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道
一直没有说话,此时突然开
道:“或许成祖皇帝怕有高手潜
大报恩寺,盗走供奉给马皇后的珍宝,甚至毁坏玉像,这才在大殿之中另设密室,将马皇后供奉于其中……”
他话音未落,楚丹阳道:“清风道长这话虽有道理,只不过若真是有此顾虑,密室之外那尊塑像也不必弄得如此简陋,甚至有几分丑恶。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何况听司徒先生方才所说,大报恩寺是皇家寺院,与官府互通声气。那个弘敬和尚发觉寺中势
不对,立时派出僧
通报官府,南京刑部二话不说便派
到了大报恩寺,而且孝陵卫也会赶至大报恩寺联手查案。防卫如此森严,想要混
大殿去盗窃珍宝,只怕放眼江湖,还没有几
敢做此想……”
楚丹阳说到这里,众
心下均想:“没有几
敢做此想?眼前不就站着一个么?”
司徒桥道:“其时其地,我也与诸位一般想法,脑中转过不知多少念
,只是仔细想想,却没有一个能够说得通。我找不到
绪,急得在那塑像前走来走去。借着那两盏蜡烛的烛光,我才发现这密室东西长度与密室之外大致相同,但是南北宽度却较密室之外狭窄不少。原因就在于将密室与外部隔开的那堵墙厚达丈余。我扑进来的那处石门后的甬道其实长度还不到一丈,只是在石门之外看过来,这密室之中一片漆黑,倒似这甬道幽长无比。那塑像左右两侧摆满了奇珍异宝,单只珊瑚树便有十几株,每株都高达丈许,上面挂宝了珠宝玉石,烛光照耀之下,到处都是金光
闪,动
心魄。
“我在密室之中四处
逛,发现到处都是机关,若是有
贸然去拿金银珠宝,机关立时发动,不知道会有什么可怕的杀
陷阱会在这密室之中出现。我对这些机关自然并不放在心上,何况脑袋中全是疑问,哪还顾得上去
解机关?只不过在右侧一根柱子上,却发觉有一道暗格。我心下又惊又喜,暗想莫非这柱子之中藏有密道不成?我在柱子上摸索了片刻,便找到了打开暗格的机关所在,轻轻掀动了两下,那柱子上悄无声息的现出一道门户,里面放着一株两尺多高的玉如意,在烛光下发出淡淡的幽光。
“我将那柄玉如意拿在手中,仔细端详。寻常的玉如意最长不过尺许,手中这柄如意却长逾二尺,又专门在这密室之中设置暗格来放置它,足见其珍贵异常。借着烛光,我见那玉如意的底端刻着一行隶书文字,仔细辨认,写的却是‘太傅庐陵郡公谢文靖公所常用如意’。
“我见了这行文字,心下大惊。纵观各朝各代,位列太傅,又被封为庐陵郡公,且谥号为‘文靖’者只有一
,便是晋朝名士谢安。此
出身于晋朝名门谢氏一族,少年时隐居会稽郡山
县之东山,与王羲之、许询等
好,时常一起游山玩水。其后虽然年纪渐长,却也无意于仕途,只在家族之中教各房子孙读书。后来谢氏家族在朝中为官之
尽数去世,政敌趁机兴风作
,想要将谢氏一族连根拔起。谢安被族
苦劝,为保阖族上下千余
的
命,才出仕作官。这便是‘东山再起’四字成语的来源。谢安
朝之后,先后担任征西大将军司马、侍中、吏部尚书、中护军等要职,挫败了权臣桓温篡位之
谋。不过谢安最得意之事便是在淝水之战中,以八万兵马击败了百万秦军,使岌岌可危的晋朝转危为安。后因功高震主,为晋朝皇帝所猜忌,不得不致仕之后前往广陵避祸。据说当年他指挥晋军于淝水之战大获全胜之后,晋朝皇帝赏赐给他一把世间罕有的玉如意,据说能驱动鬼神,只不过此事只见于野史,想不到这事
居然是真的,而且还在这大报恩寺的密室中出现。
“我正在把玩那柄玉如意之时,忽听得石门处传来‘轧轧’之声。我心下一凛,知道有
发现了墙上有暗门,正在将暗门打开。我心下大惊,百忙之中双掌拍出,先将两支蜡烛扑灭,眼见无处藏身,
急之下低
钻进了柱子上的暗格之中,伸手启动机关,那暗格之门悄无声息的合上了。
“这暗格甚是狭小,我只得缩紧了身子,便如同一只被烤熟的虾一般,弯腰低
,甚是难受。只不过生死关
,有这样一处藏身之所,已实属难得,夫得何求?”
“我刚刚藏好,忽觉眼前有了一点光亮。我心下大惊,初时以为这暗格之中还藏有异宝。只是仔细望去,才知道暗格上半部正中央处竟然留有一个极细小的孔
。此时想来已经有
举着火把之类的照亮之物进到密室之中,光亮才会从孔
之中
了进来。我略低了低身子,将眼睛凑到了孔
前,一边向外望去,一边心中暗想:‘原本以为这暗格是专门用来藏这柄玉如意的,现在看来,只怕这暗格在建造密室之初,是用来当作危急之时暂时躲避的密室,后来才用来存放玉如意。’
“那孔
的位置极佳,将密室外的
形看的清清楚楚。只见此时密室之中已走进了十几
。其中有七八个
手里举着火把,另外几
却是空手。这些
中有一
戴黑色纱帽,身穿青衣,胸前的补子上绣着黑鹰……”
司徒桥说到此处,厉秋风“噫”了一声,似乎颇为惊讶。慕容丹砚忍不住看了厉秋风一眼,道:“厉大哥,有什么不对么?”
厉秋风尚未回答,却听司徒桥对他说道:“这位兄弟一脸怀疑,想来知道这青衣
的来历罢?”
厉秋风道:“补子上绣黑鹰的,是孝陵卫的标记。若是我猜的不错,这
应该是孝陵卫中的高手。”
司徒桥点了点
,道:“你说的不错,只是这些
走进密室之时,我还不知道这青衣
的身份。这
进来之时,双手负在背后,与其它
明显不是一伙。其余
等均身穿官服,为首那
更是
戴乌纱帽,身穿红色官衣。这些
走路之际脚步沉稳,显是身有武功。
“这些
走进密室之后,看到眼前的
形,除了那青衣
外,登时惊得呆了。
戴乌纱帽那
颤声道:‘这、这是怎么一回事?’
那青衣
冷笑道:‘石大
,我和你说过,这大殿万万不可进
,否则于你不利。你瞧弘敬和尚何等聪明,死活不肯踏
大殿一步。偏偏你不听
言,死活都要进到大殿。不过既然你进来了,这些事
知道了倒也无妨。’
“那石大
仍是一脸惊愕,只是我发现他看到四周的金银珠宝之际,目光中却露出了贪婪之色。只不过那青衣
站在他身后,并没有看到他的神
。只见石大
走到盘膝坐着的那具
尸之前,仔细打量了片刻,转
对那青衣
道:‘魏千户,这、这尸体是谁’
“魏千户道:‘这
可是大大有名。他姓郑名和,字三保,百年之前,曾出任过南京守备,是实打实的封疆大吏。’
“那石大
吓了一跳,转过了身子,看着魏千户道:‘郑、郑大
不是死在古里国,只是由宝船船队将他的骨灰带回来的吗?若这具尸体是郑大
,那弘觉寺地宫里的骨灰又是谁的?’
“魏千户冷笑了一声,道:‘成祖皇帝去世前便留有遗命,要郑大
侍奉太后于地下。郑大
统帅宝船船队第七次远赴海外之时,察觉自己身染重疾,不久于
世,便吩咐了心腹之
,伪称自己病故,藏匿在提督官船的船舱之中。所谓的骨灰,不过是郑大
早就准备好的香灰而已。待船队回到大明,郑大
算定自己的死
,绝食七
之后,悄悄潜
大报恩寺的这处密室之中,坐亡于皇太后的玉像之前,算是完成了成祖皇帝的遗命。弘觉寺地宫中的骨灰自然是假的,至于牛首山那座郑和墓,只是郑大
的衣冠冢,棺材中放着一套他生前穿过的衣衫。’
“那石大
盯着魏千户,半晌才道:‘郑大
这番做作,到底是为了何事?这大报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