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挽明从萨尔浒开始 > 第265章 祖总兵,老夫会在皇上面前为你请功的

第265章 祖总兵,老夫会在皇上面前为你请功的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崇祯元年三月四,巳时初刻。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天色大亮,宁远城墙后面旌旗飞扬剑戟如林,一队队辽西骑、边军锐正在春和门瓮城集合。

身着鸳鸯战袄的辅兵们将宁远四门架设的佛朗机炮、神火飞鸦搬运下来,用牛马拉运,准备随战兵出城。

除陕西镇、京营分兵驻守永宁、威远、延辉、春和四门,对外防御,其余边军及辽镇马,已经在春和门集结待命,做好随时追击敌军的准备。

随着开原败退撤离,宁远守军一扫这几霾苦闷。全军上下,从经略监军到小兵,各都是喜笑颜开,笑得合不拢嘴。

几位总兵参将老爷们更是趾高气昂,对接下来的追击战充满期待,看王在晋和尤世威他们的表,像是马上就要出城去吃满汉全席。

当然,这个时代还没有满汉全席。

不过他们可以吃别的席。

红伞伞白杆杆吃完一起躺板板

躺板板埋山山亲朋都来吃饭饭

来年长满红伞伞

从春和门大街上传来阵阵童谣,一群宁远小儿跟在陕西镇边军后面,追着士兵要糖吃。

援辽边军刚补足了粮饷,士兵们手上有了闲钱,便在城中肆意挥霍。

短短几,宁远的物价便被几万哄抬起来,米价涨到三两银子一石。

在城中百姓看来,原先这些乞丐一样的客军,突然就变成了有钱

~~~~

童谣传到春和门城墙上,传到祖大寿耳中,他把脸转过来,望向眼前边军将官。

尽管祖总兵表面和和气气,眉宇之间却不自觉露出厌恶神。额刀疤也变成青紫色。

尤世威等正围着王经略和监军太监一番肆意吹捧。

众将直把王在晋和那个姓刘的太监比作韦孝宽和本朝的马云(永乐时期统兵太监),宁远城能够保住,全是两位上官的功劳。

祖大寿站在旁边,只觉得阵阵作呕。

“没有王经略,辽西便将不保,辽西百姓以后也要留金钱鼠尾辫!给刘招孙当包衣了。”

“刘监军为大军筹备粮,决胜千里,张良萧何再世,也不过如此啊。”

一身戎装的王在晋轻轻捋着胡须,将这些武夫们拙劣的马照单全收。

监军刘应坤对着已经去营空的河对岸指指点点,俨然马云附体。

此时,宁远护城河外正被一片浓雾笼罩,半里之外什么都看不清。

王在晋等尤世威他们吹捧完,手抚城墙,感慨道:

“刘贼也是通晓天文地理,比之诸葛孔明不差!可惜邪不压正,天道有回,今便是他们的死期!”

就在刚才,祖大寿派出的家丁回来禀告说,开原军正在向东溃逃,宁远城东至杀虎堡官道上,道路上都是开原军丢弃的兵器粮,甚至还有火炮被扔下。

接着,王经略和两位监军派出哨探的亲兵也陆续返回,他们带回了相同的报,开原军乘雾溃逃,骑兵已经逃得没影,大批辽民外番被甩到了后面。

数十万马围攻宁远,围城数,眼看已经切断城中粮道、水源,击败山海关援军,城在即,如此大好形势下,却突然撤军,而且是丢盔弃甲逃走,唯一合理的解释便是刘贼内部突发变故。

联想到昨夜被火铳击中的贼首,众一致判定:

刘招孙,这次真的是死了。

不过为防万一,王经略决定让祖家军打阵,作为大军的先锋,与九边锐一起出城追击。

总兵参将们听了这话,纷纷攘臂请战,同时信誓旦旦向祖总兵保证,让辽镇在前面放心厮杀,兄弟们会在后面顶住。

祖大寿自然不信这些鬼话。

前几守城之战,祖家军顶在前面,伤亡好几千,现在又要他们去当炮灰,真把辽镇当成冤大了。

虽然哨马确定开原军已经逃走,然而这突如其来的大雾让祖大寿心中隐隐有些不安。

以他对刘招孙的了解,此险狡诈,诡计多端,即便真被火铳打中,临死前肯定还会留下后手,就等着守军出城追击。

如果现在贸然追出去,多半要被开原军埋伏。

到时候,辽镇陷重围,尤世威这些客军,绝不会发兵增援。

辽镇和客军的矛盾也不是一两天了,大家对此都心知肚明,只不过没把那层窗户纸撕

“大雾弥漫,不利近战,末将麾下家丁伤亡惨重,宣府、延绥镇火器良,正当充当大军先锋·····”

祖大寿话一出,立即遭到宣府镇参将王振远、延绥镇参将吴自勉反驳:

“祖总兵此言差矣,大家伙儿谁不知道,辽镇兵强马壮,每年辽饷百万,火器更是九边第一,咱们哪里比得上?”

“吴参将这话说得对!当初扫灭建,攻占赫图阿拉,辽西也是出了大力的。末将记得,祖总兵发给朝廷的塘报说,辽镇打得黄台吉抱鼠窜,还斩杀蒙古朵颜五百多级。辽镇战力,可见一斑,怎得这会还怕一群溃兵?”

祖大寿瞪尤世威一眼,刚要反驳,王在晋大手一挥,打断三争吵:

“好了,老夫来辽西,是来打仗的,不是来听你们说那些陈年往事,现在只说打仗的事。”

王在晋瞟了眼刘应坤。

监军太监不紧不慢道:

“圣上心里念着辽西,从内府里抠出这两百万粮饷,勉强只够大军吃用,既然各位都吃了皇粮,就得打仗,咱家替皇上办事,先把丑话说到前,宁远危急,皇上不养活不打仗的兵·····”

客军将领听了这话,纷纷附和,争相向监军太监表忠心。

祖大寿见此形,再看周围众,心一沉,已经明白是怎么回事。

祖大寿存在觉华岛的粮,已被刘招孙打劫一空。

而宁远城中粮皆为朝廷供应,是不久前从山海关拉来的,为城中守军食用。

理论上,这些粮食也有祖家军一份。

当然,只是理论上。

照目前形势,只要死太监撺掇王在晋,两和边军军达成一致,宁远城中粮食,一粒都落不到辽镇嘴里。

万万没想到,新皇帝竟这么快就撕脸,眼下刘贼还没平定,朝廷就急着要对辽西下手。

莫非前真如那个广东军官所说,刘招孙已与朝廷讲和?要牺牲掉辽镇,换取关内安宁?

祖大寿很清楚,王在晋等,未必不知刘招孙的诡计。

不过对这些客军来说,无论如何,他们都是赢家。

让辽镇冲在前面,即便真有埋伏,也是他们当炮灰,若是刘招孙真的死了,那便更好,恢复辽东以后,军功是客军拿。

祖大寿竟觉得眼前这幕有些熟悉,似曾相识。

他忽然想起,当年在萨尔浒,自己跟着李如柏围攻赫图阿拉,出沈阳不久,便遭猛虎挡路,上万马按兵不动,直到客军被建各个击

这就是报应?

还在恍惚之际,王在晋已让旗牌官请出尚方宝剑,当着众将官的面,将宝剑拔出,在手中细细抚拭。

最后,辽东经略拍了拍祖总兵肩膀,一脸正色道: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