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烂柯棋缘 > 第389章 大梁寺出大事了

第389章 大梁寺出大事了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那先生是如何处置那狐狸的?”

佛印老僧淡淡询问一句,计缘也并不隐瞒,直言道。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那狐狸道行不浅,神通也非凡,让她耍了个花招之后跑了。”

计缘这边实话实说,倒是佛印老僧佛号一声。

“善哉,计先生宅心仁厚!”

“呵呵呵,大师不必夸我,那次我是真的没有察觉,也是太信得过自己的一双法眼。”

计缘笑语间指了指自己的眼睛。

佛印老僧看着计缘一双毫无波澜的苍目微微点

“想来那狐狸确实有点门道。”

以老僧如今的修为,在佛门中号称明王果位,是现存佛门至高境界之一,自然能看出计缘这双眼睛已盲,但却依然能透出神光,已经不是什么心眼天眼之类的神通了,很可能是一双照见万法的法眼。

这种境界的法眼自然是极难成就的,甚至都没有一个准确的修炼法门,说不准这计先生双目失色,也是法眼极致的代价之一。

有句话叫做,道授以极,则招天妒,必损其身。

想了下,老僧继续道。

“那玉狐天极为隐蔽,即便是西域岚洲一些修行圣地,也未必知晓其所在,不过贫僧恰好知晓天位于何处,计先生若是要去找个说法,那九尾狐也会卖你面子。”

九尾狐!

计缘神一振,狐妖能修成九尾何其艰难,确实有资格以狐仙自居,难怪佛印老僧说有狐妖也有狐仙。

也难关当初那涂思烟敢自报家门,怕是除了玉狐天很难去之外,天中有真正的九尾狐存在也是重要原因。

不过计缘中还是十分认真的说了一句。

“愿闻其详。”

“嗯,欲寻玉狐天,先要找到浅苍山。此山并非坐落于西域岚洲常所知的任何一座山名,甚至不算是真正常在的山。”

这听得计缘倒是好奇了,他这也非常喜欢一些神奇之事,也算是修仙的大乐趣之一。

“此话怎讲?”

老僧抬,视线落于背后大树上方的叶脉,因为已经是秋天,所以有些树叶已经泛黄,只不过还没落下。

“秋意渐浓林木苍,落叶飘零山不青,贫僧听我佛门同修大德说起过,浅苍一词,在那几脉狐狸中,寓意为秋至冬近之时,乃苍茫之始,是为浅苍,没有一座山叫浅苍山,即便有也是同名不同意,玉狐天所在的浅苍山,指的是长濑、青昌、墨月三山各自其中一峰的初秋、中秋、秋之时。”

“那若那时便是浅苍山显现之意,又如何进玉狐天呢?”

天不论大小,已经是几乎自成世界,也定有各种神异禁法护持,不可能知道在哪就说进就进的。

“这贫僧就不清楚了,不过先生在合适的时候到了那里,凭着一双法目也定能瞧出端倪。”

和老僧对话,计缘丝毫感受不到压力,这或许是以前和老龙相处习惯了,但他也更愿意相信这是佛印大师的佛所致。

至少现在计缘能搞清楚一件事,所谓佛门明王,并非是个巨大的金身大佛,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修行僧

而佛印老僧同计缘聊天,也同样有种怡然之感,很难得的如同常闲聊。

所谈也逐渐,不再限于一些表面事物,外可论天文地理,论天地之象,内可言从各方修行至理到身内天地蕴化。

遇上一个佛门明王何其难得,计缘自然不会错过流机会,而佛印老僧其实也有类似的感觉,难得与修为如此不可测的仙修坐而论道,而且在大梁寺如今的关,这种偶遇更是缘法。

论天文地理天地之象,经过上辈子熏陶的计缘能讲得东西实在太多了。

论修行至理,计缘和老龙探讨过许多次,再加上上辈子从小到大了解的大道明言,就算只是记得其中几句,但能被广而传播的必然是其中华。

论身内天地蕴化,计缘本身展开意境就是一片天地,更是隐隐与外天地有所融。

讲到一些神妙之处,为了增加说服力,计缘甚至浅浅施展天地化生,将自身意境展现毫厘,在周围呈现春花秋月与斗转星移变化之像,充分说明了天地运转的时间与空间关系。

佛印老僧和计缘越论越吃惊,越谈越欣喜,甚至感到以前有些困扰悠久岁月的问题都有开解的迹象,只差以后回去禅定细思了。

而计缘同样受益匪浅,站在佛门明王的角度,与仙妖魔神各不相同,智慧乃是佛门极为强调的一词,在道理中也展现无遗,佛印老僧明显不是那种佛门杀伐的怒目金刚雷的明王,佛法奥妙却极

以往与老龙探讨的一些问题,没能解的,在这里计缘却有茅塞顿开之感,更是使得自身就困扰许久的一些修行推衍困难迎刃而解。

一佛修一仙修,两者兴致已起,放形骸不足,道意悠长有余,在大梁寺内院的这颗树下,更是时不时呈现出种种异像,并且有着朝周围延伸的趋势。

树旁稍远处,慧同和大梁寺方丈等哪怕是修佛高僧,此刻也已经有些难以自持了。

两位高在树下坐而论道,所讲的道理在起初他们还能听得懂,但随着,几个修为浅一些的和尚已经感觉到脑昏沉,但即便如此,咬了舌依然强迫自己保持清醒。

这种级数的论道,一辈子都未必能碰上一次,哪怕修为提高能活几百年也依然如此。

慧同和尚双手死死合在一起,耳中全是两位高论道时的各种声响,好似有无数句话在回,这是因为前面的道音耳,后面的却徘徊不前,慧同以自身佛法,强行收拢道音,使之不散去,否则若是散去,绝对是巨大损失。

哪怕现在听不懂悟不透,百年,几百年,将来修行路上悟透一点都受益终身。

只是这时候,忽然想到了什么,猛然抬望向四周,只见光华如烟如雾,虚空生香有花散落,已经开始蔓延出外院。

“不好!”

慧同看向身边方丈,发现老方丈已经摇摇晃晃,嘴角有血,但不是受伤,而是自己咬了舌,但依旧有些昏沉。

慧同赶紧上前一步,摇晃方丈两下。

“方丈大师,方丈大师!”

“啊?”

方丈清醒过来,随后激动的看着旁

“慧同!此乃我大梁寺千百年不遇的大机缘,你佛法,一定要全记下来,一定要全记下来,不,这太难为你了,能记多少记多少,老衲快受不住了!”

“我知道,方丈大师请放心,慧同自当尽力,但是还请方丈大师快些想办法,两位高到意境之中不可自持,异像已然蔓延……”

老方丈左右望去,发现果然如此。

“方丈大师,还请发动僧众,赶紧遣散寺中所有香客,最好能请寺外市场众也暂且退去,否则凡观见论道之像,心中会顿起各种幻想,或喜或悲绪激声音喧哗……大梁寺香客太多,若是群如此,必然会惊扰两位高论道!”

都是有私心的,即便站在慧同和尚这个高度也是如此。

听到这种论道有没有好处?当然有,好处因而异,虽然因为来寺庙求告的成年大多心思繁重难有悟,但到底还是有好处的。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