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重生必须浪 > 第0112章 算计是一门技术活

第0112章 算计是一门技术活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骆千帆花了一上午的时间,拟了一份行创意合作协议。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甲方为虹城晚报,乙方骆千帆。核心内容是,骆千帆向虹城晚报提供一份创意,虹城晚报按照行业绩给予骆千帆奖励。

行业绩参考汉东晚报的行量。

虹城晚报2oo5年在虹城市的行量出汉东晚报o-5万份,每份奖励骆千帆5元钱。出1o万份,则5-1o万份区间,每份奖励6元。以此类推,1o-15万份区间,每份奖励1o元。15-2o万份区间,每份奖励2o元;21万份以上,每份奖励5o元。

写完之后,给柴满仓。

柴满仓当时就笑了:“这就是你的协议?”

骆千帆自信地说:“怎么样,合理吧?”

柴满仓笑得意味长:“那好吧,你先把协议放在这里,我和其他总编商量商量再给你答复。”

骆千帆离去,柴满仓摇哂笑:“这家伙,啥都不懂,虹晚怎么可能过汉东晚报那么多?”

当天下午,柴满仓、周游等副总编,以及邬有礼、行部主任等少数中层聚在了总编辑袁保的办公室,讨论骆千帆的那份协议。

柴满仓先介绍了这几天跟骆千帆来回几次流的况,当说到骆千帆为行创意索价1oo万的时候,众都嗤之以鼻:“想钱想疯了吧?”“他知道一百万是什么概念吗?”“现在的年轻脑子都抽筋,他能有什么创意?”

袁保也很不屑,但他还是笑呵呵地说:“应该鼓励年轻员工,有想法是好事,敢想敢做也是好事。”

随后,柴满仓就拿出骆千帆的那份协议传阅。众看完之后又笑了,有的笑骆千帆异想天开,有的笑骆千帆不知天高地厚——虹城晚报在虹城市的行量怎么可能过汉东晚报呢?至于出2o万份,天方夜谭。

根据2oo4年的官宣数字,汉东晚报和虹城晚报在虹城市的行量都是6o万份。事实上那是吹牛,水分很大。

不知道,在座的这些都知道,汉东晚报实际行量最多45万份,虹城晚报更少,才4o万份。虹晚总编室新一年定下来的行目标是追平差距!

袁保看完协议,再次假意强调了鼓励的观点:“应该鼓励年轻员工,有想法是好事,敢想敢做也是好事。”

柴满仓问道:“那这份协议签不签呢?”

袁保让众讨论,众七嘴八舌。邬有礼终于逮着报仇的机会,可以名正言顺骆千帆一把了。

于是邬有礼笑眯眯地建议说:“我看可以签,就算签八百回,报社都不会吃亏,骆千帆也占不到便宜。”

袁保、柴满仓等都看着他,邬有礼解释说:“因为骆千帆拟定的这份协议至少有两个大漏

“先,这份协议甲方是虹城晚报,乙方是骆千帆。骆千帆本身是虹城晚报的员工,他有责任、有义务免费为报社的展建言献策。等他们见习期满签订正式合同的时候,报社可以在合同里再强调一下员工的责任和义务,到那时,这份行协议“违背劳动合同”,就变成了一纸空文,也就不用支付额外的行奖励了。”

听了邬有礼的话,众有的点,有的不屑,有的暗骂。他们不确定邬有礼所说是否有法律依据,确定的是,邬有礼太险了。

柴满仓“哼”了一声:“邬有礼,你这不是卸磨杀驴、算计员工吗?”

邬有礼笑着解释:“是他先算计报社的,哪有员工提个建议就索价百万的?”

袁保不作评价,笑呵呵的示意邬有礼说下去。

邬有礼接着说道:“第二个漏更大,协议当中说,奖励的数额要比对汉东晚报的行量确定。可是大家都知道,行量的水分很大,是一笔糊涂账。汉东晚报今年虚报了2o万的行量,我们也差不多。假设结算的时候,用虹城晚报实际的行数字与汉东晚报官宣的数字相比,恐怕骆千帆连一分钱的奖励都拿不到。”

险了。

柴满仓骨子里是个正直的,他冷冷一笑:“邬有礼,怪不得家都叫你‘乌贼’,你他妈可真贼。”

邬有礼摊着手委屈地说:“我还不是为报社着想吗?骆千帆跟报社谈条件,这是一个好员工该做的事吗?再说了,我也只是说说而已,决策权在你们各位老总的手里。”

柴满仓第一个表态:“我不同意,这对骆千帆不公平,传出去让员工寒心。”

他把目光投向袁保,希望得到他的呼应。可是袁保笑呵呵的,安抚他说:“柴总不要生气。邬主任并不是要算计骆千帆,他只是想把解释权抓在报社手里而已。

“这样吧,协议该签就签,如果骆千帆真的能够提出行之有效的行建议,我保证不亏待他就是了,怕只怕他根本提不出什么好创意来。”

“你的意思是和他签约?”

“签”,袁保说,“为什么不签呢?反正报社也不会有什么损失。你现在就打电话给他吧。”

柴满仓暗暗不平,但也没有办法,只得当着袁保的面给骆千帆打电话。

电话接通,打开免提:“小骆,你在哪里?”

“我在外面采访,你找我啊柴总?”

柴满仓说:“袁总同意了你提出的协议,赶紧回来一趟,把协议签了吧。”

哪知道骆千帆说道:“不好意思,柴总,我找律师把那份协议重新看了一下,律师建议修改。”

柴满仓看了一眼袁保,问骆千帆:“怎么修改?”

“律师说我是报社的员工,跟报社签订这样一份协议,不利于维护后期权益,所以律师建议我去成立一家创意行公司,再以公司的名义与报社签订协议。您看这样行吗?”

柴满仓内心是欣慰的,其他众则面面相觑。

没想到骆千帆自我纠错,竟然先堵住了一个漏。只可惜这个漏无关紧要,另一个漏才最为致命。

袁保招招手,示意柴满仓把通话手机递给他,柴满仓照做了。

袁保把手机拿在手里,提高声音说道:“小骆,你说的很对。就算你不找律师看协议,我也正打算提醒你。你应该去成立一个公司,签订一份公对公的协议。报社不是私企,肯定把员工权益放在第一位的。”

骆千帆连连道谢。

挂断电话,袁保、周游、邬有礼等默契地笑了笑:“小家伙想法很多,只是太年轻。”

而此时,正在虹城大学瞎逛的骆千帆挂断电话之后,也不自禁笑了。

没想到,他只是在协议里留下两个漏,签约就变得这么顺利。

……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