偏就是这个不起眼的小故事,让曹意识到,孙策比他想象的要厉害多了!

从诛杀逃兵这件事儿上,就能寻觅出一些端倪…

真要论起狠来,这位十余岁的少年倒是比起他曹,都是不曾多让。

好一个治军严明。

“易兄,经你这么一说,我倒是有点更欣赏孙坚的这个长子了…”曹感慨道…

以往他会称赞一句“生子当如孙仲谋”,现在他更像称赞一句“生子当如孙伯符…”

嘿,敢孙坚长的五大三粗的,在生儿子这一项上。

承认,他比不上,望尘莫及,老孙家的种就是强悍哪!

“瞒兄,这才哪到哪了?”易小天直接摆摆手。“若是只靠治军的严明,江东之地又怎么会心悦诚服?江东小霸王的名望又怎么能传言九州…”

易小天吧唧了下嘴,旋即继续讲道。

“刚刚咱们说的治军严整,这是孙策短时间内攻取江东的其一秘籍,这其二嘛,就是他手下的才…”

唔…才。

提到了曹最为关切的话题,他登时竖起了耳朵。

“其实,这倒是多亏了孙家的金主袁术袁本初的助力,说起来,袁术也是积极的招揽才,可偏偏,他麾下的要职一直都留给了袁氏的门生故吏。这种况下,以庐江周瑜为代表的文武就有点怀才不遇的味道,他们开始齐齐的倒向孙策这边。”

“先说这周瑜,自汉安帝以来,周家跻身官场已历经五代,他的高祖是山阳太守;曾祖拜尚书郎;堂祖,堂叔都累官至太尉;其父再不济也还是个洛阳令。无论在中央还是地方,周氏的资源都颇为丰富,孙策与周瑜两同岁,更是从小相莫逆,甚至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