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一刀倾情 > 第一百八十二章

第一百八十二章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桑良田脸色大变。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倭寇祸东南,已成朝廷大患,桑良田自是知道扶桑狠狡诈。他转对赵真道:“赵大,这事你怎么看?”

赵真道:“柳先生威震江湖数十年,绝对是如假包换。咱们不要信这小子的胡说八道。”

柳生宗岩冷笑着说道:“老夫是江湖第一高手也好,是平民百姓也罢,于大明江山,可以说是轻如鸿毛。但是你们可知他是谁?”

柳生宗岩说完之后,右手一指那少年。赵真和桑良田虽一直见这少年随在柳生宗岩身边,却并不知道他的身份。被柳生宗岩一问,登时面露不解之色。

柳生宗岩见众默不作声,当下哈哈一笑,道:“你们听好了。他姓朱名炬,是先帝正德皇帝的嫡长子,也就是名正言顺的太子爷!”

此言一出,除了厉秋风知道一些形之外,其余众都是大惊失色。正德皇帝一直未有子嗣,是以驾崩之后,才由兴献王继大统,这是天下共知的事。若是正德皇帝有皇子在世,那么便没有兴献王什么事了。只是此事太过诡异,众大多不信。

赵真虽一直与柳生宗岩等筹划于暗室之中,对于此事却也是全然不知。但是他知道柳生宗岩不只是武林中的大高手,在朝廷大佬之间也是如鱼得水、左右逢源。此等大事,似乎不会作伪。当下颤声说道:“柳先生,这、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事。王尚书、许大等都知道么?”

柳生宗岩冷笑道:“这事只有老夫一知道。老夫原本打算大军到达京城之后,由太子招降京城守军。只是迫于形势,今不得不公开太子的身份。你们都是大明的好男儿,见了太子,为何不跪?”

桑良田见手下众军兵面露疑惑之色,心下也是惊不定,思忖了片刻才道:“柳先生,这等大事,单凭你一句话,只怕难以服众!”

柳生宗岩道:“桑将军所言不错,若无证据,岂不是随便推出一个,便可以称他为太子?赵大,你遍历六部,见多识广,也曾在内阁行走,先帝的诏书想来见过不少罢?”

赵真傲然道:“这个自然。本官在内阁之时,先帝的诏书自然是经常见到。”

柳生宗岩又对桑良田道:“桑将军,你曾随先帝北狩,坐镇宣府、大同之时,也曾接到过先帝的诏书。对于诏书所用之玺,想来不会认错罢。”

桑良田道:“这是当然之事。朝廷派出的统兵大将,都知晓皇帝所用之玺的秘密所在,接到诏书,加上调兵的兵符,便能分辨真假。否则带兵出征之际,若是有贼以假诏书来图谋作,分不清楚诏书的真假,岂不是会酿成大祸?”

柳生宗岩道:“既然两位都知道先帝所用玉玺的秘密所在,那么请看这方玉玺是真是假!”

他说完之后,躬身向那少年朱炬施一礼,道:“请太子赐印,让两位大看一看是真是假。”

朱炬面无表,伸手自怀中掏出一个黄布小包,解开后取出一颗手掌大小的白色玉玺。柳生宗岩恭恭敬敬地将那玉玺接在手中,双手捧着后退了两步,这才站直了身子,转身对赵真和桑良田说道:“两位大,请过来看一下这方玉玺!”

桑良田和赵真对视了一眼,这才走上前去,看着柳生宗岩手中的玉玺。只见那玉玺通体白色,隐隐透着一层柔和的白光。赵真久在朝廷中枢,知道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下令玉工雕琢过一枚皇帝玉玺,称之为“天子玺”。据史书记载,此玺用陕西蓝田白玉雕琢而成,螭虎钮,上面刻着的文字是丞相李斯以大篆书写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其后历朝更替,夺得这传国玉玺都是新朝的首要大事。秦之后,历代帝王皆以得此玺为符应,奉若奇珍,国之重器。得之则象征其“受命于天”,失之则怀疑其“气数已尽”。凡登大位而无此玺者,则被讥为“白板皇帝”,显得底气不足而为世所轻蔑。王莽篡汉之际,派去索取传国玉玺。皇太后王政君愤然将玉玺掷于地上,摔断了玉玺的一个角。王莽命巧匠以纯金补上了所缺一角,“金镶玉”一词便来源于此。

这玉玺传到五代之时,落到了后唐末帝李从珂手中。李从珂对这传国玉玺极为喜,常常拿出来把玩。其时契丹废太子耶律倍逃到后唐避难,曾经见过李从珂大宴群臣之际以传国玉玺示众,以为炫耀。那耶律倍最好图书古玩,对这玉玺也是垂涎三尺,在其私下所记的笔记中多有记录。后来石敬瑭引契丹军至洛阳,李从珂怀抱传国玺登玄武楼自焚,传国玺就此失踪。

北宋哲宗时,有一位名叫段义的农夫在耕田时发现了传国玉玺,送至朝廷。经十三位大学士依据前朝记载多方考证,认定是始皇帝所制传国玺。只是此事过于神奇,朝野之中大多数都不相信,只是这玉玺却从此传了下来。至元朝末年,明太祖以徐达、常遇春为大将,率领二十万明军直大都。明军未到,元顺帝便逃出大都,不论逃亡路上何等艰辛,玉玺始终带在他身上。

大明初年,太祖遣徐达漠北,穷追猛打远遁之残元势力,其主要目的便是索取传国玉玺,只是最终还是无功而返。直到明孝宗在位之时,有从漠北逃回,带回了一方玉玺,据说得自成吉思汗后代手中。此后这传国玉玺便藏宫中,作为皇帝发布诏书的必用御玺。

赵真是进士出身,在翰林院中又当了三年差,可以称得上是饱学宿儒,不只对各家各派的典籍烂熟于胸,于民间一些私笔记之类的书籍也多有涉猎。他知道这传国玉玺自李从珂死后便下落不明,其后出现的玉玺十有八九都是假的,只是历代帝王为求名正言顺,却并不说。此时看到这方玉玺,赵真心下感慨万千,却又颇为怀疑。当下凝神看去。只见玉玺呈方形,上面刻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赵真知道这玉玺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命”和“寿”两字的云纹,是以看得颇为仔细。待看到这两个字的云纹时,心下倒信了八成。想起自嘉靖皇帝登基之后,便停用了传国玉玺,改用“受命宝玺”作为御用之玺,其中自然是大有蹊跷。

此时桑良田也将玉玺仔细看了一遍,脸上露出了难以置信的神,转向赵真看去。两目光一碰,不由自主地同时点了点

柳生宗岩捧着玉玺,又恭恭敬敬地送至朱炬面前。朱炬接过玉玺,重新包好后放回到怀中。

柳生宗岩对赵真和桑良田道:“两位大,这玉玺是真是假啊?”

赵真沉声说道:“玉玺确是真的,不过这位小哥是从哪里得来的?”

桑良田道:“虽有玉玺在此,却也不能说这便是先帝的皇子。先帝无子嗣,这是天下共知之事。此事太过诡异,咱们还是不敢相信。”

柳生宗岩背着双手,在地上踱了几步,对桑良田和赵真说道:“此事还要从十二年前说起。其时先帝已然发觉朝中有勾结外藩,意图谋朝篡位。前一年宁王谋反,天下皆以为主谋是宁王一。而先帝得到密报,宁王只不过是替死鬼,他背后有更大的势力在图谋大明江山。推动宁王举兵是一石二鸟之计,一是试探朝廷的实力,二是借机铲除宁王。先帝知道朝廷内阁已经被那的爪牙所控制,便借要亲征宁王,带了亲信前往南京,实际上是想摆脱内阁的控制,借助南京驻军的力量,失败这些贼的谋。先帝途经梅龙镇时,遇到了一位民间子,两有了一夜之欢。那子竟然怀上了龙种,便随着先帝到了南京。其后先帝在南京离奇落水,身染重病,自知无幸,得知那子已身怀有孕,便将这传国玉玺给那子,要她逃出去后隐居起来,不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