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大秦:开局成为墨家钜子 > 第十一章:以酒论国

第十一章:以酒论国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江寒一行跟着田襄子来到了城门下,牵马步行。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商丘城很大,和楚国的国都不相上下,是天下著名的商都。

商丘地处淮泗之间,其周边历史悠久,唐尧兴起于成阳,虞舜在雷泽打过鱼,商汤曾定都于毫。

到了殷商帝武丁之时,王子宋被封在这里,称之为“宋伯”,宋之名由此而来。

到殷商灭亡,周公平定三监之后,将已经降服的殷予微子启,封之于商丘,亦称宋国,为公爵,这里就成了宋国的都城。

城墙的西北、东北、正北三处分别开了一道门,往来的皂衣商贾、带剑国、游士井然有序,不争不抢,颇有君子之国的风范。

喜欢穿白底衣,上面是飞扬的黑色玄鸟纹,看上去神采奕奕。

“田先生,有客来啊!”

守门的宋国将军似乎和田襄子十分熟悉,隔着几步远就拱手行礼道。

田襄子呵呵一笑:“我先生灵柩回乡,路过商丘,我出来迎接一下。”

“可是阳城守义的孟胜孟先生归来了?”将军脸上一惊,急忙询问道。

“正是孟先生。”田襄子回答道。

“哎呦,快开城门,先生快请。”将军连忙叫开了城门,转埋怨着。

“田先生怎么不早说,孟公这等义士城,商丘国自当前来迎接,就是国君也少不了祭拜。”

田襄子摆了摆手:“我墨家推崇节葬,不用大张旗鼓的,耗费力物力,有心便好。”

“墨家大义。”宋国将军称赞道,然后招了招手,叫来了几个军士。

“帮田先生把棺椁送府中。”

田襄子没有推辞,感谢了几句就离开了城门。

“宋国风俗犹有先王遗风,国里多厚重君子,所以宋地虽无山川之饶,但民众却很少缺衣少食,颇能储蓄一些财物。”江寒感慨道。

一楚一宋,明显能感觉出国家风俗的差异。

周襄王九年的时候,一代霸主齐桓公去世,引得春秋各诸侯觊觎霸主之位,其中便包括了楚国的楚成王与宋国的宋襄公。

他们二互相不服气,于是便决定在齐国开会讨论此事。

就这样,在周襄王十三年的时候,楚国、宋国、齐国的君主们一起在齐国开了场峰会,最终决定在这一年的秋天,由宋国召集诸侯大会。

后来,宋国果然如约举办了诸侯大会,而楚、陈、蔡、许、曹、郑等诸侯国如约赴会。

在这个过程中,宋国公子目夷很有自己的想法,他认为楚一向诡计多端,便建议宋襄公带齐士兵武器之后,再去诸侯大会。

然而宋襄公却说:“我是要去展示仁义的,而仁义是治天下的根本”。

于是他轻车简从前往会场,希望通过自己的仁义形象获得各位诸侯的信任与支持。

谁都没有想到的是,宋襄公根本就没有机会到达会场,反而被楚国半路突袭,一举擒获。

之后,楚国大举进攻宋国,幸得宋国臣僚尽心,将士拼命,这才没有遭遇亡国的惨状。

后来鲁国出面做起了和事佬,这才让宋襄公有了回国的机会。

回国后的宋襄公自然是不高兴的,于是便联合卫国、许国、滕国一起去打楚国的小弟郑国,吓得郑国连夜派去找楚国求救。

楚国当然不能撒手不管,于是两国展开了一场大战。

泓水河畔,楚军渡河时,公子目夷对宋襄公说:“对方多,我们兵少,趁着楚军还没过河,我们立刻进攻吧。”

宋襄公听了之后,瞪了公子目夷一眼:“不行,君子不杀已经受伤的敌,也不俘虏发斑白的敌,寡虽不才,但也不能进攻还没准备好的对手。”

结果宋军大败,宋襄公的锐禁卫军便楚军全歼,而宋襄公自己也受了重伤,好不容易才逃回宋国,不久后就郁郁而终。

由此可见,楚国行事不择手段,不讲道德,宋国行事恪守古礼,太过迂腐。

听了江寒的话,田襄子点了点:“宋是殷商遗民,既重农桑,也重商贾,这城内大道四通八达,市、肆林立,由市官褚师管理。

还重视工匠,这城里的外郭区,居住着金、革、木、漆、车等百工,被称为‘百工居肆’,数量多达数千,由工正管理。

现如今这商丘城里,只要是被冠以墨家的东西,都卖得特别好!”

田襄子脸上露出了自豪的神色。

“都是师兄的功劳。”

“停,这我可不敢居功,都是师弟你定策有功,你不光定下了经商的策略,还用盐、肥皂把咱们墨家的名声打了出去。”

田襄子认真的说道。

三年前墨家开创了商派,受到了大部分统领的质疑,可这三年下来,墨商接济其他三派,获得的利润救民无数,竟然隐隐成为的墨家四派之首。

都以为是他田襄子这个宋经商有道,殊不知这背后最大的功臣是一个弱冠之年的少年。

一同来到了田府,田襄子掌管墨商,虽然进斗金,但居住的场所却是一间低矮的青砖房。

“大家搭把手,把先生请进正厅。”

几个壮汉一起把孟胜的棺椁抬进了厅中,家里的下早就准备好了香炉,跪垫。

田襄子整了整衣冠,跪倒在地,拜了四拜。

“老师蒙此大难,不肖弟子田襄,苟活于世,未能侍奉在老师左右,实在是无地自容啊。”

“师兄节哀。”

站在一旁的江寒递上去了三炷香,田襄子持香再拜,把香进了香炉中。

礼应灵前有四拜,还留一拜等烧香。

随后是徐弱、沈妙、沈丘等孟胜的弟子祭拜,再之后是黄渭、高敬两个客宾祭拜。

田玉儿全程站在一旁,并不是她不想祭拜,而是身为眷,于礼不合。

“田…玉儿,该你了。”

“我?”田玉儿神错愕,满脸不可思议。

“我也可以祭拜吗?”

江寒微微颔首:“当然了,你是先生的第三代弟子。”

“师弟,国之大事,惟祀与戎,自古以来都是男负责主祭的。”田襄子拦在田玉儿的身前出言劝阻。

江寒淡淡的一笑:“师兄,墨家兼,不光是说在王公贵族和平民百姓上,男也要一视同仁。”

田襄子沉吟了片刻,让开了身位:“言之有理。”

田玉儿跪到了跪垫上,拜了四拜,抬起,从江寒手中接过了香。

指尖相触,田玉儿面颊红晕,半羞半惭道:“多谢小师叔。”

所有都祭拜完毕,田襄子把江寒等请进了宴厅。

屋内不算宽大,却是温暖整洁。

“玉儿,让夏伯把肥羊炖和准备好的鹿端上来。”

“好。”田玉儿盈盈一拜,离开了宴厅。

很快就有侍端着冒着热气的小鼎摆在了众面前的桌案上。

送上了酒具,却不是爵,而是觯。

古礼之中,酒具比座次讲究更大。

所谓爵位,即是酒具与座次组合的等次。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