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重生七零我有亿万物资 > 第143章 糟心的娘家人

第143章 糟心的娘家人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翠花!翠花,你在家吗?咱妈来了!”

冯慧珍正在厨房里忙碌。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明天她就要回知青农场。

今天在家里给母亲做点儿东西。

已经进腊月。

其实想想办法,冯慧珍可以留在家里过年,不过吴大壮还特意给他们大队打了电话,知道冯慧珍母亲已经康复。

催促她赶紧返程,毕竟她现在可是下乡知青,哪能在家里随随便便一待就好几个月。

更重要的是冯慧珍是吴大壮手里的员,行踪不定,没有准确地待在所在的岗位上。

担责任的可是吴大壮这个队长。

这些年又不是没有知青逃跑过。

冯慧珍这是赶走之前给母亲炸丸子,做烧

今天腊月十二,她在的话,还能给家里补贴一点儿。

要是她不在,刘翠花可舍不得买

他们家不可能有票,过年杀年猪的话,他们村儿完任务猪,剩下的猪每一家能买到半斤,那都算是运气。

毕竟他们家又没有杀猪匠。

她在的话,空间里随便拿出来点儿东西,都能找出各种借

反正谁让她在县城里有神通广大的爸,妈,还认识无所不能的冯厂长,再加上有两个在挂面厂上班儿的哥哥姐姐。

在外眼中冯家算是发达了。

有点什么东西似乎都开始变得理所当然。

他们村子里能有几个当工的!

以前有多看不上冯家,现在对冯家的态度就会有多大的改观。

冯慧珍听到陌生的呼喊声,从窗子探看出去。

看到来冯慧珍不由得撇撇嘴。

让蹲在炉灶跟前拉风箱烧火的四哥冯志平差一点儿,笑岔了气。

“你那是什么表呀?让咱娘看见了,非得给你一掌不可。”

“我这是什么表?你看我这个表,你就知道谁来了。”

冯慧珍无奈地叹气。

“咱姥姥这是无事不登三宝殿,还特意带着舅妈,可想而知是要飞狗跳。我就是心疼咱娘。”

自己老娘刘翠花特别好。

子好,做事爽利。

唯一的不好,就是娘家不好。

问题是谁也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

“咱姥姥能咋样?反正以前又不是没断过来往。好端端上门,非即盗!”

冯志平不以为意,他们家在十年前就和姥姥家断绝来往。

冯慧珍扑哧被逗乐了。

“非即盗!用得好!四哥有水平!”

冯志平不好意思地挠了挠

这件事说起来很久远。

刘翠花娘家离着冯家的这个村子有三十多里路。

正常来说三十多里路也不算什么距离。

村儿里谁还不用脚,走个几十里路。

刘翠花一个寡,带着家里五个孩子过子,子过得困苦,理论上娘家应该搭把手。

大家一路走来,从冯慧珍对于往事的回忆当中就能知道,冯慧珍对于刘家只字片语都没有。

可以想象到刘翠花的这个娘家一定是非常不好相处。

刘翠花是家里的老二。

上面有一个姐姐,下面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

刘家是典型的重男轻家庭,对于男孩儿的重要,才会连生了三个儿。

最小的弟弟被当成了宝贝一样捧在手心里。

当然,这是当年很多农村家庭典型的状态,也不能说是谁对谁错。

搁在后世这种观念肯定会被骂得狗血淋,可是搁在这个年代这是非常正常,没有任何一个会有辩驳。

男孩儿,不把孩儿,当然这就是常态。

刘家也一样,刘家的弟弟刘翠山算是家里唯一的男孩儿,自然是娇生惯养长大。

不过农村的娇生惯养,也最多不过是家里养只能自由地吃上一个蛋。

活儿的时候,让他的是轻省的农活儿。

这就算是娇生惯养。

刘翠花嫁到冯家,当时冯家老爹给了十块钱的彩礼,100斤的玉米面,50斤的小米儿。

那个年月这可是大手笔的彩礼。

丈母娘老丈嫁哪个儿要的彩礼都很高。

就是为了给儿子攒娶媳儿的钱。

当然到了刘翠花这里要得特别高。

那是因为她弟弟刘翠山同年也要结婚。

为了娶弟媳儿进门,她这个当姐姐的彩礼方面自然是不依不饶。

当初差一点儿没把冯家老爹给死。

那是在村儿里借遍才凑够了这么些东西。

彩礼的事,就不用说了。

刘翠花嫁了过来也就算了,可是刘家父母大概是觉得婿能拿出来这么多彩礼,婿家里肯定有点儿底子。

以至于儿结婚之后,还时不时的上婿家里来打秋风。

一开始刘翠花和丈夫都忍了,毕竟是自家的父母。

有时候说家里没粮来借点儿粮,难不成她能狠心说不借。

最让生气的是刘翠花那一年怀着肚子里的老二。

刚生完老二,在家里坐月子。

冯老爹基本上没什么亲戚朋友,直系的亲属基本上都死光,出了五服的亲戚大家互相之间也不来往。

主要是这年月家家子不富裕,谁知道出了五服的亲戚,是个什么样的

冯老爹是个好男,一个大男给媳儿坐月子,虽然家里不富裕,可是起码他能帮着媳活儿,让媳儿能在家里好好歇一歇。

还能帮着带孩子,洗尿布,做饭。

谁知道媳儿月子才坐了五天。

老丈就来了。

冯老爹一开始也挺高兴,还以为老丈是来看媳儿的。

毕竟他们两子只剩下娘家这门亲戚。

没成想老丈坐下,两句话没说完,就喊他媳儿回娘家去。

冯老爹也有点儿懵。

“爹,我媳儿刚生完孩子,正在坐月子,您这会儿哪能让她出门儿?着了风怎么办呀?”

村儿里就算是穷家孩子生在地上,可是在家里坐月子,那是谁都挑不出来的。

再穷的家,也不能在儿媳坐月子的事上苛待媳儿。

那是会被诟病的。

“有啥可坐月子的?村儿里的生在地上的多的是,赶上秋收第二天下地的还有的是!她有啥金贵的?生了一个赔钱货,还有啥月子可坐的?

赶紧的让她跟我回家。我和她娘要去回她姥爷家。翠山和他媳儿没给做饭,翠山媳儿大着肚子。”

冯老爹一听这话,都怀疑自己耳朵有毛病。

“爹,合着你拿我媳儿当长工使呢?翠山和他媳儿有手有脚,都这么大的,怎么就不能做饭?

我媳儿一个大着肚子还得照顾小的,还得给家里做饭收拾,哪样也没差了。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