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我在1982有个家 > 38.中华英烈永垂不朽

38.中华英烈永垂不朽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王忆没想到自己只是给孩子们剃个,结果引发一场围观……

岛上的小青年都跑来了。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王东阳、王东峰、王新雷等勾肩搭背在旁边看,过了一会们也来了:

“王老师还会剃呀?”

“他哪里来的推子?现在推子可不好买,得用一张特殊工业券,前年我堂哥的旧推子不行了想买,买了半年没买上!”

“快看快看,王老师这是什么推子?”

王忆的推子是现代化电推子。

为了省钱他买给自己用的——这年在市里找个低端的理发店去剪个最简单的平也得四五十,而自己买一把电推子才一百块。

二百块能用十年,这得能省多少钱!

他之前就有想法给育红班的孩子理个发,只是他惯用的推子没带在身边,上次回22年就买了一把新的。

长续航,傻瓜版。

推子已经蓄满电了,根据说明书的介绍,能推120分钟。

天涯小学的男孩不到五十个,这推子的电量足够使用了。

不过这些孩子不知道是矜持还是惶恐,竟然不敢上来让他推。

这样羊群里挑大个,他指着个最大一个少年说道:“你,上来!”

少年说道:“王老师,你别给我推掉耳朵……”

“快来吧你!”王忆一把拽过来。

模具里有卡子,他比划着调整好卡子尺寸,挥舞推子就上去了。

这学生紧张而激动的握紧拳,脸色涨的通红,仿佛不是要挨推而是要挨炮。

电推子嗡嗡嗡的响着,一撮撮发迅速滑落。

王忆平时给自己推,所以已经手熟了,不用什么技巧也没有任何花样,直上直下、横来竖往,就这样一个不那么规则的小寸出来了。

他知道这年代不流行发太短,所以发留了长度,这样孩子脑袋圆滚滚还挺可

围观的没见过这样的推子,纷纷的问:“王老师你用的是什么东西?”

这是超出时代的产品,对于这个时代而言是当之无愧的工艺品,岛上的百姓看的眼睛老大:小刀在上拉子,可算是开眼了。

王忆笑道:“这是电推子,用电池的,现在咱翁洲还少见,等过几年应该就会出现了。”

他不怕电推子会露身份。

这年欧美电推子早通用了,甚至连更先进的真空电推都出来了,以后有疑问他就往国外推。

当然现在国内也就是大城市才有所见,乡下用的都是手动如剪刀的铁推子。

所以社员们很新奇:

“用电池的推子?自动化呀?”

“咱城里确实没有,不过现在城里有理发屋了,剃匠不叫剃匠了,叫理发师、美发师!”

“这是在首都带回来的?”

王忆一边开推一边说道:“对,但首都也很少,友谊商店才偶尔有卖。”

“友谊商店是啥?”抱着小儿子的凤丫问道。

王东喜说道:“专门做外国友买卖的供销社。”

“这厉害了,王老师还能进友谊商店。”众纷纷羡慕。

王忆大概推了一圈,一个脑袋推出来了。

学生摸着发傻笑着回队列,立马有一群孩子围上去:“状元,啥感觉?疼不疼?”

“对,疼不疼?公社刘瘸腿的铁推子都生锈了,每次剃会夹发,死疼!”

“你怎么这么快?让我摸摸、让我摸摸……”

电推子加上模具的组合就是圆寸流水线化,王忆又招招手,学生们有了榜样不再害怕,开始争先恐后的上来。

理完发的回家洗,赶在记者到来之前,男学生们已经全换成了统一的圆寸

当然不是很标准,王忆给自己定的理发标准就是能看得过去即可。

想要标准那省什么钱?去洗剪吹一条龙。

九点多钟,记者戴着相机乘船上岛,他是个中年,看到列队整齐的学生们统一的圆寸露出满意的笑容:

“王支书,你们队里的思想觉悟高啊,学生娃们为了今天扫墓还统一剃了?”

陪同员之一的王东喜笑道:“这不是知道报社的同志要来,我们就让孩子们好好收拾了一下。”

这个回应让记者更满意:“待会你们看我的,我给你们至少拍十张照片!”

王东喜顿时高兴。

这年相机拍照代价很大,每次拍照都要胶卷都要冲洗,而胶卷昂贵,便宜的国产乐凯牌胶卷也得十元钱,冲洗一次也要花十元钱,这一来一去就是二十元了。

王家队里的强劳力一个月才三十六块!

记者到来,王忆让各班班长清点数,然后胸戴上准备好的小白花,高个子同学合力搬起花圈,各班排着队出发,路上歌声响起来:

“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祖国,民,鲜艳的红领巾飘扬在前胸……”

一曲唱罢,他们到了目的地——天涯岛东侧的中段一处崖壁。

崖壁上有坟墓也有一块大石碑,这是整个县里都有名的英烈碑。

碑石正面有大师雕刻的‘中华英烈永垂不朽’字样,背面则是一个个的名字,都是当年保家卫国而阵亡的海上武工队员名字。

自古以来翁洲海复杂,斗争形式也复杂,小鬼子侵沪都之前先攻下了福海水域,以此为跳板进行侵略行为。

从那时候起海上武工队就出现了,有血的渔民们一不甘心当亡国二不能让家乡亲被鬼子欺侮杀害,便组织起来在各岛屿中潜藏、在海里出击。

当时天涯岛因为山势复杂曾经藏了一支队伍,这支队伍经历了反侵略战争和解放战争,前后为国捐躯上百,解放后县委出资便在岛上东侧中段的崖壁树立起了一座英烈碑。

之所以选择这地方立碑是因为崖壁下就是个海湾,曾经有十余名战士被敌包围,他们宁死不当俘虏,一起跳崖而亡。

当年立碑的时候,海福县委的领导亲手种下一排松树。

三十多年过去,纤细的松苗变成了苍劲巍峨的古松。

它们环绕碑石矗立,一条条粗壮的枝桠伸展着、错着,像是英勇的战士彼此搀扶挺立在碑石后,为碑石遮挡海风,将碑石显得越发庄严雄壮!

英烈碑被保存呵护的很好,岛上百姓很尊崇这些为国捐躯的战士,特别是里面多有王家

逢年过节碑前断不了香火。

谁家生了孩子会来告慰英灵后继有,谁家孩子病了会来祈求英烈保佑,谁家出海打渔久久未归会来祷告寻求安慰。

今天一早不知道谁来过了,碑前已经有黄纸灰烬和三柱大香。

王东喜看到后嘀咕道:“都说了不能讲迷信,来了送个野花、鞠个躬就行了,怎么还烧纸烧香?”

“肯定是老逃兵弄的。”大胆说道,“他每年清明节都早早过来一趟。”

刘红梅不悦的说道:“他一个老逃兵来啥?不够丢脸的,英烈们……”

“行了,闭嘴!”王向红突然生气,“都胡咧咧什么呢?说过多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