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蜀山悬剑传 > 第五百一十四章 一门忠烈

第五百一十四章 一门忠烈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关山绝,云千叠,江北江南雪。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点绛唇·十月二马上作》龚自珍(清)

……

白复、方曙流和苏羽葆北归路上,只见赤地千里,市镇荒废,残垣断壁,狐鼠窜,荒无烟……

行至洛阳一带,正要下马歇脚。白复眼尖,忽见十丈之地的大树上,一中年男子将颈套绳索,意欲轻生。

白复一声呼哨,虎类豹快如闪电,疾驰而去。来到树下,白复手一扬,飞刀削断绳索,就上吊之救下。

男子痛哭流涕,讲述自己轻生原因。

乃是常山太守颜杲卿之子颜泉明,其堂叔是御史大夫、蒲州太守颜真卿,其六代祖乃是著书《颜氏家训》的北齐名臣颜之推。

安禄山起兵造反后,十五万范阳铁骑就席卷燕赵大地,河北二十四郡几乎一夜沦陷。

常山太守颜杲卿和平原太守颜真卿这对堂兄弟坚贞不屈,组织河北道义军,跟叛军血战到底。

如果说,河东战场的指挥将领是郭子仪和李光弼。河北战场的领袖就是颜杲卿和颜真卿。

常山郡太守颜杲卿和长史袁履谦叛军李钦凑,俘获燕军高级何千年、高邈,立下赫赫功劳。

后,史思明和蔡希德率领住两万燕军铁骑围攻常山,颜杲卿和袁履终因兵少无援,城陷被俘,被安禄山在洛阳凌迟处死。

与颜杲卿同被杀的,被安禄山扣为质的多个子侄,以及在常山被俘的许多家眷和族。整个叛过程,颜氏一门死于燕军刀斧之下的,前后共有三十余

……

颜杲卿的儿子颜泉明史思明俘虏,关押在范阳。一直等到安庆绪登基大赦,史思明降唐,颜泉明才得以释放。

重获自由后,颜泉明前往洛阳寻找父亲颜杲卿的尸首。找到后,连同常山郡长史袁履谦的尸首,一并用棺木收殓,运回安葬。

中,颜杲卿的姐姐、妹妹、儿,以及颜泉明的儿都流落在河北道。

颜泉明拄着拐杖,哭号流泪,一路寻访,哀感动路,很久之后,才终于一一找到。

此时,颜氏家族的眷已被盗贼掳掠,卖身为,为营救家眷,颜泉明四处向故友借钱,依照筹借到钱的数目,先赎姑母,再赎姐妹,最后才赎自己的儿

在赎买自己儿时,无意中发现姑母的儿也在同一个贩子手中。

此时颜泉明身上仅剩二百串钱,只为了不让姑母伤心欲绝,颜泉明咬咬牙先把姑妈的儿赎了出来。

可是,等到颜泉明筹足了钱,再去赎买自己儿时,贩子已经不知所踪,儿亦下落不明。

颜泉明站在树下,饥寒迫。颜泉明最疼这个儿,想到儿未来凄惨的命运,心如刀绞,痛不欲生。

一个执念没想通,心中这道坎没过去,一气之下,轻生寻死。

……

颜泉明痛哭流涕,白复、方曙流和苏羽葆三不胜唏嘘。

这就是战,让天下百姓流离失所,家亡,鬼殊途!

哪些天天叫嚣战争的,有没有想过,倘若战争重启,有一天这种命运也会降临在自己上……

白复再一次体会到忠嗣师父悲天悯怀。忠嗣师父虽为兵家嫡传弟子,勇猛善战,却绝不主动发动战争,捞取功名利禄。

忠嗣师父常说:“国家升平之时,为将者在抚其众而已,吾不欲疲中国之力以徼功名耳。”

白复眼中泛着泪光,安慰道:“颜兄勿要再寻短见,令千金吉天相,定会无恙。

还请颜兄将其相貌画下。川帮友甚广,与中原一带的江湖帮派,定会帮你找到儿。”

颜泉明听罢,仿佛在至暗时刻看见一丝曙光。颜泉明跪拜在地,向三致谢。

白复赶忙将其扶起,道:“令尊风骨,令天下敬仰,区区绵薄之力,何足挂齿。”

……

在川帮和六扇门的协助下,月余后,颜泉明流落的堂姐堂妹被一一找到。

除此以外,颜泉明将父亲颜杲卿当年手下的将领,像常山郡长史袁履谦等的妻子、儿,都一一找了回来,共约五十余家,三百余

颜泉明将这些家眷视为自己亲属,把川帮赠予其的财产和粮食平均分配给每一个

此时,堂叔颜真卿在蒲州担任太守。征求过众意见后,颜泉明带着这五十余家前往蒲州,投奔颜真卿。

此时,战刚结束,路上还不太平,时有兵、盗贼出没。

白复跟方曙流商量一番,

方曙流和苏羽葆先行返回长安,自己则带着江湖帮派的弟子沿途护送,将这五十余家护送到蒲州。

有了白复和绿林帮派的保护,一路平安无事。

到了蒲州,颜真卿大喜,将这五十余家全部收留,供养。

这五十余家在蒲州住了很久,待时局安定之后,颜真卿随各的志愿,资助路费盘缠,送他们投奔各地亲友。这是后话,这里按下不表。

……

为感谢白复一路护送之恩,颜真卿设宴款待。

酒过三巡,得知白复也写的一手好字,颜真卿笑道:“白少侠,不如写几笔。老朽在书法一途沉浸多年,略有心得,愿与白少侠切磋一二。”

白复大喜。

白复虽在碑林临帖多年,但一直都是自己琢磨,苦于无名师指点。颜真卿乃当世书法大家,若得其指点,定然收获匪浅。

白复也不客气,挥毫泼墨,转瞬间,数十字的长卷一蹴而就。

白复搁笔再观,对于这幅酣畅淋漓的字迹,也颇有几分得意。

白复一路写,颜真卿一路观,频频点

等到白复书写完毕,颜真卿笑道:“白少侠,你的笔触飘逸,风格什多。在年轻一辈中堪称翘楚。

但我倚老卖老说一句,博采众家固然绝妙,但也不免驳而不纯。你最擅长的到底是那一家笔法?是右军先生的飘逸灵动,还是虞世南的柔媚风姿?”

这些话将白复问得瞠目结舌,难以做答。他在碑林临帖数年,近期又得肃宗赏识,恩准进大明宫,阅便麟德殿和皇室大盈库中收藏的名家字画。

面对如此庞杂的绝世品,白复贪多务得,东摘一鳞,西取半爪,诸般笔触、技法着实学了不少,却又均初窥门径,而没

白复低凝思,觉得颜真卿这几句话实是当喝,不仅道出了他书法中的问题,更说中了他武学一途上的弊端:

“自己一生遭际不凡,除青城本门功夫,唐门的、少林的、剑圣裴旻的,剑魔独孤素的,诸般武功着实学了不少。

这些功夫每一门都奥无比,即使以毕生力探究,恐怕亦难望其涯岸。自己虽然博采众家,将数门功夫练到第一流的境界,但并没有开宗立派,创造出自己独特的风格。

老子云:‘为学益,为道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一切都空,空到了最后连空也把它空掉,空到一无所有;然后无所不有,一切皆知,一切皆有。

就道理很简单,做起来很难!如何能够把自己损之又损,放弃了又放弃,空到了一无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